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全新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49 浏览:14859

摘 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感谢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活力之风.的确,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检测如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不能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不能全方位了解新课程的教材体系,不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美的语文课堂教学,即使给我们一片语文的大海,我们又怎能找到和学生一起倘佯的自由的感觉呢?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做麦田的守望者,树立新观念、了解新体系、建构新课堂,真正达到守护每一位学生的爱心、每一位学生的希望和每一位学生的未来.


关 键 词:初中语文;全新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17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学生的课堂角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常常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本班曾有一个学生,其他成绩都不错,唯独语文成绩不理想,学习语文也比较被动.自从让她扮演语文科代表的角色,她很快就产生了与语文科代表角色相应的行为模式,学习语文显得格外主动,认真努力了.时间一久,她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地利用机会,放手让学生去扮演角色.比如,教学完《谈编报》就让学生扮演出报工作人员的角色,编手抄报、黑板报.学生担任这一角色后,马上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板报出的毫不逊色.此时,如果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何愁学生的学习劲头调动不起来?另外,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要学生上一堂课、批改作业等.适时地采用这些方法,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角色地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动脑动手,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二、重视课堂导入,吸引学生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在自我控制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所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几分钟内,往往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这段时间就成了课堂教学的“真空时段”,在这期间教师如果已经进入教学中心环节,那可能会使部分学生无法接收到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学就取不到预定的效果.况且,利用有效的课堂导入,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组织和计划上,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有效的课堂导入,重视课堂导入的艺术.

三、课堂教学方法多元互补,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长期的被动灌注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能动性的弱化,缺乏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和探索能力.久之,必然对被动接受知识产生厌倦,缺乏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内容采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方法是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模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讨论式”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引导下,刻意营造宽松的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在动态中探索求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一种学习过程.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言论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调动起自觉掌握知识的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方法,指在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教师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启发学生质疑、解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己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过程.其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求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主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原则,是包含于讨论和启发过程中的.

显然,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根据教学内容、课型设计的变化,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法为主,多法兼用”,多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教学方法越科学,活动水平越高,活动内容越丰富,人的发展就越全面和充分.

四、改变学习方式是关键

1.分组分工.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按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具体情况,根据优势互补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异质分组分工.例如有的学生可能学习不太好但人缘好组织能力强,有的学生虽然顽皮但网络技术过硬、收集信息、表达能力很强等教师综合考虑,在分组时互补,分工时扬长避短,实现一个相对的平等,激励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积极性.而决不能单纯按学习水平的好中差划分,这样容易给优生造成超越于集体的优越感,让差生产生一种内心的自卑感、抵触感甚至产生合作时“随大流”和“搭便车”等自暴自弃式的消极“怠工”现象,这就使得合作学习成为某些优秀学生的专利而使合作学习“名存实亡”.同时明确小组的组织者、记录者、发言者及其职责,明确合作、发言、展示方法,尽量减少合作的无效劳动.

2.掌握方法.(1)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圈点批注、阅读的方法、概念的解析等,如第一次学习某种写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这种写法的概念和用法,然后学生才能运用分析;(2)教给学生怎样合作,如发言的有序性、学会倾听、摘 要记录等;(3)教给学生怎样探究,如查阅资料、筛选信息、实践考证等.方法明确了,才能保持学习的有效进行.3.主导有度.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习过程中,教师控制整个课堂结构和进程,要指导学生制订学习目标,补充学习素材,组织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展示,还要在过程中对每一组的学习情况予以恰当的评价和适时的点拨,同时掌握小组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解析,确保学习效果.

4.评价保障.制定与新的学习方式相配套的学生课堂评价机制,对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可操作的细化评价,保障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全员参与性和学习效果.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为几乎任何一种变革和习惯的养成都会经历一个阶段――强制,只有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约束引导其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评价机制的制定一定要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可操作性要强,否则很难坚持.

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重学生探索过程

在这方面,我们要做以下努力:一是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教学中单方面预设问题、把学生作为置问的主体、以“问”确定教学目标、以“问”组织教学的模式.二是善待学生提问.允许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他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以平等、公正之心善待每个学生,保护他们提问的热情、兴趣和勇气.三是遵循渐进原则.课改下的语文课堂要遵循渐进原则,让学生经历“想问、敢问、乐问、善问”的发展阶段,促进课堂的优化.四是持之以恒训练.教师要整体规划,从细处入手,长期系统训练,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另外,还要努力为学生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并作好充分指导:一是激发探究的情趣.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探究学习的情境和途径,激活学生探究潜质,帮助他们在探究中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二是活用探究的形式.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的特点,把个体探究与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探究形式勿强求一致.组织合作探究的教学流程可以是:小组共同讨论,筛选和提出有价值探究的主题;小组成员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小组汇总、整合资料信息,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按照方案共同实施探究活动,整理探究的成果;汇报、展示探究的过程和成果,师生共同反思和评价.三是拓宽探究的范围.鼓励学生到课外探究,允许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入课堂,教师给予引导,化有限资源为无限资源.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等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