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032 浏览:119694

作者简介:李佳佳(1988.01-);女;民族:汉;籍贯:山西太原;职位:在读研究生;就读学校: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 要: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何使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完成高效率的学习,以及如何使提高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运用的成功与否.在借鉴国内外优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艺术做了以下综述.

关 键 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教师教学质量及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教师的教学能力.所谓教师教学能力,指的是为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教师以其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哲学为基础,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传播能力.而这种专业能力具体到实际教学中都要求本学科教师对该学科具体教育教学情境的灵活应变与处理,这其实说的就是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第一个“法”就是“有规律”,可以理解为教学的一般原则,即教学规律;第二个“法”字是某种特殊的方法,“教无定法”就是教学讲究“自由行动”、讲究“艺术性”、讲究“灵活性”.随着教育界改革热潮的掀起,传统“满堂灌”、“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已成为强弩之末,而“教学艺术”则成为大家一致讨论的话题.

具体到语文学科,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人文性、鲜明的审美性和情趣性、课堂教学的相对不平衡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等特点,这些诸多变量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存在一劳永逸、机械不变的教学模式,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是以艺术为主导的,尤其是对起奠基作用的、承担小学生人文知识启蒙重要作用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要讲究艺术性、审美性和鲜活性.但是,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多形象感知思维、对学习目的缺乏认识等特点,原本充满人性美和趣味性的语文已经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与素质教育的任务背道而驰.因而,如何活跃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调动小学生的语文热情,是目前语文教育界极为紧迫的任务.笔者以太原市农村A小学的三位语文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学艺术的把握及运用,探求提高目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策略.

2.国内外研究动态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小学语文.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工具.而小学又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前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育阶段最为关键的时期,从学科性质及其作用来看,它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实践性、累积性、外显性、广域性、开放性及易学性等九个特点.

2.1.2教学艺术.关于“教学艺术”,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激励乐学说,该观点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对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化与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创造说,该观点认为教学是在遵循本真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学最佳化为目的,创造性的使用各种教学艺术手段.

表演说,该观点认为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表演艺术的展现,集中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等表演技巧以及教师教学机智两方面表现出来.

审美说,该观点认为教学艺术是教师在美的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独创性的教学活动,那么,具有审美价值.

笔者认为,所谓教学艺术即是教师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学科教学规律、审美规律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技能技巧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活动.

2.1.3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主要指教师在课堂上自觉运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进行的教学科学性、创造性、审美性、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审美性、技巧性、表演性等基本特点;其涉及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导入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教态艺术、课堂组织艺术、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教学情境艺术、课堂教学机智艺术、课堂教学板书艺术、课堂结尾艺术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除了体现一般的学科教学艺术外,还要求语文教师开发适合本年龄段的、适合语文本学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感知、审美、创造、实践能力.

2.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局限

2.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比国内早,首先是对教学艺术的运用上.最早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诸如直观性、循序渐进性、巩固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对这些原则的运用即是教学艺术的运用,可以说,夸美纽斯的以上教学原则奠定了教学艺术的理论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艺术的运用体现在教师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追求讲课生动、形象、有趣性,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

2.2.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首先表现在在对其内涵的研究上.作为一代宗师的白金声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定义为“开篇导入艺术、课堂提问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德育渗透艺术、寓识字教学于游戏艺术、造境艺术、‘涵泳’艺术”等方面.张宝臣先生将其定义为“备课艺术、讲授艺术、组织管理艺术、巩固艺术和板书艺术”几方面.孙菊如则从“心态调整艺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课堂教学节奏艺术、课堂教学启发艺术、课堂教学幽默艺术”等几方面着手.以上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内涵定义固然全面,但是显得过于凌乱,条例不清晰、缺乏系统性.

其次,国内学者关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战策略.担任江苏省四十余年的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的于永正老师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教学法”从策略的角度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揭开帷幕.黄兆明则在《课堂结尾艺术》一书中,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结尾艺术做了详尽的阐述.

再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意义的探究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白金声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不仅是教师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真、善、美的感染.段昌平先生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意义及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的论述,可以说是将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运用的意义推到了高峰.

2.2.3国内外研究的局限.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研究已初具规模,而且随着教育的飞速发展,这方面的探讨研究将更趋于普遍、细致、深入、系统和全面.但是,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涉及面太广,这样势必会导致对某一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就他们的研究对象而言,除了白金声先生、于永正老师是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有专门性的研究,还有段昌平是对语文教学艺术研究外,其他人的研究几乎适合所有年龄阶段、所有学科的教学,针对本研究课题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较少.(2)研究过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以上学者都将课堂教学艺术细化为较为详细的条目,缺乏总结性的论述与概括.(3)以上研究者都没能深入分析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运用及缺失的现状,大部分都是基于理论基础之上的论述,实践性不强.(4)缺少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效果的具体性、可操作性机制的论述.

2.2.4研究创新之处.本文将主要基于笔者对几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来论述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缺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争取做到全面性和系统性,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