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516 浏览:107195

【摘 要】目前,我国高中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并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应高度关注高中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剖析高中生弱势群体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高中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 键 词】高中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高中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影响了高中生弱势群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中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高中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

1.社会的原因

社会大变革所带来的竞争、挑战和社会生活的急速变迁,使当代高中生处于思想、认识、信息负荷过重状态,难以在校园和社会中准确定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容易使其陷入认知和心理的误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逐渐侵入校园,而高中生的价值理念尚未完全确立,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辨析能力不够,时刻影响、冲击着高中生的传统观念,引发了高中生价值取向、思维理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一系列改变,对社会文化、人生目标认识出现错位,如果不及时引导,将使其逐渐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陷入认知误区,形成躁动、功利、贪婪、冷漠等畸形心理,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方式.

2.家庭的原因

从家庭经济来看,农村贫困户、城市下岗失业者等特困家庭由于经济收入微薄,几乎无力负担子女的学杂费甚至生活费,其子女求学不得不承受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自卑,从而导致自我的多疑、敏感、自我压抑或自我封闭.从家庭教育方式来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其成长大包大揽,忽略了对其子女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独立意识较差,面对高中生活缺乏自主的能力,由于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巨大压力,担心父母的责骂,使学习成为沉重的负担,出现莫名的焦虑、心理失调等现象;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宠爱、纵容,放任其为所欲为,使其形成了蛮横、散漫的不良习惯.从家庭关系来看,长期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畸形发展,使他们陷入苦恼、愤怒、恐惧、失望、悲观、厌世之中,给他们的成长蒙上了一层阴影.

3.学校的原因

高校对高中生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对高中生弱势群体的危害及社会影响认识不够,配套措施欠完善;对社会变革时期高中生弱势群体的新特点和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教育手段较单一,教育方法陈旧,不注重分类教育,常常“一锅煮”,思想政治教育只堵不疏,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挫折意识等的教育和培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使一部分学生在交际、竞争、就业中信心不足.

二高中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高中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帮困扶贫体系

经济贫困是高校“弱势群体”问题的总根源,应将建立帮困扶贫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是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向政府主管教育部门申请特困生资助经费,建立资助高校特困生专项基金.二是成立“济困扶贫”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物质帮贫;建立党总支、团总支、团支部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将工作细化、具体化.三是完善“奖、贷、助、补、减”措施,建立多渠道扶助特困生的机制.四是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建立各种“爱心基金”和保险基金,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等建立“供需协定”,优先推荐特困生,等等.


2.辩证看待“弱势群体”弱中之强,树立榜样

高中生“弱势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并非其自身弱势,不应有思想包袱和自暴自弃的念头.他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掌握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有了一技之长,就有能力改变弱势地位;他们较一般高中生有战胜命运挫折取得成功的经历,心理承受能力强,有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自身、家庭、社会会有更强的责任意识.

3.加强人文关怀,进行心理辅导

注重加强对弱势高中生的情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人、理解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平等待人,这有利于帮助解决人的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培养高中生宽容豁达、勇于创新等人格品质,培养他们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校应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定期举办“高中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建立高中生弱势群体的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监督、预警,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加强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培育和塑造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和谐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促使其心理、人格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和战胜逆境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高中生弱势群体的存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人一体就可以做好的.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今天,只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正确引导,才能使高中生弱势群体顺利成长,真正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