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园设计嬗变要素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008 浏览:82088

摘 要:墓园作为一个特定物的载体,在古代社会道与器的支配关系中,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深地打上统治阶级的烙印,印上时代的标记.古代墓园设计处于不断嬗变之中,纵观其发展历程,它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影响嬗变的要素可以归结为礼仪习俗、政治经济状态、科技和材料水平三个方面.考察研究影响古代墓园设计嬗变要素对于了解我国几千年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具有认识意义.

关 键 词:墓园设计;嬗变;要素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墓园是一座最真实记录其进程的地下博物馆,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缩影.墓园中的帝陵常常是其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按时间顺序把中国各朝各代的墓园排列在一起,就能展现中国历史的全貌.前后相沿的夏、商、周、战国、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诸多王陵或帝陵,或地面有如皇宫般的建筑,或地下有数不清的文物,例如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们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同时,墓园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最全面、直观地表征出各个不同朝代的工艺美术发展水平.可以说,古代墓园设计既不限于建筑设计,又不囿于工艺品设计.它表面是关于死的问题,实则是关于生的问题.研究我国古代墓园设计嬗变的轨迹和要素,能够从一个侧面显示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流转传承,学术和认识意义不言自明.影响或制约墓园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殡葬礼仪习俗,社会政治思想观念和经济状况,科技和材料水平.

1殡葬礼仪习俗的影响

1.1殡葬礼仪习俗的来源

殡葬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考古学资料看,最早的殡葬出现在欧洲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0~14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已有了殡葬死者的习俗;我国最早出现在大约18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时期.[1]殡葬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灵魂不死”观念的诞生.古人对“灵魂”的意识是源于死亡和梦.我国大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灵魂的原始宗教观念,如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瓮棺上留有供亡灵出入的小孔,便是灵魂不死意识的具体体现.[2]原始人相信存在一个所谓的“阴间冥界”,他们不但以当时的生活条件和要求来虚构鬼魂世界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把自己的心理诉求都附加给鬼魂,希望通过葬礼,用满足鬼魂种种要求的形式来达到自我安慰并祈求他们庇护、保佑.由此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礼和葬俗,即殡葬礼仪习俗.[3]由“魂”的汉字的构成就可知它是一个会意字.由“鬼”到会意字“魂”,表明古人已经知道“鬼”和“魂”的关系,“魂”是源于“鬼”.导致灵魂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梦.原始人在睡眠时的做梦现象:梦中可以打仗、从事狩猎、劳动等等在白天可能从事的所有事情以及见到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亲朋好友等“怪异”现象,似乎这是独立于身体而存在的一个另外“自我”.这个“自我”,原始人将它称之为灵魂.[4]人们由此认为:人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身体,一部分是灵魂;人的死亡只是身体的死亡,但灵魂还在人世间.因此,对于灵魂仍在的肉体自然要善待.这种原始人的生死观和灵魂意识导致了丧葬礼仪的形成.

1.2殡葬礼仪习俗的变化历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殡葬礼仪习俗经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易系辞下》中记载原始社会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到儒家思想中礼制的建立.西周时把丧礼列为五礼之一,对每一个人的殡葬都以“礼”的形式来规定、限制.到唐代,殡葬礼仪以制度和法律的形式被规定并沿袭下来.在礼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原始社会的氏族墓地,西周时期的五服制,汉朝的墓祭之风,唐代的三教合一形式,宋代的简葬薄葬形式,等等.民间丧仪是以儒家礼制和历代丧制为依据,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行了增删、演绎转变而成.[5]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俗已基本具备,以“礼”的形式规范下来.秦汉时期的丧葬礼仪大体上继承春秋战国时的丧葬礼仪制度,而且趋于隆重化.以西汉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中期以前的贵族大墓多位土坑直穴木椁墓;中期以后用陶质明器取代实用的贵重器物随葬,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一次重大变革.[6]

魏晋时期,由于国家战乱频繁,礼仪大体与汉同,只是采用薄葬,丧事从简,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中记载,魏武帝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为其预选寿陵时下令:“因高为基,不封不树”.魏文帝曹丕更是废除了陵寝制,取消上陵礼仪.他以“古不墓祭,皆设子庙”为由下令废去其父“高陵上殿屋”,使“车马还厩,衣服藏府”.北朝时,丧葬礼俗汉晋兼并,最有特色就是渴葬,古礼称死者未及葬期而提前埋葬,《公羊传隐公三年》:“葬者曷为或日或不日,不及时而日,渴葬也.”南朝同魏晋丧葬礼仪差不多,但在皇陵建筑上还是比较规范.


隋朝在位时间短,虽然恢复了秦汉礼仪制度,但是在营建规模上还远远比不上秦汉陵寝那样高大宏伟.唐代时,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最为繁荣、鼎盛时期,丧葬礼仪发展的最为完善,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礼仪习俗的集大成者.根据《唐开元礼》丧葬礼仪的记载,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至庶人丧葬程序一共有七十六道.宋代继承了前代,但政治色彩更浓.元时由于是少数民族的统治,对汉族有防范心理,要求丧葬礼仪必须建立在“忠、孝”观念之上,对汉族的丧葬礼仪进行必要的改革.明代的丧礼,君臣上下各有等差,帝后的丧礼最为隆重,也借鉴唐代的很多做法.清代沿袭明代,变化不大.

宗白华先生在《艺术与中国社会》一文中指出,“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礼’好像画上的线条勾出事物的形象轮廓,使万物昭然有序”.《礼记》上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7]

1.3殡葬礼仪习俗对墓园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