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生活化策略

更新时间:2024-02-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921 浏览:43067

摘 要:生活中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文章研究了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碰撞点,对利用农村自然、文化资源、农村地方特色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收集“农”语,采访农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小学语文;生活;文化资源;实践

1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碰撞点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反映了农村生活,都能和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共鸣.若把两者相结合,孩子们不仅学得开心,而且易于接受.如学习《猫》一文,老舍笔下小猫的淘气、可爱令人哭笑不得,玩线球、抓着花枝荡秋千、扑到主人稿纸上留下脚印等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村的家庭中几乎都养有家禽家畜,是孩子们的玩伴,他们之问也肯定发生过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儿.我们便可趁热打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文本的共同点,进行说话与写作训练.一说到自己熟悉的小狗、小猫、小鸡、小鸭等,孩子们便来劲了,有说不完的趣事.这时,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家的小动物的趣事儿写出来,就变成了一篇篇生动有趣、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再如蚕宝宝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教师结合当地实践利用农家养蚕这一资源,再拓展阅读《蚕姑娘》一文就会得心应手.

2利用农村自然、文化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等.农村学校乡土资源丰富,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如端午赛龙舟,中秋舞龙,春节醒狮等.更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如华中工委纪念馆等.射阳是农村地区,种养业发达,每镇各有特色.根据以上资源,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小洋河环境调查,举办家乡特产新闻发布会,讲英雄故事,采访家乡种养能手等等,使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获取信息,学习语文.


3利用农村地方特色,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3.1体验“农”活

根据语文活动课本身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原则,结合农村特点,围绕种植、养鱼方面做文章,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如:我校开辟了校外活动基地.聘请了有经验的农民,让他们与自然、科技老师一起辅导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定期给作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病虫害;到养殖场给鱼儿喂食,清扫场地,学生从基地采集样本利用显微镜观察鱼、蔬菜的病虫害情况,然后上图书馆、镇农科站等收集资料,对症下药,成功地预防了病虫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做许多“农”活,体验了劳动的艰辛.

3.2收集“农”语

农民群众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寓义深刻的.谚语、歇后语、成语在劳动中被广泛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虚心地向自已的长辈学习,收集这些生动的语言.例如:百花生日晴,桃梅李果吃不尽:种田三件宝:猪囤,河泥,红花草.苗中有杂草,犹如毒蛇咬.麦沟开得好,增产就牢靠.随之我们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内化吸收运用到习作中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的习作也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昧.

3.3采访“农”民

我校与《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联合成立了小记者团,这为语文活动课提供了非常好的一种组织形式.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乡镇的地方特色,体会农民的酸甜苦辣,我们组织学生去乡镇的大棚蔬菜基地开展采访活动.采访前,语文教师认真组织辅导,在逐项辅导的基础上进行模拟采访;而且还对采访对象进行侧面调查,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帮助小记者们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一次次成功的采访,使小记者的能力不断提高,从摄影、提问、作笔记、回来处理信息,整理成文,做得有模有样,还学会了与人相处共同合作,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广大农村教师而言,的确是个崭新的课题,但只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做开发农村语文教学资源的有心人,就一定能闯出符合农村特色的语文教学新天地.如:我校开辟了“种植同”、“养殖场”,还与菜农联系,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聘请了有经验的农民,让他们与自然、科技老师一起辅导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到植物园定期给作物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病虫害;到养殖场给鱼儿喂食,清扫场地,学生从基地采集样本利用显微镜观察鱼、蔬菜的病虫害情况,然后上图书馆、镇农科站等收集资料,对症下药,成功地预防了病虫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做许多“农”活,体验了劳动的艰辛.我们还及时组织学生撰写有关小论文,《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鱼病防治的观测研究》等,学生小论文写得很有质量,受到了广泛好评.

4收集“农”语

农民群众的语言是生动活泼、寓义深刻的.谚语、歇后语、成语在劳动中被广泛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虚心地向自已的长辈学习,收集这些生动的语言.例如:

[歇后语]

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箩里盛笆斗――稳笃定

成菜拌豆腐――有盐(言)在先

绣花枕头――一肚草

铁匠做官――只讲打

[谚语]

百花生日晴,桃梅李果吃不尽:

种田三件宝:猪囤,河泥,红花草.

苗中有杂草,犹如毒蛇咬

稻上场,麦进仓,黄豆挑在肩头上.

麦沟开得好,增产就牢靠:

随之我们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内化吸收运用到习作中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使学生的习作也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昧.

5采访“农”民

本校二、三年级以上都成立了小记者团,这为语文活动课提供了非常好的一种组织形式.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乡镇的地方特色,体会农民的酸甜苦辣,我们组织学生去乡镇的大棚蔬菜基地开展采访活动.采访前,语文教师认真组织辅导,在逐项辅导的基础上进行模拟采访;而且还对采访对象进行侧面调查,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帮助小记者们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一次次成功的采访,使小记者的能力不断提高,从摄影、提问、作笔记、回来处理信息,整理成文,做得有模有样,还学会了与人相处共同合作,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广大农村教师而言,的确是个崭新的课题,只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做开发农村语文教学资源的有心人,就一定能闯出符合农村特色的语文教学新天地.

(责任编辑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