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260 浏览:81863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充分考虑到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总结当前教学改革经验教训,努力探讨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以期走出一条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就业率高的新型教学改革路子.

【关 键 词】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指进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时,把教学理念、学校培养目标、课堂教学、实训及就业融合为一体,实现学校、学生、教师、市场及国家全面互动的教学改革过程.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改革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在稳步前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机械制造方面,其要求主要在于机械制造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而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能极大的促进整个高职教育的的教学发展.

其次,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是技术娴熟的专业性人才,而不是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实战经验,光会纸上谈兵的人.因此,对传统的机械制造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再次,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机械操作人员、机械技术人员以及机械管理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技术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却也越来越明显.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推进高职机械制造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机械制造教学现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高校教师在机械制造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按照引导进入新课程,教授新知识,练习学到的新知识,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巩固,最后再布置很多的家庭作业继续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简单练习,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而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机械制造领域,注重的是知行合一,需要把理论用于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理论素养高技术含量的人才.有的高校虽配备实践基地,但设施不完善,可供操作的机械资源少,通常情况下是学生围着老师看老师如何操作,再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并且可供实践的时间短,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一一操作,从而真正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过实际的操作.

三、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一)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和基本单位来划分专业的模块,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实际的技能训练当中,从而形成一体化的课题模块,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再按照课题模块的需求组成课程模块由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以期实现理论和实际的一体化.具体可分为划分机械制造专业模块,建立课题模块,建立模块课程这三个步骤.

(二)建立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好的实训基地是开展进行机械制造模块课程的有效载体,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出优质的具有专业职业能力的学生,需要根据机械制造专业模块来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的机械制造技能训练需求.学校需要根据制定的模块课程的内容时间和学生的数量来确定实训基地的数量,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足的实训和锻炼.每个班级和老师都要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表来严格的执行,学生在完成了各个模块课程的实训学习后,等于同时完成了所有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了知行合一.

(四)培养一体化教师

教师是一个灵魂角色,是整个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的执行者和引导者.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一体化教师在需要具备很高的理论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进行模块课程实训基地技能操作的教学能力,目前这样既有很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又有着丰富的机械制造生产经验的教师是十分缺乏的.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引进或培养一体化教师,从而进行学院一体化教师的建立.首先,可以建立一个一体化教师团队.此团队由一个可以完成模块课程教学的实训老师和一个专业机械制造理论教师及几个年轻教师组合而成.通过团队合作和彼此间的分工配合来课程任务,这样可以暂时缓解一体化教师缺乏的问题.在团队合作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无形中也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其次,把专业的理论教师安排到企业中进行技术实践.这样使得专业的理论教师在熟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生产技术工艺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和机械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想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学习,使得理论战线的专业教师在生产第一线得到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次,安排实训基地的老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训教师虽然具备了很强的实际技能操作能力,但其专业理论水平却是有限的.选择这样技术水平高而理论水平有限的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获得很大的成效.最后,对教师进行短期的培训和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学习.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国家师资培训机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多安排教师在高水准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建立一支高水准好素养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从而更好的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五)建立全新的符合时怎么发表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考核评价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在新的教学教学体系下,要根据模块课程教学的新特点来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如当学生每完成一个级别模块课题的学习就需要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没完成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就可以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若考核通过.则可以进行下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若没有通过,就需要继续留在本模块进行重新学习和考核直至通过为止.

四、结语

一体化化教学,寓理论于实际,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穿插到了生动直观的实训当中.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划分不同的模块,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实训当中,从而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操作完美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切实的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教学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如何更好的操作实际技能.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尤其是“世界制造中心”这一地位的确立,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必须深入解读行业发展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标.关于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职业,2010(2):29.

[2]周俊华.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5):220-221.

[3]陈铭,张淑会.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3):105-106.

作者简介:姓名:和文云、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年9月26日,籍贯:云南剑川学历:本科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数控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