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改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951 浏览:67966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题海战术或超负荷的训练为手段提高学生成绩的传统教学模式,转为以提高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初中数学的教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课程,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改的一些措施和方法进行探索和总结,以寻求初中数学教改的出路,使数学教改得以顺利进行.

关 键 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技巧;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由于新课程的实施及对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作者大胆进行改革尝试创新,通过近几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教改点滴.


一、重视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

导入技巧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上课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常用的几种导入方式如下.

1.直观教具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实物,激发起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例如,我在讲授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用小木条做成一个任意四边形,而后再用小木条连接各边中点(简称中点四边形),请同学们观察连接各边中点的四边形像什么四边形.然后活动演示改变四边形的形状,让学生观察整个运动变化过程中这一中点四边形的变化,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有时像平行四边形,矩形.”而后肯定学生的猜想都是正确的,这时我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呢?等我们学了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后,就会明白了.

2.故事导入法

在课堂导入时,适当引入一些数学典故,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讲授数学家笛卡尔看到墙角的蜘蛛,受到启发产生了用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思想从而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又如教授无理数的概念时可先讲无理数的产生及希伯斯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故事.

3.创设情境法

在课堂导入时,围绕问题的核心,巧妙地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又创设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最佳情境.例如在讲授相似三角形时,问学生如何测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有的学生说:“放倒量、爬上去量.”我说:如果不许放倒、不许爬上去,你有办法测量吗?学生跃跃欲试又拿不出可行的方法.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相似形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再如讲授“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拿一块打烂的手电筒头盖儿玻璃问学生,如图所示,用不用拿打烂的手电筒头盖儿大家可不可以利用这块玻璃画出一个与原手电筒玻璃一样大小的圆呢?在此情境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从而导入新课.

4.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导入法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起直观思维引出新课题.例如,在讲授权等三角形的公理SAS时,可拿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故意打碎,如图所示,若需再配一块同样的三角形玻璃,问:是否两块儿要全带去?带一块儿行不行?若行应带哪一块去?为什么?又如在讲授黄金分割时,先讲气温在23摄氏度时,人们感到身心最舒服,23摄氏度与人体温37摄氏度的比值约等于0.618,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国旗,大多数书籍报刊,短边与长边等都是按照0.618这个比数.这个比数我们称为黄金分割,从而导入黄金分割的概念.

二、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指导

第一,在观察之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二,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第三,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作好仔细的深入地观察.第四,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有困难,我让学生准备10cm、16cm、8cm、6cm的小木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动手拼摆过程中,学生发现用10、16、8厘米,10、8、6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6、8、6厘米或16、10、6厘米时,首尾不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和不能等于或小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有“三条线段随意组成”的图形,而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

2.引导想象

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我在讲园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一些物体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形状,想象一下两圆究竟有几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学生头脑中想起自行车的两个轮胎,想起了奥运标志的五环图,想起了同心圆,等等.于是思维被激活了,学生大胆说出了自己想象的两圆的位置关系.尽管不完整,但学生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从实物种抽取数学图形,经常这样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起探索的.

3.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到的,去找别人没找到的方法与窍门,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我在教平行线的性质一节时,深有感触,有一道例题是这样设计的.

例:如图,已知a//b,c//d,∠1等于115°,求(1)∠2和∠3的度数;(2)从计算中你能得到∠1和∠2是什么联系?学生很快得到答案:∠2等于∠3等于115°,∠1等于∠2.我正要向下讲解,这时一位同学举手发言:“老师,不用知道∠1等于115°,也能得到∠1等于∠2.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回答了我正要讲而未讲的问题.我让他讲述了他推理的过程,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又借题发挥,随之改为:已知a//b,c//d,求证:∠1等于∠2.让同学们写出证明,并回答各自不同的证法.随后有:变式1:已知a//b,∠1等于∠2,求证:c//d;变式2:已知c//d,∠1等于∠2,求证:a//b;变式3:已知a//b,问:∠1等于∠2吗?(展开讨论)这样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师生之间不平等的观念,正如老师是学生的领导者,学生就必须是服从者.而全新的改革教程,却阐明了数学课程,是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娱乐,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和谐,交往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与学生沟通、合作是绝对不能减少的环节.老师对学生应做到和平共等,如课前、课中的知识语言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们共同研究探索问题,从探索同实践与思考,让学生们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者由领导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即使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参与指导,让学生们在课堂的讨论中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并在交流中,互相寻找错误,互相纠正错误,从中培养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性,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校园环境中,互相进步,成绩得到提高,同时加快教学质量的步伐.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朋友般的友谊,良好的感情,才能更加激励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