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司法审查

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17 浏览:56425

【摘 要】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协议.近些年来,政府将提供公共怎么写作作为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以此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成为新型行政目的.与此同时,大量的行政合同案件也开始涌现.由于现有的《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没有将这种特殊的行政行为方式纳入其中,使得行政合同案件成为行政诉讼法难以调整的法律真空,案件的审理不能直接适用行政诉讼规则,如何积极稳妥地审理行政合同案件,合理解决现实中的行政合同纠纷,是一个理论和实务上都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 键 词】行政合同;司法审查;审查原则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37-01

一、行政合同概述

行政合同亦称行政契约,“是通过实现两个以上当事人不同意思表示的统一而成立的法律行为”与普通民事合同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区别:一是行政主体的特定性,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二是合同目的明确性,是行政主体为了履行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三是合同履行优益性,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合同中当事人并不具有完全平等的法律地位,行政主体可以根据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单方面依法变更或解除合同,而作为相对方不享有此种权利.

行政合同是根据签订合同的主体而不是根据合同的性质建立的观念,在现代行政中,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方式,能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行政合同既不像行政命令那样强硬,又不像民事合同那样自由随便,是一种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新型管理形式,具有传统的行政行为所无法替代的功能.

二、行政合同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行政合同是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它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而达成的协议;另一方面作为签约一方的行政主体仍保持其原有公权力的身份,以保证行政目的的实现.由于行政合同中权力因素的存在,使得行政合同案件自然应当定性为行政案件.因此,对行政合同案件设置应不同于私法契约案件的审判机制,既可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防止行政机关以订立合同的方式规避法律,又可以加强对行政机关的强权进行监控,防止行政机关利用强权或滥用职权,侵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允许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任意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如果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的,如《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应当从其规定,以便实现特别法的目的.

行政合同司法审查制度需把握行政合同兼具传统公、私法的双重性质,以行政诉讼规则为主,同时参考私法诉讼规则,以诉讼程序保障处于不对等地位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平等协商的达成,为相对人提供充分的司法救济,确保依法行政原则在行政合同中的实现,促成合同所预期的特定行政目的实现.

三、行政合同的司法审查原则

(一)合法性审查原则

该原则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评价,包括行为的主体、内容和程序是否合法.由于司法实践中大量的行政合同纠纷都是因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使特权而引起的.故而对行政合同行为的合法性审查重心应放在行政主体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政特权是否合法与适当、相对人的权利是否真正得到实现上.比如“一个比较长期的行政合同在履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当事人所不能预见的经济变动,从而使合同的履行虽然不是事实上的不可能,然而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灾难性损失而使合同的履行极端困难”,此时要审查行政主体行使特权或合同履行中出现不可预见情况时,是否给予相对方造成的损失以行政补偿.

(二)过错责任原则

该原则体现了合同责任的共性,即谁有过错,谁承担责任.行政主体因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中有过错而给相对方造成损失,应按实际损失大小进行赔偿.如果行政主体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而又无合法理由,则行政主体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合同相对方有过错,亦可能承担相应制裁.

(三)经济利益平衡原则

该原则是对与行政主体签订合同的对方当事人来说的.这一原则既维持了合同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的平衡,同时又维护了双方的经济利益,使行政主体的特权和相对人的权利在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的的宗旨下相辅相成,体现了行政合同的功能与目的,实现了国家或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也适应了行政诉讼司法审查的需要.

四、行政合同的审查内容

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合同案件时,既要审查行政合同的签订、行政合同的内容、行政权利的行使是否合法,也要审查行政合同内容、履行方式等是否合理.主要包括:审查签订行政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审查行政相对方是否符合缔约的条件;审查行政主体行使优益权是否合法;审查订立合同的程序和形式是否合法;审查行政主体和相对方是否严格履约,是否约定违约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应当承担何种违约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