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于美国学前教育的述评

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10 浏览:11411

【摘 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针对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变革、财政投入、师资培养、课程方案、质量评价等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尽管我国学术界对美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有进一步加深研究的必要.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该着重关注美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教育观念与理念问题以及其政策经验与我国学前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关 键 词】美国;学前教育;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2-0009-05

【作者简介】张献华(1982-),男,山东菏泽人,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处境不利儿童教育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博士.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各方面的发展状况都备受我国研究者的关注,其中美国的学前教育就是广受瞩目的领域之一.美国是世界上学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历史上看,尽管美国的学前教育起步较晚,但一经产生便发展迅速,在园校建设、教育理论、代表人物、影响力等方面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代表国家之一.从现状上看,当今的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繁多、模式多样、内容广泛.国内学术界针对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经验和启示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

一、从整体上评述美国学前教育的著述

李生兰(2011)利用去美国考察的机会,总结了美国学前教育事业先进的经验.在《儿童的乐园:走进21世纪的美国学前教育》一书中,她从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与规模、目的与目标、环境与创设、活动与实施以及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和共育,她都分章进行了剖析.该书是一部介绍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体系比较完整的著作.此外,她还对照我国幼教的现状,对美国当代幼教进行了深刻的专业分析,书中包含丰富的照片、事例和数据.注重中美两国学前教育的比较,是该书的突出特点.[1]在美国留学并执教的许豆豆(2002)根据其个人在美国的教学经历,出版了一本反映她个人心得的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说明了美国幼师资格审查、美国幼儿的培养技巧等内容.[2]在美国,幼儿教师在任职前都要经过严格的背景调查,例如,在担任幼师之前,除了要接受肺部和常规性的体检外,还需要有联邦调查局的指模印件,在证明没有刑事犯罪和儿童罪的两项记录后,才能在这一行任职.该书还就如何对待儿童的大话与谎话、如何纠正宝宝的破坏行为、应从哪些方面了解你的小孩等多个层面提及了幼儿的培养技巧.

吴琼、林筱彬(2010)总结了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首先,制定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保障学前教育良性运行;其次,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为学前教育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最后,制定专门的教育项目,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怎么写作.由此,两位作者提出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向.[3]李生兰(2002)把美国的学前教育特点概括为:和谐发展的学前教育目标、开放多样的学前教育途径、千姿百态的学前儿童教师、责权并重的学前儿童家长.[4]陈厚云与方明(2001)认为,美国重视学前教育发展表现在,一方面,政府与国会重视学前教育,实行加强立法并不断增加投入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关心并支持学前教育,企业等单位办托儿机构的数量也逐步增长.[5]

以上研究者对美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和经验等进行了概述性或总体性的分析,在尽可能客观反映美国学前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也持有一种辩证分析的观点.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的做法,但其在追求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政府责任、发展理念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无疑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分析和反思.

二、对美国学前教育的理论性研究

发展适宜性实践(DevelopmentallyAppropriatePractice)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之后就开始指导美国儿童的早期教育实践,成为美国儿童早期教育教学模式的主导理论之一.张瑾(2011)在其硕士论文中梳理了该理论的演变过程,并以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标准为例,详细说明了该理论的核心理念、课程观和教师观,然后探讨了该理论的特点.[6]

还有一部分学者对美国的学前教育运动、计划或项目进行了探讨.刘昊和冯晓霞(2009)认为,兴起于21世纪初的美国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代表着学前教育的两大主要发展方向,即从强调数量到追求教育质量;从自囿于学龄前阶段到积极寻求与义务教育的整合.两位学者还把该运动在2009年前后表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和趋势进行了总结.[7]

在美国针对幼儿教育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中,开端计划(又译作先行计划)(HeadStartProgram)是我国学者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从开端计划的产生背景、内容(师资队伍建设、价值取向、财政投入等)、演变过程到产生的影响和对中国的启示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该计划进行了全方位解析.[8][9][10][11]此外,美国的“普及学前教育”运动、“领跑计划”、P-K(Pre-Kindergartenprogram)项目等也都在中国学者的著述中有所涉及.

美国学前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也是国内学者关注的一大领域.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就是其中被研究最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儿童观、课程论、品德教育等思想和教育哲学都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对幼儿期重要性的认识、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都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对我国的教育实践极具借鉴和指导意义.[12][13][14]

三、对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变革的研究

在著作方面,曹能秀、樊和张丽花(2010)对当代美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背景、发展历程、体制改革的内容以及主要经验和问题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该书是了解和认识当前美国学前教育改革概貌的一本著作.[15]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府可以分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级.王芳和刘昊(2012)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梳理和剖析,认为“公益性”是该类项目的核心特征.投资不断增加,覆盖面持续扩大,为众多处境不利幼儿提供灵活多样、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怎么写作是主要特征.但是,它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怎么写作内容相对单一等问题,教育质量保障仍然面临挑战.[16]张宇(2010)在其博士论文中对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在分析不同时期社会背景、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将20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干预历程分为干预强度不断提升的三个阶段,即以追求社会福利为价值取向的发展变革时期,以机会均等与智力开发为旨归的发展变革时期,追求公平与优质的发展变革时期.他还认为,在促进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因素中,联邦政府干预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保证了及地方政府履行学前教育的职责,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17][18]美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政策及变革也是我国学者追踪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自2009年执政以来,基于重振美国经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确保美国社会长期繁荣的需要,先后出台多种举措大力改革并发展学前教育.这些举措包括确立了“普及、公平、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改革目标;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专门行政机构,高度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导和统筹职责;学前教育拨款力度大且经费单列,健全财政运行机制;优先保障弱势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与质量,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培训,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普及.[19][20]

四、对美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

充足的投入是一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而通过立法加以明确和规定则是保障学前教育投入行之有效的做法.刘小蕊、庞丽娟(2007)等人通过对美国几部重要的学前教育法中有关投入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认为美国联邦学前教育的投入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法治原则、非全面系统性、促进学前教育公平、拨款额度不断增加.[21]霍力岩、余海军和郑艳(2012)认为,美国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有三种方式,即政府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财政投入、政府对大型学前教育项目直接进行财政投入、政府通过“教育券”和税费抵扣等方式补助学前儿童的家庭.这种较为灵活和多元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方式扩大了美国财政投入的受益面,也保障了其财政投入的有效性.[22]而齐晓恬(2012)在对美国、英国和印度三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和政策保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表现出两个特点:通过刚性立法或国家政策保障学前教育财政预算的实现;依托项目保证学前教育预算不断增加并向弱势群体倾斜.[23]夏雪和徐溟溟(2012)通过对中美两国“学前教育”概念使用的异同、两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额度的比较、两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政策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针对性、稳定性、公平性和立法性是未来中国发展学前教育需要借鉴的地方.[24]

五、对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政府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主导力量.在学前教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已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有机体系,重视职前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体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政府立法确保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实施,并给予资金保障;采用专业权威团体研发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将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促使幼儿教师不断追求卓越与优秀;职前培训、入职培训与在职培训的密切联系规划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生涯.在具体实施中,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标准与资格认证制度的推行存在一定难度;所采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也并非完美无缺;专业发展培训的实效不是很令人满意.[25]李雪艳和王少妮(2011,2008)首先对美国幼儿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把美国幼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分为师范学校时期、师范学院时期与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的教育系时期.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分别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幼儿教育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求几个方面对美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幼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从而对这一培养体系就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理性认识.[26][27]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地位的基本前提,是评估幼儿教师保教质量的重要依据.王亚凤(2011)、崔丽娜(2011)把硕士论文的选题都定在美国幼儿教师的专业标准领域.她们分析了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研制的阶段及其背景,认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标准”的初步研发阶段,21世纪初至今是“标准”的发展提高阶段.此外,她们还从联邦和州两个维度对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三大基本构成要素,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支撑“标准”的理念主要有:终身教育、以儿童为本、反思型教师教育、合作和全纳教育等.“标准”的主要特征包括:性、宏观性与微观性、持续性、回应性和操作性.[28][29]范明丽和赵娟(2011)还分析了美国农村幼儿教师质量的保障机制,这种机制是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来保证的,即科学培养,制定教师教育专业标准;规范资格,保障入职教师质量达标;加强培训,保障在职教师质量提高.[30]

张宇(2012)总结了近三十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策略,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保障工资待遇与社会权益、规范并提高资质标准、加强在职培训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些做法将为我国政府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确定提供有益启示.[31]

六、对于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建设本身体现了幼儿、教师、家长和研究者的互动,体现了国内外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最近十多年以来,我国幼教界更加重视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并把其作为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唐淑、孔起英(2009)在其主编的书中,把在全国或者国际学术会议上做过交流或是刊登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有一定影响或有一定代表性的论文汇集成书.全书把多篇论文按照国外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方案和国外幼儿园的特色领域课程方案归结为两大类,其中美国学前教育的课程方案也有涉及.例如,路晨和刘云艳探讨了美国开端计划中社区课程方案的实施情况;朱丹解析了美国游戏取向课程的特点及所引发的思考;李敏谊从理论高度分析了美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流派及其启示.[32]

教育改革往往是围绕课程改革展开,这在学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孙贺群(2011)在其博士论文中对美国学前课程发展演变的历程进行了研究,他以美国学前课程根本目标取向的变化为线索,将美国学前课程的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美国学前课程在1860年至1960年的百年发展中走过了“理念主义――实用主义――主情主义――主智主义”的嬗变之路.在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之后,当代美国学前课程走向了变革新阶段,即课程在“发展取向”与“学业取向”之间不断摇摆,并逐渐呈现出整合的趋势.[33]高质量的学前教师教育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基础.薄利南(2009)在其硕士论文中首先研究了中美两国学前教师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当前的培养体系,然后具体调查了两国当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具体情况,再对两国课程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得出对我国学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34]课程评价是学前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钱雨(2011)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研究项目进行了探究.美国教育科学院于2002年启动了“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研究”项目,该项目是随着美国各级政府为低收入或处境不利儿童提供越来越多的早期教育机会而产生的,旨在探究和验证各类早期教育课程对这些儿童入学准备的具体效果.为此,组建了专门的课程实施团队,实践了14种较具代表性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而后由独立的课程评价团队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他们广泛采用了儿童评价、教师报告、课堂观察、教师访谈与问卷调查、家长访谈等量化与质性评价方法,所得结论虽然不容乐观,亦受到多方质疑,认为该项目在评价目标、所选样本、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数据程度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但其历时七年的研究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35]

七、对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

学前教育评价是在系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现象进行的价值判断.学前教育评价对于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发展和教师成长具有积极意义.美国在评价一个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时,通常采用的是“认证”(accreditation)的方式,这种方式被人们称为教育质量评价中的“认证”制度.这种制度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体现着美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即追求理想、自我动机、持续改进和非等.鄢超云(2010)以非为例说明,美国在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时,不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规划、实施,而是由非的“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EducationforYoungChildren)来具体实施.他进而说明了“认证”的三个阶段:自我评价(self-study,self-regulation)、实地评价(onsiteevaluation)和追踪评价(follow-upevaluation).[36]

刘昊、王芳和冯晓霞(2010)评介了美国的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他们认为,以州政府为主体施行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是美国保障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一项新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评级以及一系列专业支持和财政刺激措施,促进幼教机构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增加幼教机构质量信息对家长的透明度,提高家长的辨别和选择能力.它的运行方式呈现出市场化的理念,在质量评估内容上表现出全面化、细致化的趋向.[37]康永祥和胡晓(2008)对美国的教师预备与学前教育收益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他们认为,近些年来,美国针对教师预备和学前教育事业的质量与收益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存在两种似乎相互矛盾的研究结论:一种认为教师预备与学前教育事业的质量和收益之间不存在一贯的联系,而另一种结论则恰恰相反,认为教师预备对学前教育的收益有着重要影响.两位作者对美国近年有关教师预备与学前教育收益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造成这两种不同研究结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38]

八、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

虽然我国学者对于美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这一领域的认识,但是从研究的广度、深度以及综合多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方面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现有的研究成果描述性分析居多,学理性研究明显不足.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牵涉多种因素的社会问题.它植根于美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氛围的土壤之中,与其自身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审视和评判美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做法时,不能与社会其他因素割裂开来.而目前的很多研究还只是停留在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的模式上,缺乏更多有理论深度分析的佳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研究者似乎应该着重关注美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如下问题.其一,教育观念和理念问题.无论是美国的学前儿童还是中国的学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程度、天性和需求等方面无疑是相通的,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在幼儿保教领域中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并把其融汇于家庭、幼儿园乃至包括社区在内的社会大环境之中.其二,美国的政策经验与我国学前教育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对于美国学前教育中的一些措施手段,不宜一味拔高,把其视之为我们必须要追求的方向和达到的目标,也不宜随意否定,并不加辨别地丢弃一些我们本就匮乏和本应补缺的地方.比如,美国的经济发达和社会文明程度总体上要优于我们,相应地在3岁至6岁、7岁学前儿童的普及教育方面要先进得多,因此,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参考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大胆尝试和探索.而在我国其他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有如下表述:“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39]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今天,我国研究者进一步探讨美国学前教育经验的必要性已不容置疑,该领域涵盖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本文概括的国内研究情况难免挂一漏万.若要继续提升美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尚需相关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儿童的乐园:走进21世纪的美国学前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许豆豆.我在美国教幼儿――美式幼教实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3]吴琼,林筱彬.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11).


[4]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2,(03)

[5]陈厚云,方明.美国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1,(02).[6]张瑾.美国发展适宜性实践理论研究[D].北京:民族大学,2011.

[7]刘昊,冯晓霞.经济危机下的美国早期学习标准化运动:趋势、困境和机遇[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

[8]刘天娥,张莎莎.基于开端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03).

[9]刘向荣,伏纲举.美国开端计划怎么写作残疾儿童的执行标准解读[J].外国教育研究,2009,(03).

[10]李光霞.美国开端计划的财政投入特点及启示[J].特立学刊,2012,(02).

[11]刘彤.美国‘开端计划’历程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

[12]彭淑媛.论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启示”[J].教育探究,2010,(01).

[13]易红郡,缪学超.论杜威课程与教材观的逻辑起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14]王彦明.杜威习惯理论的教学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3).

[15]曹能秀,樊,张丽花.当代美英日三国的幼儿教育改革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16]王芳,刘昊.美国州立学前教育项目: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外国教育研究,2012,(03).

[17]张宇.美国联邦政府干预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18]张宇,王小英.20世纪以来联邦干预下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03).

[19]孙美红,张芬.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9,(09).

[20]陈,薛娜娜.美国奥巴马政府学前教育政策改革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03).

[21]刘小蕊,庞丽娟,沙莉.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投入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

[22]霍力岩,余海军,郑艳.美、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主要方式初探[J].外国教育研究,2012,(06).

[23]齐晓恬.美、英、印三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保障机制特点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6).

[24]夏雪,徐溟溟.中美两国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03).

[25]王晓岚,丁邦平.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

[26]李雪艳.美国学前教师职前培训体系演进之路省思与启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06).

[27]王少妮.美国幼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28]王亚凤.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9]崔丽娜.美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30]范明丽,赵娟.美国农村幼儿教师质量保障机制及其启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31]张宇.近三十年来美国联邦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策略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05).

[32]唐淑,孔起英.国外幼儿园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3]孙贺群.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34]薄利南.中美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比较研究[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35]钱雨.美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研究项目的背景、内容、实施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07).

[36]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7]刘昊,王芳,冯晓霞.美国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10,(04).

[38]康永祥,胡晓.美国教师预备与学前教育收益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08,(02).

[3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gov./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2013-02-16.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山东省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3GG156)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张付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