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师专业体育教学改革探微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02 浏览:9522

幼师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全面提高幼师学生综合素质,始终是幼师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而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单调乏味、要求过高,且脱离实际学情等问题,传统体育教学方法使很多学生产生倦怠情绪,阻碍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幼师体育作为学校体育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尽快研究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措施,为新时代幼儿师范教育适应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一、根据专业特色,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幼师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幼师生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具备从事幼儿园工作的基础知识,具备幼儿园教育教学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应在弹、唱、画、舞、说等才艺方面各有所长.幼儿体育教育的要求是根据幼教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设置的.为了使幼师专业体育课程体系更趋于科学合理,更加贴近幼儿园岗位实际,设置时应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尽可能零距离贴近幼儿园教学,使学校教学侧重岗位应用能力培养,体现理实一体化.

由此,因“业”制宜地开发校本教材,已成为中职学校教材改革的必然趋势.校本教材能够体现出更多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师生互动,具体操作也更富有弹性,这些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了一套幼师体育教材,主要包括健美操、韵律操、艺术体操和形体练习、体育舞蹈等,以及大小球类、田径、体操以及武术.此教材在对幼师专业学生认知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提升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幼师专业学生的欢迎.

二、依据现实学情,改革体育教学

体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的培养比运动技能的学习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规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运动项目应具有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一接触就喜欢;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即让学生在“玩”中学,将艰苦的锻炼融于丰富多彩的身体活动之中.一旦学生兴趣得到提高,将有利于培养他们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终身体育”的牢固思想.


例如,幼师专业学生喜欢在音乐的伴奏下做体育练习,加上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感染,能够很自然地产生心灵的共鸣.所以,它不仅陶冶情操,而且对清除由运动中出现的单调感、疲劳等负面情绪,具有其它手段无法代替的作用.这种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们会感到体育课的学习也能对专业有促进作用,自然就喜欢体育课了.

在课外活动方面也可以积极寻求改变,结合幼师专业及女生特点组织比赛,将规则简单化,降低难度要求.如足球赛可安放四个门,增加上场人数;羽毛球赛则降低网的高度等等.在项目设置上,要求符合女生身心需求,增加竞赛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如跳绳花样赛、幼儿体育基本动作比赛、韵律赛、器械赛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重视体育理论,适应就业需要

体育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大多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也不愿意下工夫教,但是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必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需要着重教授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体育游戏等内容,并进行理论考试.同时加大对学生青春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力度,在体育课中渗透有关保健知识、营养与锻炼等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这方面的业前辅导,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有效地提高自己从事幼教的职业素养.

四、改革体育评价,体现专业导向

根据我校现行的考试模式,我们必须对体育课的考核评价方法进行调整.从学生掌握和综合运用体育教学能力出发,多方面加以评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考核过程中,不同的考核内容要有不同的考核方法,并且学生也应参与评价,避免老师感情用事,确保考核公平公正,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评价体育教学效果.不仅要有测试成绩的评价还要有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裁判执法能力.通过学习裁判,了解体育项目的规则,组织学生担任班级比赛和测试工作中的裁判任务,培养组织能力和协作完成任务能力.此项活动任务的增加,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又提升了自身的体育素养,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师生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只有保持健全的体魄,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祖国教育大业.在当前幼师体育教育实践中,不仅要科学地改变传统教法,激发学习兴趣,更要着力研究校本教材和实际学情,革新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掘幼师生的潜能和个性,为他们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更出色地履行工作职责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