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问题视域下社会科学的一般性原则探析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723 浏览:158224

【摘 要】哲学基本问题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三大一般性原则,即唯物主义原则、辩证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社会科的一般性原则生动的体现在我们研究社会科学时运用的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之中.

【关 键 词】哲学;基本问题;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哲学有着生死相随的紧密联系.哲学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确立了一般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彻底的、实践的、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科学的一般性原则.

一、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理论基础――哲学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的本质属性.人在劳动实践中与自然界和其他人发生相互联系,形成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因素.社会科学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是研究人在劳动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人的劳动实践,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因而社会科学也存在一般性原则,并且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则一脉相承,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一般性原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科学立场.恩格斯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就是社会科学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内容.

1.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精神与物质的本源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由物质所派生的.在现实社会中,人是以劳动实践区别于动物而显示其社会存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从根本上说,都是人的劳动实践产生的.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这一观点:第一,生产力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基本状态;第二,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第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为社会科学树立了第一个科学的一般性原则,即唯物主义原则.

2.社会科学研究的辩证性原则.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世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并且不断运动变化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是统一的.虽然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精神由物质派生,但是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物质,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对社会存在起着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基本问题反映在在社会历史中就具体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为社会科学研究树立了第二条基本原则,即辩证性原则.


3.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时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实践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又是人与人之间互换活动的过程,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和观念的变换过程.[3]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要诀就是必须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三条一般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原则是唯物主义原则与辩证性原则统一的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的唯物主义原则强调物质对于人的意识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辩证性原则强调社会各个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实践性原则贯穿于前两种原则之中,成为这两种原则融合统一的基础.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与社会历史,都是因为人的劳动实践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就是劳动实践,没有人的社会存在就没有社会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科学这个概念.因此,离开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都将不存在;有了劳动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就具有统一性,统一于人的劳动实践.

二、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方法论基础――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发展观

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具体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主要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整体观、历史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不仅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而社会历史观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以正确的世界观作为选择方法的指导思想,才能坚持唯物论、排除主观先验论;才能从特殊中把握普遍性、从复杂现象中把握本质规律;才能坚持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作为整体的客观事物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的结构体系,包含着物质多样性、丰富性.因此,作为反映这一整体性的人的观念有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系统、整体与个别、全面与片面等哲学范畴.社会科学的研究只能以整体之中的某一局部、某个层次或系统中的某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但社会科学研究同时遵循着整体性原则.发展观是指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象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过程.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它是世界观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包括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为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和运用这些原理时的基本规范,实际上就从方法论上为社会科学研究确立了一般性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整体观和发展观,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一般性原则的基本前提和方法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2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56-57.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