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领域的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195 浏览:69042

社会领域课程一直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重视,但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20世纪初,蔡元培、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教育家都有许多实施社会教育的主张,其中,张宗麟先生被认为是中国幼教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人.他认为,生活便是教育,整个的社会便是学校;幼稚园的一切活动都具有社会性,幼稚园的儿童之间也进行社会往,因此幼稚园课程中应增加“社会”科目.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治和文化环境进一步优化,幼儿园教育改革也在积极尝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纲要》公布的推动下,幼儿教育的指导思想获得根本性的变化.《纲要》中将社会教育作为五大领域之一正式提出,标志着社会领域课程正式成为幼儿园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性思考

社会领域的教育不同于其他领域,它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是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正是由于它是由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及社会技能三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表现出幼儿社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若要更好地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和其他领域相比,它的开展相对而言更难一些.因此,在这个领域的教育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彩的认识,与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体验式教学是指课程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的真实世界,课堂组织形式必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或游戏,是通过幼儿听、看、闻、问、做后而获得社会认识,社会情感,行为习惯的活动.

社会生活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是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在课程引导下的课程学习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活动性是社会课程的重要特征,体验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

角色体验

实践“角色体验”就是要为幼儿创建社会角色体验的情景,让幼儿在体验中掌握角色行为,促进幼儿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教育的社会性;二是注重个体的主动性,让幼儿在对不同社会角色的体验中反思并提高自身品德素质.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幼儿的个人体验,在幼儿的参与、反思中真正触及幼儿的思想深处,这有利于增强工作的实效性;要重视幼儿园与社会的结合与联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模拟社会活动,增进幼儿对社会的了解,这有利于提高幼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把教学、书本延伸到大社会中去,把大社会引进幼儿园和课堂,实现幼儿园、社会、家庭三结合,为幼儿体验提供舞台.在幼儿园里,有社会课堂上的角色模拟体验活动,在家庭里,通过“今天我当家”“小小按摩师”体会家长对孩子的爱;在社会上,到十字路口体验“小交警”,借此学习交通规则培养遵章意识等,这样我们的幼儿就能学到更多的生活知识.

通过角色体验,孩子们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知道了要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分享,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在体验中,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儿的社会规则意识和行为养成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分析

有这样两个明显案例是由家长反应和小朋友在教学活动中反应所得:

案例一:我们是一县级市,成人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和遵守都很一般.有一次一位家长骑摩托车接孩子回家走在十字路口红灯亮了,家长看了看没车也没准备闯过去,正在这时孩子大叫:“爸爸,不能闯红灯,我们老师说了不能闯红灯,危险!”家长说:“当时我的脸都红了,很多路人都听到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这孩子现在比以前懂得多了.”

案例二:我们教师在组织消防员的教育活动时,向小朋友提问,平时你们遇到过哪些不安全现象呢?孩子们积极回答,一幼儿说:“我爸爸就做得不对,每次吸完烟后,没熄灭烟头就扔在地上,不安全,我赶紧把烟头踩熄还跟他说,‘爸爸要熄灭后才能扔’.”


原来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对所扮演的角色行为及其角色关系模糊不清,游戏玩得不够丰富,现在我们的角色游戏,幼儿不仅能很好表现角色,而且内容也很丰富,对游戏的规则都能较好地自己制订.

心得体会

通过三年来对幼儿进行社会角色体验的尝试,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第一,合理利用家庭资源.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幼儿活动的开展大多都是依靠家长、亲戚等社会关系,这部分的确是我们社会实践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支持力量.因此,对家长的职业、专长,我们教育者不但要了解,更要合理加以利用.

第二,实现角色体验与学科教学整合.在社会体验中有其自身的活动资源,幼儿的生活经历、体验、感受应作为其他教学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次次地体验社会角色,是语言教学中讲述的源泉;在体验中遇到的计算问题,又是数学问题生活化最直接的导向.

第三,挖掘社会角色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构建幼儿园德育教育模式.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