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中学乒乓球课程开展现状与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56 浏览:17143

摘 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对贺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乒乓球运动在体育课上的开展情况、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对乒乓球的兴趣、乒乓球运动比赛的开展等方面.由此,找出贺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存在的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得出有利于贺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关 键 词:贺州市中学生

乒乓球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53―03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及精神层次的提高,因而,学校的体育教育、艺术教育等课程也越来越受学校领导、家长的重视,工作地位尤为突出.而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老少皆宜、适用范围广,在我国大中城市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通过与贺州市体育教师及校领导的交流中,本人得知贺州市各中学学生受场地、体育设施有限等制约,课外体育活动均普遍减少,而经常从事乒乓球运动的学生数量更为稀少,热衷于乒乓球运动的学生圈不断缩小,使得乒乓球运动很难发展.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贺州市中学现阶段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分析和探讨当前贺州市中学乒乓球运动所普遍面临的场地设施、教学改革等问题,得出有利于贺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对策,以促进中学生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与普及.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贺州市中学乒乓球课程开展现状情况.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研究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在确定写作方向后,为了弥补对乒乓球运动各个层次认识能力上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运用网络资源广泛收集与论文写作相关的资料,以及借阅图书馆关于乒乓球运动的书籍等途径,搜集与乒乓球运动开展相关的资料及研究,对比分析相关资料信息,取得具备真实性和可行性的资料,为研究贺州市中学生乒乓球运动的开展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并为本文的分析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分为教师问卷、学生问卷.问卷所列问题包括了本文研究需要的数据.问卷采用亲自发放和委托发放这两种形式发放.总共发放问卷460份,其中学生问卷360份,回收320份,回收率89%.教师问卷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96%.

2研究结果分析

2.1贺州市中学乒乓球项目教学现状分析

2.1.1贺州市中学乒乓球课程开设情况

贺州市中学的乒乓球教学主要是在体育课上.初高中平均每周两节体育课,经对贺州市体育教师的访谈得如表1所示,高中乒乓球课五所都没有开展;市区的初中有两所开展,三所未开展;而乡镇上的初中和高中一样都未开展乒乓球课.由表1可知,贺州市中学的乒乓球课程开展非常少,尤其是高中和乡镇上的学校,都没有开设乒乓球技术课程.

2.1.2贺州市区中学乒乓球师资情况

中学生获得乒乓球技能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上,而教师是课堂最重要组成之一.学生能否掌握优秀的乒乓球技术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所任教的教师,所以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方式是学生学好乒乓球技术的关键.从表2可以看出,贺州市中学体育教师主要以田径、篮球为主.乒乓球教师只占6.2%.尤其是乡镇上的中学,极度缺乏具备专业乒乓球技能的体育教师,这说明贺州市在引进体育教师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规划.学校在引进体育教师时应平衡教学所需,大力加强师资建设.

2.2贺州市中学乒乓球运动课外活动开展现状

2.2.1贺州市中学课外乒乓球活动组织形式情况

课外活动组织形式有自发组织、班级组织、学校组织和政府组织等.贺州市区中学生课外乒乓球活动主要在下午放学到上晚自习这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学生参与乒乓球活动组织形式如上表3所示:学生课外乒乓球活动组织形式主要以个人自由活动为主,占学生总体的78%.其次是兴趣小组,占9.1%.其余班级组织、学校组织及其他只占总体的12.9%.由此说明贺州市区中学生课外乒乓球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学生个人自发进行的,缺少教师的指导.

2.2.2贺州市中学生课外乒乓球活动频率

表4是学生一周的课外乒乓球运动的频率.如表4所示,有55.9%的初高中的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的频率是每周一至三次.其次是3到5次,占24.7%.而5次以上的只占4.1%,不参加乒乓球活动的只占12.5%.

2.2.3贺州市校外乒乓球比赛状况

校外比赛,因其参赛的人员较多、比赛程度较激烈、比赛规模较大等因素,能够很好的弥补校内比赛的空白,不仅能让学生积极的参加乒乓球赛事,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战经验.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知,校外的比赛主要是以单位举办为主.参赛的学校也很多,其中城镇的高中学校都参加,乡镇的学校因为路途遥远,且没有明确要参加所以参赛的较少.而初中的学校学生相对高中学校学生年龄小,比较少参加校外的大规模的乒乓球比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很多学校没有开设乒乓球课程.

(2)各学校乒乓球专项的体育老师数量较少,老师缺乏主动学习乒乓球理论和技能知识,使教师队伍整体指导学生乒乓球运动能力处在较低水平.

(3)多数学校乒乓球场地器材建设有限,无法满足体育教学需求.而一些乡镇中学情况尤为突出.并且,乒乓球场地器材的建设程度发展不均衡.

(4)学生参加课外乒乓球活动时,缺乏有力的指导,乡镇、市区中学具有各自的特点:课外乒乓球活动地点单一,主要以学校为主,且受多种因素制约.

(5)学生参加乒乓球运动比赛项目单一,受地缘因素、领导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乡镇中学、市区中学参赛情况有明显的差异.且大多比赛是以小集体为单位,比赛水平偏低,对乒乓球运动开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3.2建议

3.2.1提高师资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完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能力,建立完善、长期的教育监控体系.尤其是乡镇上的中学,引进高层次的体育教师,注重教师专项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促进已有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加强乒乓球的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的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竞技性中乒乓球知识的学习教育,使学生的乒乓球技能和理论知识以及意志、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2.2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设施建设

拓宽场地,增加投入经费.在乒乓球场地器材的建设中,依据各校特点有重点地投入经费,场地器材真正做到不仅能够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学生参与乒乓球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真正走进乒乓球的世界.体育教师也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规模不同的比赛条件,主动谋求乒乓球训练与比赛经费的增加,加强校企结合,还可以把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有机结合,大众体育的健身设施可以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学生的课外乒乓球活动地点、指导方式,并且可以让学生带动周边的居民参与乒乓球活动,促进大众体育的普及与发展.

3.2.3合理安排乒乓球课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合理安排乒乓球课程,既要安排实践课,也要安排理论课.只有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乒乓球这项运动.同时教师应该备不同形式的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的兴趣被提上来,成绩也会跟着上去.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将现代化科技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合理选择教学模式,这样既能教好技术动作,也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水平.

3.2.4加强校际、校外间合作交流及竞赛

贺州市各中学问应该加强联系,相互学习乒乓球运动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并吸取彼此的教训,尽量避免走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弯路.校际、校外间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团结各校领导骨干与外界人士共同商讨和解决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实际问题,如经费空缺、师资薄弱等问题,并对未来乒乓球运动开展做出科学有效的判断.此外,统筹规划贺州市区各中学间乒乓球运动赛事和交流计划,提高教师及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定期组织乒乓球比赛,在比赛中提升学生们的实战水平和技术能力,在交流中实现进步.


要实现乒乓球运动在贺州市各中学的迅速普及,还要加强校际间的资源共享程度,乒乓球运动资源丰富的中学应该积极拉动周边中学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在能力范围内,与其共享场地、器材、师资等资源,以提升其对乒乓球的热情,由内到外推动周边学校乒乓球运动的普及.校际间的有效合作必定为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