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方法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995 浏览:143932

摘 要:近年来,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逐步建立也逐步完善着,建筑业发展速度飞快.也是由于快速的发展,建筑业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工程质量,尤其是住宅的工程质量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地提升.因此,要达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就必须有严格的对质量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把控.做好质量监管,要在施工中对整个工程进行仔细严格的质量监控,现代建筑业当中,由于有着产品特殊性,所以建筑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把握好.本文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如何改进质量,如何控制质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给出了一些解决的方式方法.

关 键 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管理;管理方法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市场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建筑体系不断创新与开拓,不少新型建筑形态呈现于世人面前.有令人惊叹的建筑地标,也有不少令人非议的建筑产物.现有不少因工程质量不过关,成为豆腐渣工程的.不同的质量管理,产生不同的建筑成果.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有诸多因素,究其原因,总结有如下几点主要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与经济成本、决策、技术有关,客观因素受制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工程质量的内容

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是指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综合特性.工程质量有以下几个需要关注的点.凡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低于5000元的称为质量问题.凡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由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包含5000元)以上的称为质量事故.可见,合理地控制工程质量,不但有利于今后的维护和保养,还可节省经济开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管理机构要严密,并由具备务实精神,有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和懂技术的人员组成精干的专业配套班子,起协调、领导作用,组织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有较强的管理、怎么写作意识,坚持高标准管理目标,以质量管理为核心,认真执行承发包合同,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建筑工程作为产品的商品属性、环境属性和文化属性的有机结合.

二、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管理,通过指挥和组织的协调活动,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就施工企业而言,质量管理是企业围绕着使工程质量能满足相关的要求,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等所有的管理活动.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就企业而言,质量管理体系,对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加以规定,令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综合在一起组成有机整体,使之为一个共同目的,为达到质量目标而互相配合,努力工作.


三、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和有效地实施质量所需的各项活动.企业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策划,并按照策划的结果组织实施;检查、分析、改进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质量管理的需要,按规范的要求,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程产品特点确定质量管理活动内容,并据此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四、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

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源自两方面,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施工方法.客观因素包括机械、材料、社会环境.

1.人员素质.

不同的管理人员,就各自的文化、技术、决策、管理能力、组织、作业、控制、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不同,产生较大的差异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管理结果.

2.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的方法包括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等.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如期按质按量完成的前提.

3.是管理水平因素.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者们逐渐探索一条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工程质量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应在共同学习,共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更新,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向系统化、科学化成熟.

4.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的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保管使用是否得当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

5.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指施工中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以及各种施工设备使用方法.机具设备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工程用机具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

6.工艺方法.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五、质量管理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市场经济经营的原则.唯有控制和管理好工程质量关,企业才能壮大发展.

2、坚持“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以用户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坚持让质量体现实在的利益.

3、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原则.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通过提高人员的管理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要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各工序的质量,促进工程质量.

4、坚持“以预防为主”的预控原则.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5、坚持“严格质量标准”的检验原则.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遵守国家的规范、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六、质量管理的方法

1、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监控每个部位、每个管理人员的情况,做到“五勤”:眼勤,多看图,多看现场;手勤,发现问题常记录;腿勤,经常到现场转;口勤,对存在的隐患情况常提醒,多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分析情况,多想措施,保证质量.对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的部位施工,现场亲自监控管理人员要及时检查,试场是否已取样,材料的计量是否准确,工人操作是否符合标准等.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设立综合性质量管理机构,各级质量管理职责明确,人员配置合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上下形成系统,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质量目标明确,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措施,特别是消除质量通病措施,定期开展质量分析,对分部、分项工程严格把关,提高一次验合格率.

2、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必要的管理项目.第一次绑扎钢筋、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等,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量配合材料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梁柱节点、悬挑结构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程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对施工队伍加强管理,组织施工队伍认真学习规范和标准,严格按规范和标准施工.认真执行承包合同,禁止已承建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倒手转包工程或以不负管理责任的任何形式分包.施工队伍上岗前应认真学习规范,超前示范,以样板引路,严格按规范和标准施工.

3、现场巡视.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检测,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如轴线、标高误差;钢筋绑扎是否有错绑、漏绑;混凝土浇筑后,蜂窝、孔洞多大等.对于影响质量的问题,以书面方式通知施工单位,以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

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政府监督职能,重点加强对建设各方主体行为、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重要使用功能部位的质量监督上.

4、质量验收.当分项、分部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会同各方单位,及时按相关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验收.对于存在的质量隐患,责令相关单位限期内整改.

严把原材料、构配件、水暖电材料关,建立健全现场施工检验标准,配备必要的计量手续,提高计量标准与检验水平.

七、质量管理的途径

1、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为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各单位互相推诿,互不负责的现象,必须建立一个主要责任人负责制,来承担工程质量的主要责任.建议这个主要责任人由建设单位担任.

2、加强审查设计单位和设计者.强化设计现场怎么写作制度,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特别是设计单位对指定的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负全责,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3、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监理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

4、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加大施工单位对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保证进入工程领域的企业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技术、管理素质.

5、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管.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度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对建筑项目实施全方位的、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八、结束语: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要切实增强做好工程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努力把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失去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