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511 浏览:17456

摘 要:参与式教学方法,结合、科学、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参与式兴趣质疑课堂实践

国际21世纪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等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遗憾的是,在目前政治课教学中,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照本宣科,一言堂、满堂灌、搞题海战术,极大地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而参与式教学正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主,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因此,尝试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结合、科学、创新的思想进行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进行参与式教学的前提

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密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得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本科目的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参与、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就要善于设计问题情境,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逗人的漫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例如,我在讲“自由与法律的关系”这一内容时,举了鱼儿和水的寓言故事,对学生来讲既浅显又通俗易懂,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增强“负责任的自由”的意识.总之,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以新颖的方式引导,就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政治课堂中去.

二、质疑是培养参与意识的核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要上好一堂政治教师课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疑问,课堂上才能巧妙地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得到的不仅是“成功”的快感,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教师教学就要善于设疑,巧于设疑,于无疑处设疑,去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激励学生质疑的具体做法有:(1)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去质疑、讨论和探索.情境材料的主要来源有:①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的现实情况;②报刊杂志上的各种事例.③广播、电视中展现的情景材料.④图书馆和Inter上的有关资料.⑤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⑥其他途径获得的资料.这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步骤,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既学会了观察生活,把生活和教材联系在一起,也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在同学们观察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可安排学生自己编排小品、讲故事、演讲、相声等活动,把生活与课堂融为一体,既有利于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又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教师要积极参与讨论,变单一角色为多重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指导思想已经从师道尊严、重学轻导中完全解放出来,树立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认识到教师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创新.使学生在、平等、和谐、自由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变灌输式为启发式、讨论式、尝试式.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跳一跳,够得着,学生可望又可及,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4)在实施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

三、课堂实践是提高参与能力的关键

课堂是学生心灵碰撞的地方,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激发兴趣,设疑、质疑、解疑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构建师生平等、交互的关系.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身素质就难以提高.在参与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权威的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对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去琢磨、探索,再上讲台当小老师把它讲出来,与学生平等地共同学习、合作、探究,一起在课堂中“成长”.

2.活动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教师要想方设法倡导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充分利用生活中原本的环境以及人生哲理,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开放.让学生们既要勇于实践,又要善于实践.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让所有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是学生学习的解惑者、导向者、设计者、帮助者、主动的学习者和学习探究者.要能根据活动内容、学生生活、教学情境、其他知识等设计开放性、发散性的问题,充分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在回答问题时,应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畅所欲言,从而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与学生共同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重视学生的平等参与.使学生体验到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学习与合作的微妙,也更容易使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采取小组学习,面对同一问题既可以唇舌战,也可以洗耳恭听;既有发表个人见解时的心情舒畅,也有自己在略逊一筹时追问、反思自己.另一方面,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的积极参与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师生之间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在贡献自己劳动成果时,又在倾听来自于小组、个体的不同声音.

另外,还可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与时政演讲,参与讨论或论辩,参与训练,参与课堂小结,甚至参与设计复习题、考试题及答案等.

总之,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因人施教,量身,应尽可能做到使各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充分挖掘、发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努力营造一个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