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反应的护理干预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40 浏览:10382

摘 要:目的:对急性高原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90例急性高原反应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90例患者,88例血氧饱和度上升,氧合指数上升,转为常规预防性用药增加应急能力;2例低转治疗.结论:初进高原主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防止呼吸道感染极为重要的.还要克服高原病的恐怖心理.要保持好饮食和睡眠方面的规律性和规范性,预防性药物的应用亦可增加应急能力,缩短患者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

关 键 词:高原反应危害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3)9-151-01

引言:

通海拔高度在3000米或以上的地区被我们称之为高原.在高原上生活的人们必须具备抵抗一些由物理因素而影响身体突发状况的素质.诸如:低气压、缺氧、寒冷、湿度、太阳辐射、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其中缺氧现象的发生频率较高.本文将阐述关于急性高原反应的危害和护理方法.

一、高原反应的危害

西藏属高海拔地区,含氧量比低海拔地区低20%左右.大部分客人初到西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人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呼吸、循环、血液、神经、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将出现一系列适应性调节和改变.这些改变属于机体对缺氧的病理生理反应.事实上,这些反应如果加重,少数人可引起致死性疾病.由于个体差异不同,同样的缺氧环境,有的缺氧症状严重,有的轻微.

一般来讲如果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请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这是因为随着海拔逐渐升高,出现缺氧症状的人也就越多,症状也越显著.缺氧越显著,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造成的损害也越大,甚至危及生命.这些是由于高原氧分压低导致低氧血症表现.而影响人体重要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是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现象,把这些由于急性缺氧而产生的症状,统归于“急性高原反应”.在一定海拔高度和缺氧程度下,这些反应多在生理适应范围内,尚未构成病理形态上的改变.由于机体逐渐获得适应,这些反应也就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当然急性高原反应,有时由于登高速度加快,缺氧继续加重等原因,也可变为严重,甚至造成生命危险.(急性高原症状可分为: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


二、高原护理干预

急性高原反应是抵高原2周内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如不及时纠正可使病情恶化,发展为急性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我院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逾2800m,年平均大气压71.79kPa,氧分压15.04kPa[1],2007年6月~2009年3月收治急性高原反应患者90例,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31天~78岁,平均年龄39岁,发病初入高原60例,重返高原30例;海拔2800~3000m24例,3000m以上66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昏、失眠、乏力、四肢发麻、眼花、耳鸣;重者可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体征:可见轻或中度发绀,浮肿、脉速,血压轻或中度升高,血液SpO2在60%以下.

护理干预:①本病缺氧是最突出的表现,纠正缺氧,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经临床观察,采用面罩给氧,氧流量最好是4~6L/分,可迅速提高血氧含量,改善缺氧症状,对于缺氧相对较轻身体能代偿的患者最好不要吸纯氧,避免形成氧依赖,延长适应高原反应的时间.②对于头昏、头疼症状较重的患者,宜卧床休息,抬高头部,以减轻头部的血管扩张,缓解头痛,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止痛剂,对患有基础病的患者继续常规服用药物,有心慌、心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的患者,服用银杏或草珊瑚含片及复方丹参滴丸以加强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2].③遵医嘱准确使用各种药物,并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躁动不安者,可遵医嘱给小剂量镇静药,必要时进行输液治疗.忌烟,少饮或不饮酒,以减轻心肺负担,减轻耗氧.饮食原则以少量多次为宜,晚餐不宜过饱,减轻胃肠道负担,防止脑缺氧,具体饮食以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为主,少吃脂肪,多饮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④指导患者放松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防止过度紧张使缺氧症状加重,对有原发病的患者告知不宜进入高原的原因,有条件尽早争取低转.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光线柔和,通风良好,保持睡眠充足,夜间防止受凉,室温不宜超过18~22℃,相对湿度应保持50%~70%,卧具要软硬适中.初到高原前几天,不要频繁洗浴或不洗浴,防止受凉和消耗体力形成感冒而诱发严重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嘱患者多休息,尽量少活动,少说话、慢走路,忌跑动,避免劳累,尽量减少心肺负担,减少氧的消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结果

90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给予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后,除2例有严重原发病的患者低转治疗外,88例患者好转,血氧含量上升至85%以上,各种症状缓解.

讨论

对患有慢性基础病的患者最好不进高原,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人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发现原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给予高度重视,严密观察,不忽视任何症状与体征,以早期发现严重缺氧导致的并发症,小儿进入高原地区,最好在3岁以上为妥.避免和消除发病诱因.寒冷、过劳、呼吸道感染常是发病诱因,应仔细、认真地观察病情,为医生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依据,并配合做好心电、血氧含量的检测工作,加强身体锻炼,使其能很好地适应高原环境.

结束语:一旦发生高原反应不必恐慌,要视其反应的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轻,可采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或减弱;如果反应较重,影响到了睡眠,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可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