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铺就教育圆梦路

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406 浏览:69504

近年来,贵港市港北区荷城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多名教师在城区、市、自治区等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比赛中获奖:2010年11月,蒋建辉老师在广西第十一届“长城杯”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摩展示活动中,以一节形象生动、扎实的《修改图形》信息技术专项运用课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2011年,英语教师邱艳萍的课《PartBLet’stalk》在首届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电视展播大赛中获一等奖;2013年6月,荷城小学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广西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先进单位”.

荷城小学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贵港市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2000年,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口号.贵港市以此为契机,于2001年全面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该市教育局局长黄建基告诉记者:“教育信息化是我市迈向教育强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多年来,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驶进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

在贵港市港北区六八小学(以下简称六八小学),记者走进了英语教师章莉的课堂,章老师正领着学生学习英语句子.遇到新单词,章老师用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一点,就会发出这个新单词的标准读音,学生们便跟着读起来;当讲到某个新事物时,章老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课堂上,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并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氛围活跃且融洽.

章莉告诉记者:“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英语教学是个大难题.学生基础较弱,有些老师也不是专业出身,课堂教学只能进行简单的读写训练,根本不能深入,使得课堂很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2013年10月,六八小学实现了“班班通”,章莉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老师读学生跟,老师写学生抄”,除知识教学外,章莉还将德育融入教学,“课堂不仅变得方便、直观,还有深度”.

章莉的感受代表了贵港市许多农村教师的心声.如今该市的各中小学课堂,无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年近退休的老教师,几乎都在用电子白板上课,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第三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大圩三中)的数学教师梁贡贤已年近退休,在学校安装电子白板之初,心里有些抗拒,但学生“你的课没有别的老师那么好玩”的意见,使他不得不接触电子白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尝试在课堂上运用电子白板教学,很快就尝到了甜头.他说:“学生听得很认真,课堂容量很大,过去得花几节课才能讲明白的知识点,现在一节课就搞掂了.”从此他一改过去的抵触情绪,有一次学校要安排年轻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他知道后找到学校领导,积极争取到了培训的机会.

为确保全市教师都能在课堂上应用到现代化教学设备,贵港市自启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以来,市级财政共投入1300多万元,并争取到自治区和国家级项目资金1.6亿元用于该项建设.截至2010年年底,该市已有1315所中小学校接入贵港教育城域网,96%的学校实现了“校校通”.至今,该市为全市中小学配备了教学用计算机40189台,交互式电子白板6039套,城乡各中小学均配备有办公电脑,所有高中、初中、乡镇中心小学和30%的村小均配备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对于各项工作的检查验收,贵港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常召开会议部署具体工作,听取各级单位的工作反馈,并多次深入现场进行指导.该市还与相关技术单位合作,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学校对信息化设备进行维护和升级,为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提供技术保障.2012年11月,该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批电子白板技术员到桂平市各校进行技术巡检,同时对桂平市各学校的电子白板进行系统升级.贵港市教育局装备办主任宁锋说:“我们为电子白板系统增加了更多实用的功能,这样老师用起来会更方便、舒心.”

要实现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的应用技能是关键.多年来,贵港市十分重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每年划拨本级财政资金20万元,以集中培训、专题培训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对技术人员、学科骨干教师和校长进行培训.该市还启动了“信息技术支教”项目,成立了一个由100多名一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讲师团”,深入各乡镇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化资源应用全员培训”,帮助远山区学校提高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现在,该市教师人人“会电脑、懂网络”,实现了信息技术全覆盖,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时代.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易杰芬过去不会使用电子白板,这让她的教学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如今已能驾轻就熟地使用电子白板.她说:“现在上课轻松方便,学生很喜欢.”

经过贵港市各级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该市铺就了一张覆盖全市学校的“信息网”,教育教学工作驶进了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如今,使用信息化设备教学在该市的学校中已成为常态,正如梁贡贤老师所说:“现在不会用电子白板上课是会被学生笑话的.”学校的日常管理模式也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逐渐改变.桂平市蒙圩镇中心小学校长杨杰斌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方便快捷,而且条理清晰.我们还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校本资源库,教师随时可以到资源库查找教学资源.老师还自发建了群,教学中碰到什么问题,就在群里摆出来,大家积极讨论,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六八小学的电子备课室里坐满了正在备课的教师,有的“孤军奋战”,有的围在电脑前讨论着课堂如何设计才能更吸引学生.三年级语文教师姜达君是这方面的高手,此时,她正在制作第二天上课用的课件.她告诉记者:“明天上的是《赤壁》一课,我特别喜欢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所以明天我就用电影《赤壁》的预告片引入教学.”说到利用网络进行备课,她滔滔不绝:“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各类资料应有尽有.比如,我在课上讲到‘钺’,学生就问我‘钺’是什么,如果在过去我只能告诉他们是一种兵器.现在,我可以通过网络搜索‘钺’的图片和相关知识,学生不仅能形象地认识‘钺’,还开阔了视野,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课后,我还会搜索名家的教学视频进行模仿学习,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贵港市教育城域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黄建基局长说:“我们要把贵港市教育城域网建设成资源共享、政务公开的信息化综合怎么写作平台,建成覆盖全市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新体系,为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助力.”早在2003年6月,该市就投入50万元建成了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开通了贵港市教育城域网,城域网包括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教育办公自动化、学校装备管理、数字图书、视频会议、名师课堂、智能题库等应用平台.该市每年还从教育费附加中投入100万元,用于怎么写作器、网络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添加,每年财政还专门拨款30万元用于城域网各种设备的维护.如今,该城域网容量已达到3500多G,基本满足了全市教师各方面的需求.今后,该市还将在不断扩充容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网站信息的质量.

该市一位数学教师告诉记者:“我很喜欢城域网上‘名师课堂’板块.前不久,我观看了港南区桥圩中心校梁露老师的教学视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引入教学的技巧.”据了解,“名师课堂”是贵港市教育城域网2012年新开设的栏目.宁锋主任说:“其实本土也有许多好老师,与其多花钱到外面请老师来授课,不如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所以,我们建立了‘名师课堂’演播室,组织各校的优秀教师上示范课,并传到城域网上,供全市教师观看学习.”

2012-2013年,贵港市投入了90多万元分别建成了荷城初中、荷城小学两个精品课堂录播教室和网络电视点播系统,目前已收录了本地名师250多节优质课和国内名师1000个课时的实况课及专题讲座.按照该市教育局的规划,今后,“名师课堂”的学段范围将覆盖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的主要学科,除新课教学外,还有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处理办法、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类等辅导性讲座.

教育城域网的建成、丰富和完善,促进了信息技术在贵港市学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使各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城域网的建设还推动了该市教育系统办公模式的改变.桂平市白沙镇中心小学校长梁世伟说:“以前我们是通过纸质了解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文件先是由市局送到县局,县局转发到乡镇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再转发到边远学校的手上,不少文件送到后都已经过期了.现在办公网络化了,市局通过网络发文到我们学校,我们马上接收,然后及时安排执行并反馈回去,时间一般用不了一天,办公效率非常高.”2012年,该市教育局还实行了网上公文流转,从公文的拟稿、审稿、审核、签发、排版、盖章、发文到签收、拟办、批办、、办结、存档等,都在网上进行,整个过程不用一张纸.贵港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何兆辉告诉记者,自从实现无纸化办公之后,教育局一年大概可节省办公纸张5吨左右,全市教育系统可节省纸张100多吨,真正实现了绿化办公.

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如今,教育信息化在贵港市呈现出新的风貌.该市各学校积极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常规管理等工作,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从2009年开始,每天下午6:30-7:00,大圩三中都会利用各班的多媒体设备统一播放校园新闻、国内外新闻、学科知识等视频,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观看.另外,多媒体设备还是该校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媒介.每隔两个月,该校都会播放德育主题片和励志电影.该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部以卓君为原型的微电影《田埂上的梦》,电影里的少年遇到了很多苦难,但他没有气馁,总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梦想.他的这种精神让我很感动,我也要像他那样,以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克服,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2005年,在贵港市教育局的直接关怀和支持下,大圩三中正式实施国家“农远工程”,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征程,逐渐安装配齐了办公电脑等信息化设备,并联接了校园宽带.现在,该校已拥有80多台办公电脑,建成了一个有10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基本满足了教师的需求.该校的阅览室也进行了信息化改造,40多台电脑为学生展示着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2013年秋季学期,该校还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全员参加了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一所信息化学校已初步建成.

而在贵港市江南中学(以下简称江南中学),信息化设备则用在推进学校常规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江南中学是该市较早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学校,早在2003年,该校就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教学,2007年每个班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2012年10月,该校被教育部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因此,信息技术在该校各项工作中的应用已十分成熟.校长姜耀宇告诉记者:“市里很重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支持.现在,我校已经自主研发出了校本信息管理系统,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变得井然有序、方便快捷.”

江南中学科研处主任潘善圣向记者展示了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他随机输入一个学生的名字进行搜索,该生的入校时间、所在班级、在校表现、有无处分记录、有无奖励、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信息马上就详细、清楚地显示了出来.他说:“鼠标点几下就能轻松查询学生和老师的详细资料,大大方便了学校对师生的管理,也方便了班主任和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家长也可以在网络上查看孩子的信息.一位受访家长告诉记者:“家里有电脑,我可以随时上网查看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及时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学校的这项工作做得非常好.”潘善圣还告诉记者,以前学校举办活动是最让教师头痛的,节目安排表的制作、分数统计和排名等大量工作都是“纯手工”,非常辛苦.现在不一样了,各班级以电子表格的形式上报参赛人数和具体参赛项目,相关负责人只需复制粘贴,将信息录入系统,系统会自动生成节目安排表,分数统计和排名也是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一步,江南中学还将和相关的技术公司合作,在校门和宿舍出入处安装电子打卡设备,学生出入都需要打卡,学生信息会及时反馈给学校、班主任和家长.姜耀宇校长兴奋地说:“那时,学生进出学校或宿舍都要打卡,然后家长就会收到短信,他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更加放心了.”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贵港市给了各个学校很大的自主权.宁锋主任介绍说,除了教育办公方面的应用有统一要求外,市里对各学校具体如何运用信息化设备不作硬性规定,只要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有利,都会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如今,贵港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就会说:“有问题?上贵港教育城域网!”而课堂的新变,也让该市的学生踏上了更宽广的成长之路.谈及未来的发展,黄建基局长说:“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各种资源、设备更新迅速.今后,我们会在做好信息化设备的维护更新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式,把我市的教育事业做大做强.”

(责编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