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实践

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901 浏览:132557

摘 要:故事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创设多种游戏形式,同时采用音画同构、生活化语言、多形式阅读等策略,促进幼儿语言与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词: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多元智能

一、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

(一)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的教育家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曾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的兴趣很广泛,但是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对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幼儿为了听懂故事,会非常好奇并且安静地听教师讲故事.在故事教学中,每当幼儿听懂了、读懂了就会产生很大的自信和满足感,同时也就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传播信息、互相交往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由于年龄小,所以组织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很有限.这时,故事教学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故事,教师和幼儿能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不仅能促进教师和幼儿之间交流互动,也为文化和知识的传递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故事教学对幼儿言语能力的建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三)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智能.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中,教师根据故事的具体内容,模拟适当的情境,通过表演、游戏等一系列的形式,并辅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使幼儿能充分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多元智能得到极大的激发,对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有着很大的意义.

(四)故事教学能够促进师幼的互动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在师幼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为师幼互动.在我国传统的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在幼儿面前讲,幼儿坐着听教师的讲解,一般采用传授式、问答式的互动行为和方式.这就形成了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故事教学能很好地改善这一现状,教师以故事作为媒介,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故事中去,让幼儿在听喜欢的故事的同时理解并接受教学内容,对所学的知识不再被动地接受,实现“现实的话语环境”.在故事教学中,幼儿获得与教师平等的话语权,能逐渐表达自己的想法.故事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能力,还能增进教师与幼儿的感情.

二、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故事教学中作品的选择

好的故事作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作品选得好,故事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才有了保证.教师选择作品时,既要考虑到作品的教育功能、熏陶功能,更要考虑幼儿的欣赏趣味和欣赏能力.[1]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故事的内容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故事.古今中外的故事,都可以成为选择的对象.但是,要有一定的准则.首先,故事要符合人们普遍的审美情操.有些世界著名童话、中国传统神话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暴力、的场面,如,《小红帽》中,大灰狼吃掉奶奶和小红帽的场面、《三只小猪》中大灰狼被烧的场面、《哪吒闹海》中抽龙筋的场面等等.教师对这些场面要加以处理,用适当的语言概况其情节,使幼儿在接受故事的时候没有恐怖的心理和违和感.其次,选择的故事要关注幼儿智商、情商的发展.如,《小猴和桃子》中小猴子把帮妈妈写的桃子给了饿得直哭的田鼠,猴妈妈知道后表扬了小猴.这个故事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要想让别人喜欢你,你得先喜欢别人.现在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不善于与其他人相处,教师把这个道理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了幼儿,能使幼儿的情商得到培养.因此,在故事教学中选择好的故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注重音画同构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故事蕴涵丰富的词汇,通过教师的引导,将故事与生活相结合,能有效促使幼儿自然理解词汇并运用词汇,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创设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场景,才能激发幼儿自主进入故事情节和故事角色,引发生活联想.[2]同时,教师还要在活动中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理解画面,让幼儿能灵活地运用故事中的词汇造句、换成同义词等.如《燕子吉吉》故事中“渐渐”一词,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渐渐”这个词造句,例如可以说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地变凉了,也可以说山坡上的大树渐渐变成了绿色.教师还可以让幼儿用其他的词来替换“渐渐”,如“慢慢”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故事中的语言成功运用到生活中,进而让幼儿将书中的语言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提高了幼儿对语言的熟悉程度和运用能力.

异质同构理论早已证实,音乐、文学与美术在个体感知中具有相通性.三者都受个体内在生命情感的影响,因此三者之间可以建立起同构的关系.[3]如把《燕子吉吉》这一故事作为开展故事教学的载体时,教师可以首先构建音乐和美术的同构环境,接着逐步引导幼儿进入这个已经构建好的音画语言的意境中.当幼儿看到原本静止的画面,配着优美清脆的华尔兹音乐时,故事中的“吉吉”就动起来了,飞向光秃秃的山坡上的苹果树时,幼儿的兴趣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此时,教师再配上讲解,能将幼儿迅速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产生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为之后的语言学习做好铺垫.

在故事教学中创设多种游戏形式的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游戏化教学可以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4]教师把游戏应用到故事教学中,可以提升幼儿的兴趣,进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1.角色扮演类游戏.教师在故事教学中,可以尝试把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分成角色,让幼儿参与其中进行表演.如,教师可以将《小猪发脾气》讲给幼儿听,待幼儿完全理解故事的内涵后,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小猪、猪妈妈、小兔、刺猬等,进行故事情景再现.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加以引导,控制住场面,避免几个幼儿争抢一个角色.同时,教师要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不影响故事发展的前提下适当改变情节和台词.幼儿在参与角色扮演的同时,能够增强自信心,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学习.

2.抢答游戏.教师在设计故事教学中,可以尝试进行抢答游戏.如把故事《胆小的蝙蝠》设定成抢答背景.以10人的大班为例,教师可以分为五个人为一组进行抢答.首先,教师要大声朗读故事,并且给幼儿充足的思考和整理时间.教师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蝙蝠到底是动物还是昆虫呢”“蝙蝠这么做对吗”等等,让幼儿积极抢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控制幼儿的情绪和保持公平性.幼儿通过竞争能极大地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同组的伙伴齐心协力回答问题能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进而有效地增强幼儿在故事教学中的愉快的游戏体验.

总之,故事教学在幼儿园中被广泛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故事教学不仅能丰富幼儿园教学的模式,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对幼儿的成长发展也有很大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