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024 浏览:155047

摘 要:现代社会人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习为主,首先是看他考了多少分,导致老师们在教学中也重知识,不中德育,其实德育无处不在,本文就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谈谈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关 键 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58-01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是净化社会环境的根本所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使我对德育培养有了以下的思考.

1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美德内容

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忠心报国,勇赴国难.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


2历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对比法.一是中外对比:如讲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时,指出中国在二三千年就同世界其他地区人民一样创造了古代文化,使学生认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讲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其他科技成就时,指出我国在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科技都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世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二是古今对比.如讲到封建社会农民对国家的负担有田租、徭役、兵役等项,即使是"盛世治世"也不能幸免.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今天,农业税已经彻底取消.这是由于的领导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三是正反对比.我国古代史上有爱国爱民、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败类;有戎马倥偬、艰苦创立开国之主,也有养尊处优、昏庸荒淫的亡国之君;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志士,也有乐不思蜀的腐败之徒;有为民请命、救民水火的大夫、也有草菅人命、鱼肉百姓的暴君酷吏.前者流方百世,后者遗臭万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憎分明的道德感情.

课外配合法.由于历史教材内容多、课外少,课堂教学不可能对有关精神文明的内容补充过多,引伸太远,辅助的办法是课外配合.具体作法是:组织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定期活动,有计划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历史小丛书、参考书中的有关章节给学生阅读;或组织历史故事会,让学生看了书后讲历史故事;课内是基础,课外是补充,而不能本末倒置、主辅易位.

联系引伸法.一是因事因地联系,如讲汉与西域的关系时,联系班超投笔从戎、弃文就武的故事;讲到春秋五霸时,说明浙江当时属于越国,联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二是纵横联系,在讲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规模时,横的联系可与当时世界科技成与航海史挂起钩来.这样不公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还发挥了在古代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历史教学了如指掌三项任务在课堂实践中得到有机的、和谐的统一.

3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

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

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是指受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与觉悟难以完全平衡一致.历史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复杂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这在蕴含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用不着大惊小怪.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渗透德育的多样性上是反映最明显的以文天祥抗元为例.一方面不畏、不惑利诱效忠南宋,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崇高民族气节;但另一方面抗拒元朝,实际是抗拒统一的潮流,效忠南宋实际是死抱政治僵尸,不也反映出文天祥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前者确实可钦,后者却是可憾!学生领悟什么?就可能或前者或后者或两者兼而有之.教师无视这种复杂的情况而刻意追求某一点的教育,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

评判性.从形式上看,无论是老师主导的教,还是学生主体的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据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千百年来中国、世界发生过的人事现象.或歌或颂或骂或斥,无一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