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的重建

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877 浏览:14108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劳动具有以人格塑造人格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自觉遵循和身体力行地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关键的核心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加强职业道德的修养,铸造完美的人格,树立为人师表的崇高信念,具有渊博知识和创新精神,才能成为德才兼备的新型教师.

一、目前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的教师队伍现状,总体是好的.但教师职业道德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主要表现有:

1、缺乏工作,缺乏全局观念.

由于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缺乏认识,部分教师工作没有热情生活懒散,在教书工作中,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某些重大问题上,部分教师的全局观念不强,团队精神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不强,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者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

2、责任感不强,精力投入减少.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受利益驱使,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个别教师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及利益至上思想严重,一切向“钱”看.对待家长、学生缺乏、平等的思想意识,随意排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变相体罚学生导致了严重的师生情感对立.

当前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再加上工作条件的限制,有的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受短期利益的驱动而热衷于第二职业,视教育为副业,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把教学和科研的精力用于市场投机及一些商业性活动中,直接影响了教育秩序和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单一,只教书不育人.

近期时间以来,中小学教师凌辱、欺压,学生的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教师的声誉因此受到影响.在教学上,无视学生个体差异,照本宣科,不在改进自身教法培养习惯和提高能力方面下功夫,而是采取简单、重复和加重学生负担的做法,不计后果.在思想观念上,只教书不育人,对课堂和校外发生的问题,一概视而不见.

4、“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育和示范作用降低.

教师要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有说明力和感染力,可以有力推动学生在道德品质的成长中由“知”向“行”转变,但是,也应该看到,还有一些教师政治觉悟与思想素质较差,缺乏完善的师德修养,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表率,常常会不自觉地给学生负面的影响.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的原因

师资队伍师德总体水平面临滑坡的危险,已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确把握师德滑坡现象,分析师德滑坡的原因,对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环境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外在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深刻影响,道德评价,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弱化了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教师的价值观日益趋向多元化,社会上盛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教师队伍.这些现象使教师思想上困惑增多,直接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从而冲击着师德建设.

2、自身素质是影响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

教师的自身素质基础和思想矛盾是其思想道德发展的主观条件和内部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教师在价值调整过程中容易使主客体产生偏离以致出现错位.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和理解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内涵和外延,没有体会教师的神圣感、光荣感、责任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艰苦奋斗的精神缺少,意志相对薄弱,政治素质存在很大缺憾,整体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文明离要求尚有距离.

3、学校环境与教师管理特殊性.

为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管理中采用了一系列的竞争机制,但规定中,过多的强化业务能力指标,而往往把个人师德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导向的偏差.现在师德要求在提高,但目前学校还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


4、教育目标功利化的误导.

教育目标功利化倾向误导部分教师的道德认知.多年来,教育被看作是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的工具,在功利化倾向导向下,往往忽视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部分教师既缺乏事业心,又缺乏人文素养和科学奉献精神.近几年各学校都在狠抓教师队伍,往往在业务上对教师要求多,也有硬指标,而职业道德方面虽有要求,但多是软指标,也没有落到实处;在具体的操作和考核上,职业道德也不过流于形式,这就势必导致教师重业务,轻道德的不断蔓延.

5、物质待遇等的影响.

就教师职业来说,与其他某些行业相比,待遇不高、责任偏重,尤其是青年教师物质待遇更是偏低,使青年教师心理失衡,面临着住房,医疗制度等改革的深入,面临岗位聘任,使青年教师考虑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较多,未能全身投入本职工作.

三、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的解决方法

1、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要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教师育人是每个教师应遵守的重要师德原则是人民教师对社会,对学生应尽的神圣职业义务.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

师德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职业的灵魂.传统文化中对于人的成长和成才,首先要求要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本身在于立德.德之于教师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教书育人,德育为师,师德为先.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教师的育人观正处于调整、重建的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出了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中小学教师的修养背离社会主义道德,而且还波及到整个教师队伍的声望和名誉,出现严重的社会影响.因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有着特殊的作用,影响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近期一些地区所出现的教师学生,对学生提出无理的要求导致学生或自残等现象,虽然这是某些教师的不良行为,但使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明显下滑,让家长和百姓忧虑.为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非常紧迫,势在必行.

3、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教师丰富的学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只能给学生以知识的修养,而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则会给学生以思想和品德的熏陶.针对当前教师现状以及师德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师德建设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加强师德建设应从以下工作入手:

(1)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法制意识;

学校要通过举办师德学习班,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各种教育法规文件,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关于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增强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水平.学校要建立鼓励教师学习激励机制,建立教师自学的监督机制,并将这项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通过学习,是教师明确依法从教的必要性,充分认识自己所处地位和自己肩负的责任,从而真正解决教师的思想到想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教师,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观、价值观,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策导向;

师德建设要依法执教为前提.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为从宏观上用法律调整教师的行为奠定了基础.因此,应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这些法律,教育他们在享受教师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教师义务,正确处理待遇和工作态度的关系.

(3)加强领导,注重师德建设;

学校要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就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在育人的作用,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党委应该有专人负责,党总支也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上,经常调查分析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教育应体现人的本质及人文精神,教育过程不应该仅仅是知识传承的过程,更应该是人类真善美精神的传扬过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铸造的是高尚而美好的灵魂,这就决定教师必须具有高伤没好的灵魂,而师德建设就是秉着这一目的进行的伟大活动.师德修养是高尚师德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外部条件只有通过这个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加强师德建设,是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