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与

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047 浏览:4626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面向行业需求,创新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以两项创新为基础,以保证毕业生全面、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完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关 键 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3)0300750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第一次将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要求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为提高就业贡献率,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加强就业指导,不仅是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发展、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更是对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适应社会需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学校坚持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怎么写作为支撑,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多渠道、多形式创建适合自己办学的就业市场,建立了集就业指导、就业怎么写作、就业帮扶为一体,具有“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特色的毕业生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在稳定就业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引导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50强”称号,其中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综合排名得分位居全国十二,企业满意率位居全国第一.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基.学校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秉承福建船政学堂“求是、自强、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以怎么写作海西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创新性的实践教育体系.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引入丰田T-TEP职业培训体系、国际海事组织(IMO)职业标准及示范课程(IMO、MODEL、COURSE)和国际OHS标准,构建“核心能力+行业能力”“实践技能课程+知识技能课程+行业证书课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包”等课程组织模式,以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能力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建立起以职业导向、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技能培训教育,着力保证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

学校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其他等级能力证书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获得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证书,形成“招生、专业教学、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就业推荐”一条龙的教育怎么写作体系.全面落实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理念,积极依托校内职业技能鉴定站,面向校内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岗位和鉴定.学校设有能覆盖2/3以上专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站,能够对49个专业53个职业(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并颁发国家、行业或企业资格证书.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达85.6%,“双证书”获取率达99.24%,“多证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整体上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从而在就业市场上保持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必修课为依托,举办“金点子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种活动,每年都吸引在校生积极参加;先后引进KAB和SYB创业培训项目,建立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努力引导学生找准定位,明确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就业竞争力.

(四)探索建立就业与培养、招生联动机制,实现良性互动

学校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挂钩制度.以就业为导向,动态监测毕业生质量状况,科学分析就业形势,并将其反馈给招生和培养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学校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不断根据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调整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坚持以怎么写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近三年,新建专业14个,部分专业由于就业状况不理想,适时进行减招或停招.

二、创新就业怎么写作体系,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

学校坚持“一个中心、两项保证”的工作原则,即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心,保证交通行业用人需求,保证海西经济建设用人需求,引导广大毕业生到社会经济建设紧缺人才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学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指导,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

1.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

院、系两级领导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毕业生需求,改进措施,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就业工作;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开展就业指导、帮扶和解惑,稳定学生思想,为毕业生提供细致的就业怎么写作;积极动员全体教师参与就业引导工作,利用校友、同学、朋友等多种关系,积极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单位,帮助学生就业.形成了学校领导支持、系部领导重视,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实施的就业工作格局.2.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

学校成立“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室”“就业指导教研室”,分别在大一、大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实践》共计40课时;还针对大三学生的情况,进行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和咨询怎么写作.并率先创立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基地”,真正把就业工作与职业生涯指导结合起来,把走出校门与步入职场对接,把就业平台创建和学生主体职业规划结合起来,有力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

3.全方位开展就业教育引导

学校每年邀请就业指导专家、影响力大的杰出校友来校开展就业讲座、工作研讨等,引导学生处理好事业与发展、当前和长远的关系;通过实施“船政交院-省煤监局合作培养”计划等形式,选拔优秀学生定向就业实习;扎实推进“大学生支援怎么写作西部”“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项目,引导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基层单位就业.

拓宽就业基地,建立就业“绿色通道”

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要求全校教职工深度开发自身资源,多联系企事业单位,为毕业生推荐工作;积极走访联系用人单位来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招聘会.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依托行业企业,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现学校已与国内外337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262个校外实训基地,为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创新实境教学,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并推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实行“招生即招工”,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示范,大中型企业为依托,小型企业为补充的就业基地网络,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开辟了“绿色通道”.

(三)搭建信息怎么写作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络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无形的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真实快捷的信息怎么写作.高度重视就业岗位采集、发布及推荐工作,长期坚持与社会各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学校主页就业信息窗口、校园中国移动短信发布平台、就业卫星网络、院(系)就业信息公告栏、移动飞信及腾讯等多种渠道,能够全面覆盖所有毕业生,及时准确地向每一位毕业生发布相关政策及岗位信息.同时,编印《就业工作简报》,及时向毕业生宣传介绍学校就业工作动态,传播求职知识,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四)引进人才交流怎么写作中心,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怎么写作

学校加强与福建省交通人才怎么写作中心合作,在校内设立办事处,面向毕业生提供指导、手续等怎么写作,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就业手续平台,着实解决了毕业生就业手续过程出现的多处奔波、耗时耗力等问题,受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同时,学校与人才怎么写作中心积极配合,齐抓共管,联合培育就业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来校联合开办福建省交通运输行业人才系列招聘会.

(五)推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做好困难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建立就业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困难毕业生开展就业帮扶活动,为困难毕业生求职给予多方面的保障.通过短信资讯、视频网络等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西部、自主创业.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三、完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一)坚持“一把手”工程,为就业工作提供组织支撑

学校坚持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以就业指导委员会为主导,就业办公室、各系(部)就业领导小组为主干的三层次领导,以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室、专业教师、就业项目负责人、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五个纵向的就业指导队伍,形成“学院主导、院系推动、两级管理、相互配合”的就业管理体制,有效保证了全校就业各项工作顺利进展.

(二)实行“四个到位”,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在机构、人员、经费和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专门机构主要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配有专工作人员38人.设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配有《就业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就业经费规范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就业工作专项经费逐年递增.同时,建有学生就业怎么写作综合大厅、就业指导办公室、毕业生档案室等场地,共计830平方米,充分保证就业办公场所.

(三)健全制度体系,为就业工作夯实基础

实行“领导负责制、实施责任制、指标考核制”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按项目考核系部就业指导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推荐制度,要求各系毕业生的推荐率必须达到200%,就业率必须达到98%以上.同时,建立毕业生就业奖励激励机制,以就业率、就业质量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通过学院自评、学生评价、学校考评和社会反馈等四个环节,对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