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62 浏览:10679

摘 要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现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对法律的制定、实施、公民遵守和执行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德育工作中,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 键 词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缺失对策

青少年是一个从年龄上跨度比较大的群体(从少年到青年),他们既有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又有少年的天真烂漫.他们的思想在逐步走向成熟,同时又充满着青春的躁动和情绪的波动.他们渴望了解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而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也渴望融入社会并得到社会得理解.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负面现象,常常使他们在困惑、迷惑中随波逐流,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伤害.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在社会治安中显得十分突出,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而犯罪人的年龄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令人痛心、值得警惕.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于茁壮成长的青少年而言,知法懂法,依法律己,熟练的运用法律来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惩治、减少青少年犯罪,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使知法守法成为青少年的习惯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这一切都首先以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为开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包含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等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加强各环节间的协调配合,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持久性,不断提高和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一、法律及法律意识的概念

1.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国的十类主要部门法为:宪法、行政法、民商法、刑法、经济法、诉讼法、劳动法、自然资源与环境法、军事法、科教文卫法.

2.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律的制定、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法律意识同人们的世界观、思想道德观念等都有密切联系,都受到阶级性的影响.不同阶级的法律意识各不相同.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旨在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怎么写作.司法人员是实施法律规范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主要执行者.增强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其捍卫自己的权利以及履行必要的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献言建策.

二、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现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青少年是国家建设的总工程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是有必要的.

1.从学校教育看,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刻不容缓.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教育内容上还是教育方式都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由单纯的思想品德灌输式教育发展为思想品德、心理、法律三位一体实践式教育;形式上由原来教师的单纯说教发展为教师、学生双主体教学.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主要以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新时代的学生思想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成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独立化.这些变化迫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的变迁,及时弥补以往的不足,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力度.

2.从家庭教育来看,使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是法律意识培养的迫切之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人们的权利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在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子女的权利维护也日趋浓厚,对于在社会、学校生活中发生的子女正当权益受侵事件中,多数人会首先选择通过诉诸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纠纷.这是当前社会发展所大力倡导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紧迫的任务.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只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中首先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法律意识灌输.让孩子拥有法律意识,理解什么是法律、如何正确的运用法律.

3.从学生的发展来看,法律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仅是要有优异的文化水平,还要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工作者或者是学生自身都应该适应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培养、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付诸努力.

4.从严峻的青少年犯罪事实看,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迫在眉睫.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明显上升,这除了青少年受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形势下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错乱、迷茫的原因外,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也是青少年误入犯罪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青少年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认识不清,甚至不知晓的也不占少数.新一代的法盲又在衍生,由此产生的悲剧不断上演,这再次警示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刻不容缓.

三、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1.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之一即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所谓德治是以道德的教育倡导建设为手段来治理国家并达到人民行为举止优良,社会道德昌明国家安定祥和.而道德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指人们对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启迪人们在内心深处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树立起坚实的遵纪守法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都是党和国家执政治国的根本方略.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以加强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为中心努力培育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民族精神.2.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不仅仅只有国家和社会需要法律制度,法律与公民个人也密切相关.有些青少年由于法律意识淡漠,认为我不去犯法,法律就跟我没关系.我学法律干什么?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因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课堂教学是青少年系统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现今每所学校均根据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开设了不同程度的法制教育课程.

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在宣讲乏味的法条时,穿插一些当今的时事案例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必要的是安排专门时间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法制警示的视频,能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这样有助于提高其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从而达到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教育目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校起到了一个向导的作用.要想有效的通过课堂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修养,以身作则.

再次,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教育起点,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可以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青少年养成优良的品性和遵纪守法的观念.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实践来完成,家庭成员必须为子女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

良性引导这也必然要求家庭成员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因此家长应配合学校严格管理子女引导其多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学习或者体育活动,并且家长自己也应不断有意识地提高法律素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子女的隐私权,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并与学校保持联系,共同关注子女的成长.只有通过以上方式,家庭才能在树立子女的法律观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青少年能够在法律意识日益提高的基础上健康成长.

3.坚持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建设法治国家发展中国自己的法律文明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也是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的目标.而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在法律进步,法制完善的重要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无疑为核心且基础的环节.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要求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均应参与到这一培养过程中.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里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各类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络这些传播媒体均大大拓宽了青少年接受外界信息的各种渠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各类外界事物越来越关注,这些传播媒体则应特别重视自己的宣传教育作用,担负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些传播媒体一方面可以广泛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量信息量,使他们能够更多更快地了解当今世界形势,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反之各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如果是一些非健康的信息,则必会使一些法律意识薄弱的青少年误入歧途.在人生关键的成长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社会应尽量减少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使正面宣传成为有助于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资源之一.


同时,青少年应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首先,从日常行为规范入手,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校纪校规,注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其次,青少年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进行社会管理、维持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生活的基本规则,也是一个社会国家的民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共同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普遍规范.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法律意识是推进法治进程的先导.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生力军,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适时性,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