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察举制”与魏晋“九品中正制”之比较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732 浏览:11438

【摘 要】人才选拔制度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政权的政治操作基础.上古三代施行“世卿世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为了壮大自身,开始提拔、启用一些贫民出身的人才.战国时期出现所谓“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人才为国家所用.始皇建秦朝,则以“辟田”与军功制度并立选官.但以上这些制度都不具备长远战略构思.直到汉朝建立,才建立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为四百年大汉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因为门阀世家之祸,“察举制”逐渐破败;魏晋时期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用以选拔人才.这两者都是完整制度,但都不可避免走上了灭亡之路.


【关 键 词】汉代;人才选拔;察举制

察举制是一种从下往上的人才选拔制度,类似于现在的“选举”制度.起初,为了应变国家复兴,汉高祖刘邦下达了求贤诏,要求各地郡国向朝廷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即“察举制”之前身.汉惠帝、吕后时期(即公元前194-前180年)诏举“孝弟力田”,察举才开始有了科目,逐渐走上正轨.但汉代的察举制度,从真正严格意义上讲,是从孝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时期才开始的.孝文帝刘恒要求各郡国察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开始制定考试制度(即“对策”)和等第排列.直到西汉孝武帝刘彻时期,察举制的各项制度和科目才不断完善,达到了适用于国家长久之计的选拔制度,随着各种科目的增加,选拔标准和考试办法走向同意.

汉代察举制的重点所在就是考试,即所谓“试经制”.汉代自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经学开始成为国家官学,儒士必须经过“试经”才能被当朝官员同时又是名师大儒的老师看中,收为弟子,这样才有了入仕的资格.“考试”制度的存在保证了朝廷自己有一套完整的实行方案,同时又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使得寒门士人有了成为国家高层管理官员的可能性.后来“察举制”虽然分崩离析,但是其中的考试制度得以保留,到隋唐时期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很多人认为“察举制”就是举茂才、举贤良方正、举孝廉,其实不是这样的.察举制经过汉代的完善,根本不会是那样简单.人才选拔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其重要性迫使当时的执政者们不得不对察举制经行绝对的完善,虽然仅仅是理论上的完善.察举制,所举人才有“孝廉”、“勇猛知兵事”、“贤良方正”、“光禄四行”、“茂才”、“察廉”、“贤良文学”、“直言极谏”、“孝弟力田”、“明经”、“明法”、“明阴阳灾异”.(出自汉代班固《汉书》)等等众多名目,涵盖了统治阶级的各方各面.

从汉代历史前中期实际情况观察,察举制度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察举名目多,基本上包含了朝廷所需的各种人才,选拔的范围相对广泛,为寒门儒士提供了较多进入仕途的机会;2、察举制度执行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凡是举荐人才成功的“举主”都有重赏,所以减少了虚检测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选拔人才、推荐人才的;3、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公平竞争、合理安排.此三点之外,汉代“察举”之得人,还是要归功于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求贤若渴,他非常希望天下人才尽入囊中,为朝廷效力,经过他大力推行察举制度,大汉王朝呈现出“群士慕向,异人并出”满堂彩局面,造就了汉王朝的不世辉煌.但由于当时选拔、推举人才的权力被皇权、相权和地方大吏分割,没有专门负责察举的高级官员,所以当时被举者占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大量的人才被压制,不得舒展.特别在东汉后期甚至出现了任人唯亲、唯财、唯势、唯权的现象,当时诸多世家门阀把持察举的权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弊病,察举制度亦因此遭到极大的破坏.

因为汉末门阀世家祸乱天下,使得本来有利于治理天下的“察举制度”面目全非,魏文帝曹丕执意改革,但是由于门阀世家权力仍大,所及接替察举制的是由门阀世家一手制定的“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是由门阀世家制定的,所以它的好处大量偏向于门阀世家.从内容上说,九品中正制有两大重点:即“设置中正”、“品第人物”.所谓“中正”,即为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事务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每州设大中正官,掌管一州人物之品评,州下各郡则设小中正官.起初中正官是由地方大吏推举产生,后来到晋始改由朝中司徒挑选专门人员授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官员兼任.(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皇权、相权(门阀世家)对国家人才控制权的争夺中,相权的胜出,从而保证了门阀世家可以代代传承下去)品第人物为中正官之主要职责.至于品评,则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即该人的家族背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祖上或当代有任官等等之类的“特殊材料”,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这就给门阀世家留下了极大的余地,能够生生不息、代代传承.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3、定品:即确定该人品级.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然而到了晋代以后,就完全以家世来定人物品级.如此一来,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也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极不公平的局面.以上来看,这制度就是门阀世家为了保证自己可以掌控国家权柄而建立的,从根本上讲,并不适合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个“九品”分类到了隋唐时代成为官员品级的代号,形成了九品官制,直到清朝灭亡,才随之消散.

我们回顾历史,汉代儒学独尊的同时,察举制已经开始了崛起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一种根本性国策,察举制为大汉的繁荣富强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作为仿制品的“九品中正制”则成为门阀垄断之策,把国家送上了穷途末路,所以历史告诉我们,权利不能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参考文献】

[1](清)皮锡瑞.经学历史[M].中华书局,2004.

[2]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北京出版社,2001.

[3]张金光.秦制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岳麓书社,2009.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万卷出版公司,2009.

[7](唐)刘知.史通[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