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娥:一名医生的人文修养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174 浏览:57086

剖宫产是在难产时挽救产妇生命的一种手段,我们现在滥用了,需要法律来规范.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句话,非常赞同,说,现在滥用剖宫产术,在下一代看来,副作用不亚于今天我们看到的环境污染.确实,剖宫产术隐藏着很多潜在危害,说得严重点,甚至会影响整个下一代的身体素质.

“医生的诚信对于社会就像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医生是难成大事的,永远也不会成为大医生的等工作中,医生的人文修养还表现在语言上.语言就是力量,说话要得体.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吓唬患者.人在生病的时候心灵是很脆弱的,就像是秋天的树叶,任何一阵微小的风,就会引起树叶的凋零.”

这段颇具文采和哲理的话,出自王悦娥在2011年写的一篇博文《一个医生的人文修养》.

王悦娥是青岛坤如玛丽妇产医院产科主任,虽然已有65岁,但心态还十分年轻,思维新颖敏捷,言谈幽默直率,爱看评论,喜欢剪报,看上去至少年轻15岁.

王悦娥退休前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做了20年妇产科主任,连年被评为优秀科主任,是潍坊市医院名医.她在任期间,潍坊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没有出现一例非正常死亡.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生越老越是宝.如今,王悦娥早已成为网络名人,她的微博有近10万个粉丝,博客的浏览量接近20万次.

对于退休后在青岛坤如玛丽妇产医院“再就业”,王悦娥很享受自己毕生经验被病人和产妇需要的感觉,对她来说,医生,不仅是一个职业,一个饭碗,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颗爱心.工作着,就是一种乐趣.


医生需要提高人文修养,给病人负责任的诊断

话题:听说您的博客已经写了6万多字,很了不起.平时您工作那么忙,仍然坚持写博文的动力是什么?

王悦娥:“用散文笔记的写法,轻松地阐述沉重、艰涩的科学命题和复杂的操作过程.”这是我国著名的妇科专家郎景和的一句话,我很喜欢.我喜欢读这位大师撰写的《妇科手术笔记》,这本书的文笔非常美,而且富有哲理.我希望能像郎景和那样,用散文或者科普的形式,把自己40多年来印象深刻的临床事例、临床经验记录下来.毕竟,纯理论性的东西普通读者看不懂,也不爱看,而用科普形式表现出来就能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总以为,像我们这样工作了很多年,拥有这么多年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或者教授们,任务就不只是为人看病了,“小医治病,中医治人,大医治国”,我们虽然还达不到大医的层次,但作为一个全面的医生,应该能够写出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现在中国写科普的医生还是比较少,需要我们这些人去做这样的事.

因为有很多现成的案例作为素材,写起来并不是非常困难.我主要通过个案分析,写自己的感想,提醒孕妇应注意什么,让她们懂得妇产科,这样可以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也可以给年轻医生提供借鉴.

写博文时,我尽量把题目取得比较新颖一些,比如“夜半铃声”、“牛氏‘变胎’记”等,比较吸引眼球.不谦虚地说,我除了愿意写东西之外,给孕妇讲课也是强项.在山东医学院当教授授课期间,我连年被评为先进老师,学生们都很喜欢听我讲课,上课时他们只顾了听我讲,甚至顾不上记笔记.这都是我的爱好,所以有人说我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多元化的医生,不仅仅会为病人看病.我年轻时很喜欢文学,虽然考了医,但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自然科学,郎景和曾经说过,医生做完一台手术,就像一个画家画完一幅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医生也是艺术家.

话题:看您的博文里有一篇谈医生的人文修养问题,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医生只要看好病就行了,人文修养对他们来说有那么重要吗?

王悦娥: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人文修养对医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愈来愈重要.

我给你讲个十几年以前的病例吧.

当时,有一位孕妇在当地县医院足月待产,胎心监护发现胎心率只有每分钟七八十次.医生认为孕妇必须做剖宫产术,否则胎儿很可能窒息或者死亡.孕妇的丈夫询问医生:如果马上剖宫产,能否保证孩子安全?答日:那也不一定,因为剖宫产的并发症也很多,如新生儿湿肺、窒息、先天性畸形等.医生冷漠且模棱两可的话,让孕妇及家属的心几乎冷到了冰点.随后医患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后来孕妇转院至潍坊市人民医院,家属找到我,希望孕妇能够顺产.我给孕妇做了胎心监护,发现胎心率是正常的,由此判断之前胎心监护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体位原因导致出现了检测阳性.于是我告诉家属,顺产问题不大,孕妇可以待产.但我也不敢放松警惕,经过近8个小时的严密监测,孕妇顺利分娩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婴,评10分.一家人喜极而泣.孕妇的丈夫感激地握住我的手说:

“你和别的医生不一样,不但医术高明,而且说话有底气,让我们感到踏实放心.希望所有的医生能像你们这样‘会说话’.”

十几年来,我经常回忆起这个病例,回想起病人家属的话.从那时起,我就深刻意识到,医生在提高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同时,更需要提高人文修养,而修养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爱自己,也要爱别人.医生需要有一颗善心,同情病人,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得体的语言与病人交流.也就是病人家属说的“会说话”.当然,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

话题:胎心率每分钟七八十次是不是真的很危险?

王悦娥:从理论上说,胎儿正常的心率是在120次/分~160次/分之间,胎心率每分钟七八十次确实很危险,但在实际工作中,医生仍然需要仔细观察,不应草率下结论.这体现了医生的责任心.

我再给你讲个例子.我一位朋友的女儿在加拿大生孩子,胎心率曾一度降低到每分钟七八十次,但加拿大的医生却一点也不紧张,摆摆手说“Don’Iworry,nothing.(不要担心,没问题)”然后让孕妇改变一下体位,给孕妇吸氧,然后保持监测.后来朋友的女儿分娩下一个健康女婴,评10分,婴儿并没有窒息迹象.对于医生来说,观察产妇产程非常重要,这可能需要七八个小时,甚至IO多个小时,费时费力,但体现的是对病人的负责.一出现胎心不好,或者只要出一点问题,医生不去仔细观察是什么原因,就吓唬病人,把1%的风险扩大到50%,这固然是医生保护自己的一种策略,但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仅是个饭碗,用来挣钱、养家糊口,而更多的是一份对健康和生命的责任.要想做一名好医生,就必须对病人负责任.

当然,国内医生之所以这样做,医患关系紧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加拿大的医生为什么敢说不用担心?国内医生为什么不敢?为什么遇事总是推卸责任?为什么有一点问题就要剖宫产?医患关系紧张也是原因.

话题:从医30多年,您肯定遇到太多病例,太多故事,每个个体可能都是不同的.您可以再举几个例子吗?

王悦娥:前些日子,有个青岛开发区的孕妇来找我看病.她怀孕已有七八个月了,但胎儿有轻微脑积水.此前她去过好多医院就诊,没有一个医生给她一个准确的答复.有的说这个孩子不能留,生下来有可能是痴呆.也有的说没大有问题,要仔细观察.孕妇心里很害怕,晚上睡不着觉.我检查后告诉她,胎儿只有第四脑室有轻微扩张,但在正常值之内.胎儿的这种情况一般是生理性问题,问题不大,孩子不会因此弱智痴呆,建议保留.病人听了非常感激和宽慰说,我走了好几家医院,终于听到一个准确的答复.后来病人坚持要来玛丽医院生孩子.孩子生下来后一切正常,现在已经16个月了,非常健康聪明.

这样的病例还有很多.有一个孕妇,要到香港去生孩子.但检查结果显示,胎儿两个脑室都有点扩张.这个孕妇也是到处去看医生,也没有得到准确答复.到了玛丽妇产医院之后,我告诉她,问题不大,这种轻微扩张会随着脑内导水管系统的发育完善而逐渐消失.后来她去香港待产,专门打来,很兴奋地告诉我说,“王主任,香港医生和您说的一样,说没事.”

还有一个朋友的女儿,怀孕期间不慎吃了短效避孕药毓婷,大部分医生都建议她去流产.后来找到我,我问清楚情况,认为问题不大,因为此前已经有过报道,这种避孕药(短期)不是必须要流产的指征.于是建议朋友的女儿保留胎儿.后来,孩子出生后一切正常,很聪明.朋友的女儿高兴地说,“王主任,我就是您的忠实粉丝.”

其实病人的心理很简单:就是希望得到真实的诊断结果,这个病到底有多大风险.但有些医生掌握不好病人的心理,人为地夸大风险,搞得病人很紧张.在工作中,我不太愿意说模棱两可的话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如果认为没有大问题,我一般会说“问题不大”,或者“没问题”.

将来产科发展的趋向是:哪个医院顺产率高,哪个医院就能占据主导

话题:您刚才提到剖宫产的问题,现在中国是世界上剖宫产率最高的国家,总剖宫产率为46.2%,相当于两个孕妇中就有一个人采取剖宫产.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悦娥:我1970年从山东医学院毕业后,就来到潍坊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那时,中国剖宫产率只有5%左右.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剖宫产率迅速上升.2010年初,世界卫生组织在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上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剖宫产率高达46.2%.也就是说,中国剖宫产率30年飙升了9倍.现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很多地方高达百分之六七十,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15%的上限.

这种现象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如今年轻医生剖宫产手术做得很好,但自然分娩能力越来越弱了.剖宫产术省事啊,半个小时解决问题.但那叫“开刀匠”,成不了一个好的妇产科医生.就像画画,有些人只能成为画匠,成不了画师.

我主张顺产.在门诊上,我摸摸孩子不大,量量骨盆也可以,都建议孕妇顺产.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顺产,我给孕妇讲课时,百分之十的孕妇都愿意顺产.但住院以后,因为一些社会因素以及一些医生的不正确导向,造成很多产妇改选剖宫产.

有一次,有一个孕妇宫口已经开全了,发现胎心不好,医生一定要给做剖宫产.我过去之后,发现胎头已经下来了,就否定了剖宫产.通过助产、会阴侧切,不到半个小时孩子就生下来了.

也就是说,很多剖宫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按照国际标准,应该85%的孕妇都顺产才对.现在剖宫产率这么高,真的不正常.我经常说一句话:“将来产科发展的趋向,就是哪个医院顺产率高,哪个医院就能够占据主导地位,威信就高.”

话题:现在很多人会建议朋友:不要去某某医院啊,去了就给你剖宫产:也不要去找某某医生啊,他只会做剖宫产手术.

王悦娥:是啊.剖宫产是在难产时挽救产妇生命的一种手段,我们现在滥用了,需要法律来规范.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句话,非常赞同,说,现在滥用剖宫产术,在下一代看来,副作用不亚于今天我们看到的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已经提到了这个高度上.确实,剖宫产术隐藏着很多潜在危害,说得严重点,甚至会影响整个下一代的身体素质.

在剖宫产指征方面,国外很多国家掌握得比较严格.德国上世纪90年代剖宫产率也曾达到40%,后来降下来了.日本、新加坡剖宫产率都比较低,美国则不超过30%.每当剖宫产率升高,美国妇女会游行,产科医生不负责任.国外出现医疗事故,有保险公司负责,谁的责任谁来承担,一般不会出现医患冲突.

我国台湾地区的剖宫产率也很高,50%左右.我听一位台湾医院院长说过这样的理念:剖宫产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手术,产妇愿意,我们能避免风险,又能得到实惠,为什么不做呢?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话题:有朋友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能够顺产吗?风险大吗?

王悦娥:有子宫破裂的风险.我曾有个VIP客户,第一胎剖宫产,第二胎想顺产.当时,当班医生一看是疤痕子宫,就准备剖宫产.孕妇打给我,我一进门就说“且慢,等我看看.”当时,宫口已经开全,我摸摸孩子也就6斤左右,于是决定顺产.等了半个多小时,就生下来了,孩子五斤八两,经过检查,子宫也没有破裂.应该说很成功.其实,在美国,第一胎剖宫产的孕妇,如果第二胎时不存在剖宫产指证,都可以尝试顺产,但需要认真观察.当然,也有子宫破裂的,但他们的抢救措施非常到位,一发现试产失败,可以马上实施剖宫产术.所以美国第二胎试产率很高.现在,国内有些医院也这样做,比如北京朝阳医院,已经推出第一次剖宫产的,第二次想顺产都可以试产.

话题:与之前在甲等公立综合医院相比,您在民营医院感觉有何不同?

王悦娥:2006年5月,玛丽妇产医院刚建院的时候,我就过来了.玛丽妇产医院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宽广的平台,可以充分展现我的才华,我非常喜欢这份事业.很多人觉得我这么大年纪应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但我不这样认为,有很多病人需要我的知识和医疗经验,我觉得工作是一种乐趣.郎景和曾经说过,医生最高兴的三件事是:第一,把病人的病治好,病人投来感激的目光;第二,做完一台漂亮的手术,就像一个画家完成一幅作品,自己也很欢喜;第三,每天享受到病人的尊重,从病人感谢的眼光和话语中感受到生命的美丽,这种感受是别人体会不到的.

民营医院肯定与公立医院不同.首先,在公立医院,等级分明,很多工作需要科主任推着院长往前走,比如想上项目或者做课题,就要向院长写申请,很长时间不给答复也很正常.在民营医院,科主任却可以起主导作用.比如我提出建议,院长认为合理,马上就能去办,用不着审批.

此外,两者抗风险的能力不同.公立医院像是一艘航母,是当地最好的医院,有着最好的技术,疑难杂症病人都敢留下.而民营医院却像大海上的小帆板,一个浪头就可能砸翻它.作为学科带头人,责任就很不一样.如果来了一个危症病人,留还是不留?留下就要承担责任,不留年轻医生怎么成长?所以很矛盾.

一个医院的学科带头人非常重要,很多科室医生之间文人相轻,闹矛盾.我则希望年轻医生赶快成长起来,我很讨厌老医生把着手术不放,应该赶快把年轻医生带起来,让他们去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才能形成好的人才梯队,提高业务水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真理.

就玛丽妇产医院来说,它虽然是民营医院,但做得很规范,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私立医院纯粹为了挣钱,不是那样的.当然,赚钱也是一个目的,但我能感觉到,坤如玛丽集团还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一心想把玛丽妇产医院做得更大、更好、更有口碑.玛丽妇产医院很重视人才,也很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现在民营医院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争夺,我们这些在公立医院退休的人,在这里工作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