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73 浏览:5877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正视语文教学的现状,努力减轻学生负担

语文教学中的不合理负担,就是学生提高母语应用能力所不必要的负担.面前教学中有不少内容,是顺应某些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要求而被纳入语文教学中来的,到底对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有什么必要性,并说不清楚.这方面不合理的负担,概括起来,表现在四个“不可”:阅读教学非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进行分析不可,文言文非逐句翻译不可,现代文或文言文的教学非讲文体、语法等知识不可.并不是说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文体语法知识等等不该讲,有时不但该讲,甚至不妨大讲,但若变成非讲不可,就会造成学生极重的负担.在不同的情况下,四个“不可”的表现,或者有轻重不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主流”倾向.


二、必须加大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改造的力度

文体、语法、修辞、写作等现成的学科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对所有语言现象的静态的理论概括.但在一个相当的时间里,人们误以为这与学生学习母语的规律是同一个东西误以为课堂上讲讲这类知识,再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迁移,就完成了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完全忽略了知识的迁移所必须的条件,忽略了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的固有规律,在教学方法上把母语教学和数理化教学简单地划了等号.目前学生语文学习负担过重,根本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自身建设还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加大了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改造的力度,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对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讲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只有在这方面取得突破,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掀开新的一页.语文学科知识的改造更新,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应当是这种改造更新最好的实验基地.哪些知识需要学生记忆、积累,哪些知识不需要强调记忆、只需要大致了解即可;哪些知识必须反复梳理、系统掌握,哪些知识不需要系统掌握、但需要反复渗透;哪些典范的语言材料需要记诵而且也可能使学生记诵,哪些只需要学生有所感受即可;在阅读写作时最管用的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学生等这些都需要反复实践,不断总结.

三、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科学研究三方面为建立语文能力目标系统创造条件

推进语文素质教育,使语文教学进一步科学化,是一个全面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合理的语文能力目标体系的建立,都不是少数人开会讨论做文章所能完成的,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求得完善.课堂教学不仅应继承发展广大教师所创造的成功经验,不仅应探讨语文知识分类的问题,还要研究语文能力的项目层次如何划分.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是很复杂的问题,但长期以来具体的能力项目并不合理,能力层次很不清楚,因而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的语文能力体系.这方面问题的解决,应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个案”做起,要总结学生在阅读或写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具体过程.这种具体的活材料是极有价值的.这类材料多了,覆盖面广了,对学生能力的实际状况就会逐步心中有数.有些能力是无法诉诸训练的,但有些是可以训练的;有些是能够通过全班的练习讲评收到效果的,有些只适合个别辅导、小范围谈话来解决.这样的经验多了,就会对能力项目、能力层次有更深入的认识.

语文能力的目标定位,关乎语文教学的全局.因此,教材问题就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现今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改革的成果,浸透着选编写教材人员的心血,对语文教学功不可没.但由于语文能力定位这个历史性的课题尚有待于解决,所以,现行教材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实践证明,阅读基本功能力这一概念不仅可以适用于语文教学,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价值,而且由于阅读基本能力所强调的是基础的、普遍的、本质的能力,所以,它既鲜明的体现着语文的工具性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有助于简化名目繁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

总之,课堂教学要从单纯对教材负责、对考试负责转变为对学生负责.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这样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语文知识的改造更新才能推进,语文能力的项目和层次问题才可能逐渐探讨清楚,而合理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才可能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