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与素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387 浏览:30344

摘 要:面对当前的语文素质教育,就两个方面进行浅析;一是语文教学教改要求;二是语文素质教育途径.

关 键 词:语文教改创新能力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4-0060-02

作者简介:常振华(1966―),甘肃会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甘肃会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怎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转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把承继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视为最重要教学内容的思路,而应把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为未来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

一、明确语文教学教改要求

关于“语文”,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学,有人说是语言文化.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舍而为之”.综合各说,都表明语文教学应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就要遵循规律和法则;作为艺术,其生命在于一个“活”字,要使语文教学富有创造力、生动活泼.我们主张百花齐放、万卉争妍,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规范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使教学科学艺术化和教学艺术科学化.

教学“教”之本质是教学生学,“学”之本质是学生会学,用叶圣陶的话讲就是:“教是为了不教”,用西方人的话说“教学就是让学生逐步摆脱教师的过程”.语文教学改革与其他学科的教改一样,主要指教法与学法的改革,且教法的改革完全是为学法改革怎么写作的,因为教法是为学法导航的,其彼岸是学法.总之,教学过程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教法的学法化、学法的教法化.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学习是人一生的大事,教师不可能、也绝不允许永远跟在学生身后“传道、授业、解惑”,这就是说“劣等教师向人奉献真理,优等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语文是中小学各学科的基础和工具,而中小学各学科又是人一生学习的基础和“再生”的工具,所以,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语文是社会前进中一切信息的载体.这无疑为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历史性课题,那就是语文教学本来就应是素质教育,而语文素质教育应是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其目标就是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力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新一代.


为此,语文教改必须研究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心理现象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二是研究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教学水平、创新精神、把握教学大纲、驾驭教材教参的能力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担负母语教学的语文又是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所以,我们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应变“教书”为“用书教”,以“语言”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以“读”为语文教学的关键,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二、探析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创新意识是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全面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应由此出发来共同探讨语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第一,博采众长,使语文素质教育整体性向前推进.一要将当前各家语文教改的思想及做法,进行分析筛选、取长补短;二要精心提炼现代西方的教改理论;三要在改革中有继承,即继承传统的成功教法,如积累法、温故知新法、辩证法等;四要在教学实践中锐意改革,总结经验,突破创新;最后要逐步形成具有权威性的整体教改理论体系,实事求是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

第二,重新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在“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框架内充分发挥,教师不能单线“授鱼”:在课堂教学中或要学生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或按提前设计的一系列定向思考题牵引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而要真正开放学生多向度的思维空间,使每堂课的教学都在“新”与“活”的多变艺术模式中展开,给学生的想象、联想插上翅膀.

第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竞赛档次,扩大奖励范围.语文竞赛应像数学学科的“希望杯竞赛”“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样,扩大语文竞赛范围和提高竞赛档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使素质教育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正如卢梭所说:“教学的本质是合规律性与个性的统一.”

第四,要辩证认识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关系,变当前教学中学生考试由“学死知识―用死知识”为“活学知识―形成能力―内化知识”的教学格局,注重学习方法指导,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阅读训练、背诵训练、写作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形成学生的全面能力.同时,必须改变学生基础薄弱、识字不多、不会说话、难以写作的语文现实,要从基础抓起,要切实加强小学与初中的母语教学,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使学生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第五,尽快改革考试制度,制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力求语文教学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还要做到各学科的平衡,就目前高中生的课外学习时间支配的比例来看,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已基本上占去了全部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课外语文阅读时间从何而来呢?

第六,加快语文教材研发,重点解决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重复和衔接不够的问题.另外,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会抑制人的思维.所以,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气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条件保障.同时,准确规范、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工具和载体.

第七,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根深方能叶茂”,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本身具有创新精神,具有一种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心态,而且语文教师是语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所以,主管部门及学校要不惜代价给予经费、提供时间、精心组织、积极鼓励,以各种方式、多种渠道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文化素质和教学理论水平,强化其锐意革新的思想境界.

第八,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得力领导下,各学校应成立专门的教改班子,把教研教改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并作为考察考核教师的主要依据,淡化学校考评中唯学生“成绩”是问的静态量化做法.教育主管部门也不能只看各校呈报的各科教研教改论文,应拟定语文教改课题,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领导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将教改理论搬进课堂,亲自实践,再出课堂,辩证总结.只有反复亲耕,才会结出适应本地本校的教改硕果.

综上所述,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为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育人的根本目标,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处理好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使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实”处,落实到“活”中,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才能把学生真正塑造成为获取新知的主人、综合素质的载体.

(编辑:李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