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汉学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翻译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575 浏览:82777

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对汉学著作的译介与研究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中外文化背景差异巨大,难免会出现翻译失误.本文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英译为例,探讨了美国著名汉学家海陶玮在译介过程中的一些欠额翻译现象,旨在说明做到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忠实,是典籍英译的关键要素.

关 键 词:汉学家古典文学海陶玮欠额翻译

中图分类号:H159&I207.23文献标识码:A

WesternSinologistsandChineseLiteratureTranslation

――EnglishtranslationofATaleofPeach-BlossomSpring

WUQi

(JiujiangUniversityJiangxiJiujiang332005)

Abstract:AncientChineseculturalclassicsarevoluminous,andsinologistsaroundtheworld,bymeansofthetranslationandcriticalstudyofChineseliterature,hemadeasignificantcontributionfortheoverseasspreadofChineseculture.Chineseandforeignculturalbackgroundsvarygreatly,sotranslationerrorswillinevitablyoccur.Thisarticle,byanalyzingTaoYuan-ming'sEnglishtranslationofATaleofPeach-BlossomSpring,exploresthe“under-translation”ofAmericanfamoussinologist,JamesRobertHightower,andaimstoillustratethatthefaithfulnessoflanguageandcultureisthekeytwoaspectsoftranslationofancientclassics.

Keywords:Sinologist;Ancientclassics;JamesRobertHightower;Under-translation

一、引言

海陶玮(JamesRobertHightower,1915-2006)是哈佛大学教授,哲学博士、美国著名汉学家,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诗歌与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学论题:概览与书目》、《中国诗歌研究》,译著主要包括韩愈的诗歌、陶渊明的诗作、周邦彦诗歌等.研究论文主要有萧统《文选序》的翻译和《〈文选〉与文体理论》,后者被认为是西方最重要的一篇《昭明文选》研究论文,他在翻译时能提供以训诂学为基础的详细注解.此外,他还译注了张衡的《定情赋》、蔡邕的《检逸赋》和董仲舒的《士不遇赋》等.华盛顿大学康达维教授曾高度评价海陶玮是美国汉学界的泰斗,是研究中国文学著名的权威.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以诗体形式书写,题材为叙事散文,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告别桃源和再访桃源”的离奇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自给自足、恬静和平,怡然自乐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与政治理想.文章语言生动简练、质朴隽永,写景明丽如画、构思精巧,虚实描写有机结合,令人神往、余意无穷.

我们知道,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的折射,每种语言都有大量特定的文化词,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里面的文化词汇可谓比比皆是.由于英汉文化渊源不同,翻译中经常出现“语义空缺”,翻译文化负载词汇常常会造成文化信息的“欠额”甚或丢失.因此,西方汉学家在翻译中国的文化典籍和作品当中,“欠额翻译”也就在所难免.本文将以海陶玮英译《桃花源记》为例,具体探讨一下文中有关词汇翻译的“欠额”现象.

二、“欠额翻译”概述

美国著名翻译家奈达曾指出:“任何一种翻译都会有所‘丢失’,应当设法将其降低到最低程度.”英国学者彼得纽马克在《翻译的路径》一书中已提到“under-translation”(欠额翻译),指译语的词义内涵小于原语词义内涵的现象,或者指译文没有完全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风格或感彩.1976年他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一文中分析“意义走失”现象时,认为翻译中的“意义走失”最主要由“超额翻译”(“过于细化”)和“欠额翻译”(“过于泛化”)造成,其根源既有客观的语言差异,又有主观的个人因素.后来,他又谈到,“交际翻译”是一种“欠额翻译”,因为它倾向于翻译的流畅、简单、清晰、直接,且针对某一特定的语域,即“欠额翻译”会较多使用通用词汇.

我国学者乐金声(1999)将“欠额翻译”解释为:“是译者无视译文的理解性与可读性,或过高地估计译语读者的知识,以至于译文读者在译语中得不到理解原文意思所必需的信息,因为原语信息被忽视或被打了不应有的折扣.不可否认,“欠额翻译”容易引起原语的民族色彩、形象性、联想意义等方面的损失.所以,探讨如何减少和避免这些损失,最大程度保持原语文化的独特魅力,使译文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力求让译语文化下的读者正确理解译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海陶玮在《桃花源记》中的欠额翻译分析

1.英译题目方面

海陶玮以ThePeachBlossomSpring为题英译了全文.原文《桃花源记》是一篇叙事散文,“记”是一种文体,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一个道理.海陶玮显然忽略了“记”的翻译,有碍于译语读者直接理解必要的信息,“打了不应有的折扣”,是“欠额翻译”,所以,“记”译成tale还是比较合适的,即译成“ATaleofPeachBlossomSpring”更为妥当.2.“不足”的翻译

原文有一句描述“渔人”要告辞离去时的“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海陶玮的译文是:Ashewasabouttogoaway,thepeoplesaid,“There’s'noneedtomentionourexistencetooutsiders.”其中的“不足”的英译是“There’s'noneed”(没有必要、不必),也是一种欠额翻译.现分析如下: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以及陶学研究的各式文本里,“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中的“不足”常被解释为“不值得、不必”,这其实是一种不恰当的注释.有专家认为:这不符合原文桃源人所表达的意思,解释为“不可,不能”才更加切合原文语境.首先,就《桃花源记》的内容来看,桃花源里的人们自从其“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以来,他们在五百年后一直过着自由平等的理想生活,不愿让这种与外世隔绝的独立性被破坏,所以,在送出渔人时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话包含着所有桃花源人的心声,五百年的宁静生活更不想被外人一朝打破:(千万)不要告诉外面的人啊!其次,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文献中找到证据.如《苟子正论》:“浅不足以测深,愚不足以谋知.”唐韩愈《论佛骨表》:“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梅尧臣《桃花源诗》中有“俗骨思归一相送,慎勿与世言云霞”句.由此可以看出,“不足为外人也”中“不足”意应与“勿”同,故应解释为“不可,不能”.最后,“不足”在古汉语中一直都有“不可,不能”之意.这种意义的“不足”还出现在陶渊明的另外一些诗文中,如《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荣木》序:“四十无闻,斯不足畏.”所以,不论是从陶文的内容,还是从仿陶之作,以及“不足”的义项来看,“不足”应解释为“不可,不能”更为准确,也只有这种强烈的祈使语气才能够表达出桃花源里的人想要维护他们“与外人间隔”的田园生活.所以,“不足”的英译“There’s'noneed”应该译为“Youmust/cannot”更符合这里的语境.

3.关于“外人“的翻译

《桃花源记》共出现三次“外人”这一词语,分别是“悉如外人”中的“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中的“外人”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海陶玮对这三个“外人”的翻译分别是:“ordinarypeople”、“out-sideworld”、“outsiders”.后两者没有问题,但前者“ordinarypeople”的词义内涵小于原语词义内涵,没有完全传达出原文的信息、风格和感彩.先分析如下:

后两处“外人”出现在桃源中人“自云”和“此中人语云”的语脉中,是桃源人眼中之“外人”,其义为桃源外面的人.马歌东(2007)认为问题在于对第一处“外人”即“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的解读,此处的“外人”出现在叙述武陵渔人探访桃源的语脉之中,是渔人眼中之“外人”,而非桃源人眼中之外人.桃源人自从秦朝始与世隔绝500余年,其男女穿着,必不会随着汉、魏、晋各代变化而变化.当渔人进入封闭已久的桃源时,对桃源人的衣著感到奇异应很自然.“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不应指“桃源外面的人”,而是泛指武陵渔人所不熟悉的、异域的、异族的人,即此处的“外人”应是“外国人”或“方外之人、尘外之人”的简称.因为我国至晋时,与四方各国交往已相当频繁,《晋书四夷传》记载,其时“凡四夷人贡者,有二十三国.”有关专家学者经过考证,普遍认为桃源中人的衣著不可能与五百年后的晋人服饰相同.可以说,外国服饰与中国有异,在晋时已属常识.另外,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诗》等其它作品中都能找到一些线索间接证明桃花源内外的人们衣着之异;再从陶公对桃花源的憧憬来分析,桃花源内外人们衣着也不同.所以,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见到与外界隔绝数百年之久的桃源人的衣著样式,顿生“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感实属自然.此处“外人”虽不能确指哪国之人,但表达出的奇异之感与原文语境却极其吻合.因此.笔者认为,“悉如外人”中的“外人”应译为“thepeopleofforeignlands/aliennations”.

4.同义复合词的翻译

同义复合词或同义连用词是汉语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古汉语中较多见.《桃花源记》有两处颇有争议的同义复合词:“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衣着”和“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闻讯”.海陶玮对这两个词语的翻译分别是“theclothestheywore”和“payhimisit”.笔者认为,与原语信息相比,这两种译文传达的信息“被打了不应有的折扣”,甚至说完全忽视了原文所包含的特有信息.下面是具体分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历来释义较多,谭定德(2009)对各种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问题出在如何理解“衣着”上,而“衣着”应该是动词或动词的同义连用,并从句法结构层面解释“男女衣着”是一个与“其中往来种作”相对应的主谓结构,“衣着”与“种作”相应,都是动作或动词同义连用,这两个主谓结构组成一个联合结构,作后面“如”的主语,而如果把“男女衣着”理解成偏正结构,则“衣着”就成了名词的“衣裳服饰”,“这样此句的主语就是一个省略主语的主谓结构(其中往来种作)和一个偏正结构(男女衣着)组成的联合结构,语法结构显得十分混乱”.所以,这一句不妨翻译为“Menandwomen,tillinginthefieldsandwearingtheirclothing,alllookedlikethepeopleofforeignlands.”

同样,“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闻讯”也是同义连用.“讯”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意义是“消息”“信息”.而此处的“讯”常被注释为“消息”,这样“问讯”就成了“询问消息”.田美(2005)认为“问讯”一词为同义连用,意为“打听、询问”.张相平(2007)对“讯”一词的源流作了一番考释梳理,先后考证了“审问“为“讯”的本义,以及后来“讯”由“审问”义引申出“责问”、“询问”和“消息”等一系列意义,直到秦汉时期在“询问”义上与“问”连文构成同义复合词“问讯”一词.因此,《桃花源记》“咸来问讯”中的“讯”为“询问”义,“问讯”一词在魏晋时期有“询问”和“问候”两个意义,后者由前者引申而来,但从《桃花源记》的语境来看,村中从未有外人来过,从心理上来说村人对渔人的到来应该是好奇的,所以都跑来询问,故有下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说,因此,《桃花源记》中的“问讯”应为同义复合词,表“询问”之义,才与文本情景相符.海陶玮将其译成静态的“payhimisit”,与原文的信息和色彩都较欠缺,相去较远,不妨翻译为动态的“inquireofhim”可以较好补偿这里的语境信息.

四、结语

古典文学作品英译的语言和文化的忠实是个难题,翻译过程也比较复杂,我们不妨遵循“理解(古汉语)―转换(成现代汉语)―表达(成外语)”这一过程来操作,而“转换”期间很难避免对原文信息的误解或丢失,从而使原文面临二度损失的境地.当然,做到很好的理解也不易,国外汉学家的翻译在这一方面会多一些困难,大多只是参照了某些文本和注释,考究的工作一般力不从心.不过,汉学家们的翻译总体上是以“交际翻译”为取向的,“欠额翻译”就在所难免,“交际翻译”在海外的传播和西方读者接受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为,古典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化积淀很深厚的宝库,即使对于一般的中国译者和读者也未必事事洞察的一清二楚.所以,要想译好古代文化典籍,需要译者具有良好的古汉语知识基础以及现代汉语表达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转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留汉语的民族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