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失败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87 浏览:140126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32-01

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公认审计准则而形成或提出了错误的审计意见.通常表现为在企业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签发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人认为导致审计失败的原因包括两大类:一是来自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因素,包括会计报表的不实表达或被审计单位发生经营失败;二是来自注册会计师的因素,即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的不恰当表达.下面将从审计主体角度出发阐述审计失败的具体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及执业注册会计师丧失独立性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公正的立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因为注册会计师要以自身的信誉向社会公众表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是真实与公允的.

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道德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对社会公众应承担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之所以能产生和发展,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能够站在独立的立场对企业管理当局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作为企业会计信息外部使用人进行决策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尽管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并向被审计单位收取费用,但怎么写作的对象从本质上讲却是社会公众的责任.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不严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具有初步规模的独立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尤其是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颁布,为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保证执业质量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从业人员的质量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构成及总体的执业环境来看,仅仅通过自觉遵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四、监管方出现监管失灵

许多审计中的差错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失察或未能对助理人员或其他人员进行切实的监督而发生的.对于业务复杂且重大的委托单位来说.其审计是由多个注册会计师及许多助理人员共同配合来完成的,如果他们的分工存在重叠或间隙又缺乏严密的职业监督,出现监管失灵,发生过失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如何防止审计失败,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增强职业独立性

《独立审计准则》是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它提出了社会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要求,是评价审计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注册会计师从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出发,必须树立独立审计准则的权威性.

(二)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谨慎选择客户,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

(1)选择和保持客户时需谨慎

在接受客户之前,应先做好诚信调查,而且要问自己有无能力提供怎么写作;应采取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联系等程序,评价客户管理高层的品格.一旦发现其缺乏正直的品格,对其诚信存有重大疑虑,不但要有勇气坚持立场,抗拒压力,并应有决心尽早抛弃.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要尤为注意,一旦判断客户陷入财务困境,最好考虑拒绝接受这类客户;若无法拒绝,则应提高审计费用,执行较为详细的审计,以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

(2)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

在谨慎的选择了客户后,深入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也是防止审计失败的重要措施.客户的经济状况不佳,可能影响管理阶层的诚信,进而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评估客户的经济状况,有赖于审计人员对客户的经营及其产业的了解.经济状况包括内在及外在两个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经济景气及竞争情况,内在因素包括财务结构及经营绩效.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审计人员评估客户财务报表有无遭受重大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判断在审计过程可能遭遇的困难程度.

(三)重视审计业务约定书的作用――限定责任范围

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若会计师事务所决定接受委托业务,就应该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要求客户对涉及会计报表的一些事项做出必要的陈述和声明.通过签定审计业务书,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可以明确被审计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各自应负的法律责任,明确审计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四)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为减少审计失败奠定基础

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是独立审计职业的执行主体,也是审计业务的具体行为人.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自身的素质、对风险的态度决定着其对审计失败的驾驭能力,也是防范审计失败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避免审计失败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主要包括:制定稳健的人事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质量等.


(五)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健全一套严密、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并把这套制度推行到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和每一项业务,迫使注册会计师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保持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首先要签订审计委托书,取得管理当局声明书,对注册会计师和客户的责任、业务的性质、范围等予以明确.其次,要正确地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第三,要恰当地记录审计工作,编制良好的工作底稿;收集充分的证据,恰当地评价证据;分配审计资源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确保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和漏报:对审计工作底稿实行复核制度,对重大问题实行报告制度.

(六)完善监督管理,强化执业监督

首先理顺各个监管主体的监管权限与职责,明确划分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组织三者的监管职责,避免重复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摩擦和协调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其次建立起广泛的司法介入机制,健全评判机制和防范机制以确保各种经济关系得以正常维系,对出现的会计问题要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和对社会公众的引导,司法机关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民事索赔力度;最后加快行业自律组织和审计规范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审计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质量控制规范等具体规范和理论的构建,最终形成一整套安全有效的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