佛教基本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982 浏览:59242

【摘 要】佛教思想极其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德育发展史上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德育宗教化和宗教德育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佛教基本思想包括人生观、善恶报应论、佛性论等内容,这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佛教思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产生于对民间苦难的深刻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①佛教在西汉时期传人中国,不断开辟了佛教中国化、政治化和世俗化的路程.这里笔者主要探讨佛教的基本思想人生观、善恶报应论和佛性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人生观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人生观是佛教全部思想的核心.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无穷无尽的轮回,即佛教所谓的“”.人们始终无法把握自己、主宰自己,始终无法脱离生死的轮回之苦,始终无法逃脱地狱、鬼、畜牲、阿修罗、人和天“六道的轮回”.只有“不生”才能摆脱痛苦,摆脱轮回,这是佛教最高理想即“涅”,也称为“解脱”.可是这种解脱是只有佛陀才能达到的境界.凡夫是无法超越死生的,原因在于凡夫的三种“不善业”即“贪、嗔、痴”.为了从三种“不善业”中解脱出来,佛教将戒、定、慧三学作为人生解脱的方法.所谓“戒”指戒律,是佛教为出家或居家的教徒制定的规定.“定”又称“禅定”,即调整心态,排除一切杂念,提高专注力,达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慧”就是智慧,是认识和改造自身和世界的一种特殊观点和思维方法.持戒修身,自己自律,方能调整心态,专心致志,最终获得智慧,找到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模式,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对于佛教的这种悲观唯心主义的人生观,我们是持根本否定态度的,它认为一切现象皆为虚幻.正如《金刚经》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②从根本上来讲,佛教是一种出世信仰,导致中国古代有些贤士当仕途不如意之时,就容易产生一些消极避世的行为.这种人生观也是一种天命说,认为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受着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只不过是凭空加多一种痛苦而已,没必要去探寻统治阶级压迫的原因,更不用说去革命反抗.这种人生观有利于平民百姓“顺民”思想的形成与凝固,客观上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维持阶级统治的工具.

但是这种佛教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讲,人生观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佛教总是灌输人们人生是苦的思想,这是佛教的信仰基点,体现出人生观教育在宗教教育中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比较注重社会价值,缺少个体价值.因此,借鉴佛教的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回归于个体自身,注重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让人们坚定一种共产主义的人生理想信念;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人生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正确的幸福观、荣辱观、生死观、苦乐观.③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像佛教人生观所言,人生确实充满痛苦.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给人们以正确的导向,指导人们辩证地看待一切事物,积极主动地去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问题,人生是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

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讲,“戒、定、慧”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中自我教育理论是非常有益的.第一,注重内在修身.“戒、定、慧”是一种内在修身之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外在的灌输教育,更重要的,还需要完善个体内在的自我教育.第二,注重自律性.每个佛教徒的“戒”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的,即“他律―自律―自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注重外在的管教,发展到一定阶段,完成由他律到自律到自觉的过程.第三,提高专注力.“定”是一种佛教自我修身的良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心态,专心致志,达到人与自然的一体化、我与非我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可以借用佛教的“定”让我们暂时撇开一切杂念,真正指向内心,正确认识自己和定位自己.第四,追求智慧.佛教的“慧”就是智慧,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是“戒”、“定”之后的知识性获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需要让受教育者摒弃杂念,指向内心,确立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二、善恶报应论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句经述佛品》)④.他把佛教解释为一种抑恶扬善的宗教,认为“善恶观”足以概括佛教的全部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劝导人们莫作恶事,多做善事.对于其出家或居家的教徒而言,则要做到“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说,佛教徒必须通过自己不断的持修行为,使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得到净化,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则能得到生死轮回的解脱,进入永恒的涅世界.在个人的宗教实践中,佛教把善恶观与生死轮回联系在一起.如前所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总是在“六道”之中轮回.轮回是依据“业力”来决定的,“业”意为“造作”或“造化”,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它包括思想意识、言行举止等等.“业”有“染”、“净”之分,“染业”导致恶的果报,“净业”导致善的果报.

佛教这种善恶报应说的思想,在道德方面主要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它培养了人们出世的人生态度,悲观自怨自艾的情绪和高度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旦遇事不顺就归结为自己上辈子或以往的“恶性”,诚然,内因是导致事物发生的根本.可是总是认为个人的恶性导致自己的悲观的遭遇就一定会挫伤人的生存积极性,一直会自怨自艾,埋怨自己的以往行为,已至错过忽视了对现在和未来的把握,最悲观的做法是结束了自己.此外,把不幸归结于上辈子的孽缘,这本身就是一种消极的天命观,严重挫伤人们生存的价值意义.唯一解决的途径就只是遁世出家,信仰佛教,认为只有佛教才能使人们跳出善恶报应的“死循环”的圈子.从本质上来讲,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想要吸纳更多佛教信徒的谎言,是对人们精神的禁锢和主宰.

就其积极方面而言,它又促使人关注生死的安顿,关切来世的命运,增长道德自律心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成了中国民间的普遍信念.事实上,因果报应论一直是维护中国人道德价值的重要思想支柱之一.就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来说,也不失其部分合理成分可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参考.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讲,价值观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道德行为也必须与人为善,不为己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也主要是教人以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以善为核心,这与佛教的善德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来讲,注重德育对象的层次性,把握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释迦牟尼所说的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承认了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的客观实际.对于普通大众,只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只要不做各种恶行,多做善事就好了.而对于其出家或居家的信徒而言,要求就相应地提高,则需要“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要求他们不仅要抑恶扬善,还需要纯净其内心,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能够成就佛法.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必须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客观差异性,因材施教,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对于普通的受教育者,只需要给他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而对于一些先进分子,比如党员干部,则需要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的道德.

再次,要重视道德信念的作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净业善报,染业恶报”是不能证实的,但同时也不能证伪的.对于这种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观点,但是又对我们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就宁愿去相信.而且这也与马克思主义“因果关系”相契合,马克思“因果关系”指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作善即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效能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够为他人排忧解难谋福利,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坚定这样的道德信念.

三、佛性论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佛教宣扬,人生价值的最高旨趣是修行成佛,进入涅的境界.人能否成佛取决于人的“佛性”.“佛性”原意是指佛佗本性,后发展为觉悟成佛.在佛教中国化的结果中,主要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认为,只有释迦牟尼具有佛性,能够成佛,其它人都不具有佛性,都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主张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禅宗的创始人慧能就认为,“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⑤也就是说,若悟到自己的本性,人人皆可成佛;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就算是佛也会被赶下神坛.“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实质体现的是众生平等.一切有情生命都能够成佛,在机会上是平等的,无高低贫贱之别,与个人的社会身份地位无关.⑥慧能佛性思想还表现在他的“即心即佛”.他认为智慧是人的自性、本性,也就是本心.人只要认识本心,就能获得解脱,就能成佛.他认为,“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⑦人们要“自识本心,自见本性”⑧.在这里,慧能把自性与佛性统一起来,认为离开自性便没有别佛,而所谓自性,只能在人性之中,不可离开自身之外以求佛.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价值取向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其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佛性”究竟是指什么,一切众生是否都具有这种属性,有这样的属性是否可以成佛,佛又是什么.所以,这种思想是在鲜明的宗教信仰的立场角度而言的,脱离宗教层面,在世俗中来探讨未必是合理的.

但是,这种思想却是对古代德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只存在道德善恶大小之别,而不存在身份地位等级的高低.这是在中国历史上鲜有地、大张其鼓地宣扬平等思想.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一思想主要应借鉴在处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中,以往的德育主要是一种“主体―客体”的灌输模式,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灌输的鲜明阶级立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缺乏主体自觉主动的参与,二者之间是一种不平等不公平的关系;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借鉴佛教这一平等观,在德育中,应该重建一种“主体―主体”的学习探讨研究模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起着导向监督作用.尊重受教育者,坚信每个个体都有能够学好知识的可能性.

佛教德育思想是从独特视域对人类的道德生活、道德本质、生命意义等探析的道德认知成果,属于宗教学说,是人类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道德思想出现解构和重构的问题,出现了社会的、思想迷惘和道德失范等问题.研究佛教基本思想对于发掘其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黑格法哲学批判》导言

②《金刚经》

③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241.


④《法句经述佛品》

⑤《坛经付嘱品》

⑥张建新,周险峰.佛教德育思想初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6).

⑦《六祖(《坛经定慧品》

⑧《坛经般若品》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