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为突破、提升河南旅游文化对外开放度的建议

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05 浏览:14255

【摘 要】旅游文化的外宣离不开翻译,在河南旅游文化大力弘扬的阶段,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旅游翻译仍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旅游文化软实力和它的对外开放度有密切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翻译在提升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翻译为突破,采取合理的方法,会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对外开放度.

【关 键 词】翻译;旅游文化;文化输出

【项目】2013年河南省政府招标资助课题:河南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以旅游文化输出为例.项目号:2013B049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25-2.5

一、引言

河南旅游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河南是个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旅游产品中有底蕴深厚的古都文化、根文化和佛文化,有名扬天下的少林功夫和陈氏太极拳,还有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美甲天下的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近些年来,我省在旅游产品文化包装上也作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长足进步,受到海内外旅游者的好评.河南省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河南省旅游景区到2015年达到年平均接待量为海内外游客四亿人次的目标.然而河南省的旅游翻译却并没有提出相匹配的目标和要求,依然存在着如译文“过信”、“人本”不足、缺乏协作与监管等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

打通旅游文化、翻译的复合型人才奇缺,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强度”受限.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即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当前国际较量的重要内容和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亦是我国各省、区进行文化改革发展、提升形象、扩大国内外影响力的必然突破点.由于文化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及柔性力量,故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构成的最重要元素;旅游是体现文化软实力价值的载体之一.拥有厚重旅游文化资源的河南,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必须首先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增强旅游文化软实力.

翻译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软实力基础建设的核心部分,曾经在“西学东渐”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当前多元文化语境下,要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世人所知,没有翻译,谈中国文化走出去,谈提高软实力就是句空话.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的重点是中译外.旅游翻译是翻译活动和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和其他翻译一样,旅游翻译涉及到语言文化转换的标准和翻译策略问题,译者也同样需要具备熟练的翻译技巧.译得好,会有助于游客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地理风情的感悟,适当唤起他们心中的美感和向往,进而产生经济效益;译得不好,则会破坏游客的兴致甚至导致心理反感,影响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目前中国高水平的“中译外”人才严重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内集旅游和翻译为一体的符合型人才亦是奇缺.在河南省“旅游立省”的大环境下,旅游翻译存在的问题遏制了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二、翻译在提升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打通中西的高水平中译外人才严重不足,旅游外宣效果打折.尽管旅游翻译取得了一些成就,也越来越受到业界重视,但受文化、国情、社会民生等方面诧异的影响,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学者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现象,如王秋生(2004)在《旅游景点翻译亟待规范》中提出并讨论了在南京旅游时发现的一些问题英文标识;、张草(2013)谈到了徐州的旅游景点翻译,汪翠兰(2006)作为我省黄河风景名胜区的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景区的一些翻译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担任着重要角色.翻译工作的进行要以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深度了解和掌握为基础,在翻译过程中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方法和理论,完成一种文化到另一种文化的传递.但是,以河南省几个名胜景区的翻译为例,可以看出,这些景点的相关内容的翻译并没有遵循翻译理论、利用合理的翻译策略,这归根结底在于旅游翻译中缺乏中译外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以河南省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区的简介为例:“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林冠幽;以史诲人.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春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是春游赏花,放松休闲的好去处;夏日郁郁葱葱的原始次生林,丰富独特的飞瀑流泉,造就了云台山奇特壮观,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更是令人向往的旅游避暑胜地;秋季来临,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登高山之颠,观云台秋色,插茱萸,赏红叶,遥寄情怀;冬季到来,大自然又把云台山装扮的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但见群山莽莽苍苍,雄浑奇劲,不到东北就可以领略到壮美苍茫的北国风光.”从汉语角度来讲,这段介绍言辞华丽,修辞使用得当,非常吸引熟悉汉语的游客.但是翻译成英文时,是不能按照汉语原文来翻译的,否则海外游客读了可能会不仅一头雾水,因为在语言文体特色和风格上,汉英民族存在很大不同:英语旅游问题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表达直观、通俗、易懂,重在纯信息的传递,而汉语多文辞优美、含蓄凝练,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再看一段《河南博物院》的介绍:“TheancientmusicinHenanhasahistoryofninethousandyears.Atpresent,archaeologistshediscoveredmanyancientmusicinstrumentshereincludingboneflutesunearthedatJiahusiteofNeolithicperiod,teqingofLongshanculture,bronzebelloftheXiadynastydatingbackto3000yearsago,biannaoandqingunearthedfromYinruinsoftheShangdynastry等”这段介绍中国古代乐器的译文充满了历史文化词汇,但对国外游客来讲,无疑感到费解,因为他们通过阅读无法知道这些乐器何时开始使用等,所以有必要对一些历史文化词汇进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