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能读悟写,读写作流程

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675 浏览:107827

课堂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课堂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而能否正确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把教材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对学生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能力,能以读悟写,以读写作流程,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优化,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妙用习题,强化读写训练

教材中设计的练习题,教师需要花力气钻研,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内容,做到化难为易,揭示规律,总结学法,形成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正确认识学生.大多数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往往要高于表达运用的能力.但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重理解轻运用,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不到位.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真正提高.因此,我们应更加关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加强读写训练,尤其是要重视教材中读写练习题的指导和落实.我认为要提高课后练习指导的有效性,关键是提炼方法、加强指导.

(一)提炼方法

要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要正确把握教材.先要“钻进去”,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诸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学法,需要揣摩的写法.如果教学内容比较精当,可以瞄准课文的重点,训练的难点,学生的疑点,语言发展的生长点.

(二)有效指导

小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通过适当迁移、学以致用等方法加强训练,就能更加有效.

1.灵活呈现,适当迁移.语文课后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苏教版国标版的课后练习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课后练习题中,往往将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分解为若干的训练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层次感很强.有些读写练习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或不加任何指导把它布置为课外作业,结果学生束手无策;或在课堂上稍作指导,但没有落实训练,也难以达到练习设计的目的.结果许多学生的写作要么三言两语,内容空泛,语言生硬,要么不得要领,胡凑字数.面对课后读写练习,我们不能仅仅是教学生练习,也不可局限于练习本身,还要注意灵活运用读写练习在课堂上触发生成点,由此引发学生的对文本研读,对语言文字的内化.

2.集中训练,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单元练习的编排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搭建起语言实践平台,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实践材料.“处处留心”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将图和对应的词语连接起来”、“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图中的情景”、“奇妙的传播种子的方式”、“读词串画场景配诗句”、“认脸谱说性格”等,以及“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海纳百川,丰富读写内容

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但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之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文句或技法的精华,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

营造愉悦的读书氛围

大文豪鲁迅说:“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可见,多读、多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广泛阅读各类读物,并量化了各学段的阅读量,学生的书读多了,可是为什么作文还是鲜来,丰富不起来呢?阅读是作文的基础,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是建立于“读书破万卷”的基础之上.

1.营造校园读书的大环境.催人奋进的读书名言、赏心悦目的书画作品、诗情画意的校园绿化能让人走进美好的读书殿堂.在我校的墙壁上悬挂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名言,让学生沐浴书香、感受阅读的情趣.同时,我们还重视营造开放、自然的阅读氛围,创设课外阅读的有利条件,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为提高图书资料的流通率、使用率,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凭借书证借阅图书.

2.建设班级读书的小环境.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十分重要.如在班级成立图书角,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图书,并把学生自己购写的书籍进行交流,达到学生一人购写一本书能读到多本书的效果.班级布置也突出“读书”这一主题.把学生制作的读书小报、书画张贴在教室里,并设计出一个展示学生读书收获的专栏.专栏中有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有学生或老师的读书手稿.学生在这样洋溢着浓浓书香的班级文化环境中阅读着经典,收获着快乐.


指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写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观察才能把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反映出来.观察越仔细反应就越逼真、生动.在平时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到练笔就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校园里的、马路边的、家庭中的等等各种人物、各类事物,只要能引起我们注意,激发出我们的兴趣,产生了新的想法,都可以写一写.抓住一点,把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就是一片好作文.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有助于学生表达时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给孩子写的机会,激活孩子的思维,发挥孩子指尖上的智慧,使我们的课堂可以聆听到学生心灵成长的拔节声,使得他们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得丰富,思想在碰撞的过程得深邃,智慧在对话的过程得灵动,能力在训练的过程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