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性学习在初三政治教学应用的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45 浏览:18333

【摘 要】本文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分析了研究性学习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价值,它既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对如何在初三政治中应用研究性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 键 词】研究性学习初三政治教学

几年来,我在初三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落实研究性学习,采用以课内学习为主,以课外研究为辅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并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教师应以“问题解决”统领课堂,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设计过程中开展主动学习

例如初三教材第五课第二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主要讲述如何正确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完成统一大业.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做好预习工作,并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列出四个专题:

(一)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对于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和世界上有哪些不同态度?(三)怎样正确解决台湾问题?你有什么好方案?(四)我们每一个青少年能为祖国统一做哪些实事?

通过这些问题,从台湾的历史、现状、我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以及同学们的历史责任等角度,将教材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了一起.同时,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四组,各由一位同学负责,分别选取一个专题,要求大家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报纸等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原本我认为同学们或许会像完成笔头作业那样交差了事,没想到他们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以创造性的认知展示了对各个“问题”的理解.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报纸、上网搜索、图书馆借阅书刊等多种渠道,查找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进行精心筛选,在广泛摄取信息的基础上,各组同学各显神通.

第一组的同学用详尽的图片、文字资料从地理学角度、历史发展角度分析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第二组的同学则另辟蹊径,不但将岛内、外以及国际上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一一罗列分析透彻,而且通过采访同年级台湾籍学生,了解台湾同胞对台湾问题的真实看法,还联系所学过的语文课文编了课本剧:“向中国人脱帽”.第三组的同学们大胆开拓思路,不拘泥于原有政治课教学形式,组织了小小辩论赛,通过“主战、主和”的辩论,最终推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方法.第四组的同学们以情动人,从有台湾亲属的任课教师处借来了分隔多年后骨肉团聚时相拥而泣的相片作背景,配上优美的“思乡曲”,由女生朗诵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作品“乡愁”等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辅之以象、配之以声,围绕主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与深刻的思考.

二、运用时政热点透析法,创设时政热点情境,在师生、生生交互讨论中自主学习

时政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很贴近学生实际,学生也愿意接受.时政热点本身又包含了新知识、新信息和新问题,将之引入课堂,不仅对课程、学生、教师等方面会产生重要积极的作用,而且充实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弥补了教材内容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在实现时效性、实效性的背景下,在一个一个具体的时政热点情境中,强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求知的动机.

三、把握科学的质疑解答,以作业的形式落实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自觉学习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囿于书本,拘于抄抄写写,既体现不了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和人文性,更适应不了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多方面整合的教育发展趋势.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作业进行改革,鼓励学生通过科学地质疑,将所学知识学懂学透.一是鼓励学生对“课本质疑”.对课本知识和教师在讲课中涉及到的理论与观点有疑惑的地方可设问.二是鼓励学生对“热点质疑”.即鼓励学生对国内外大事、典型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质疑,而且所提之“疑”通常与课本知识或学生实际有一定的联系.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一课,我布置的作业就是引用温家宝总理在纽约会见华侨华人时的一句话“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我们坚持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同学在答题过程中,钻研教材,摆事实、讲道理,旁征博引,既提高了思辩能力,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通过多次尝试,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在初三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同样是可行的.当然,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困难.如有些学生受指挥棒的影响,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表现冷淡,这需要教师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另外教师本身教学观念的滞后,以及理论水平的欠缺,也限制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这需要教师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抓住课程改革的机遇,积极探索和尝试.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和增强,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行动,教师是无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