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田园诗歌赏析

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902 浏览:141203

【摘 要】陶渊明是我国诗歌史上杰出的代表性诗人之一,特别是他开创的田园诗,独具魅力,是陶渊明人格的真实写照,陶渊明诗歌艺术以他白描的手法,寓平淡中寄质朴,他的田园诗在当代中国诗歌领域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成为诗人以及诗歌爱好者学习的经典之一.

【关 键 词】陶渊明;诗歌;赏析

1.前言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诗歌开辟了新的意界,融情、景、理为一体,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的诗可以概括为哲理、述怀、田园三部分,大约60首左右,其中田园诗就有30首,占有二分之一的比例.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陶渊明有中国“田园诗人”奠基人之称,是中国诗歌田园诗派的鼻祖.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歌产生于东晋未年,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环境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在东晋门阀士族制度的存在下,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一部分不满现实的文人士大夫,深感仕途黑暗,于是弃官归隐,躬耕自食,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寻求个人安生立命的场所,渐渐与统治集团有了距离,因而更接近于广大劳苦大众.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士大夫中的杰出代表.使他产生归隐的另一方面也是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反映: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所以陶渊明田园诗歌的产生有其强烈的个人生活阅历与思想感情基础.年少时的农村环境,家乡故园风光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养分与佐料.他后半身更是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触的大多是田野农夫,谈论的也是瓜果蔬菜.所有这些为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当然这也就他从少就有志向于田园诗歌创作分不开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他从尚自由的秉性.

2.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诗境与诗心的浑融:陶渊明的诗歌常选用典型的景色画面,浓情寓于景,含蓄地表达作者的高洁志向,绘形绘色,诗情画意,生机盎然,悦人耳目,诗人常常把自身的感受、自然的景物、人生的哲理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陶渊明最为经典的那首《饮酒》其五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中反映了陶渊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悠远的心境,纯洁的秋菊,高峻的南山,自由的飞鸟等都寄托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操守与清纯高洁的理想.王安石对此诗大加赞赏,曰:“有诗人以来无此句”.

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言传声播,自然立现.在陶渊明自己心里构成一道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通篇没有工巧的词句,而是寓理于情,融情入景,意到笔随,充满了情味、理趣.给读者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启迪.

陶渊明诗歌不管是描写景物,还是叙事,都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渊明诗歌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经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色彩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清新中带着闲逸,在动静描写中,透出幽幽禅意.如前引的《归园田居》其一中,我们看到榆柳桃李中的几间草房,是写静景,村落中的几缕炊烟,听见深巷的犬吠,树头的鸡啼,是写动景,这种动中观静、静中意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陶渊明写作田园诗,目的并不在于客观地描摹田园生活,而是要强调和表现这种生活中的情趣.在这情趣的画面中跳动着生命的气息.钟嵘《诗品》在论及陶渊明时说:“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醉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渊明诗歌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苏轼《评韩柳诗》中说“凶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陶渊明诗歌朴素的衣着妆裹着丰美的姿容,貌似枯槁而内在丰腴,这就使他的诗能寓丰采情味于平淡之中.所以苏轼又说:“渊明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这种平淡自然是耐人咀嚼回味的.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陶渊明的诗歌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如《归鸟》诗,全篇寓意明显,这只倦飞的归鸟,正是作者人格的象征.归鸟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彩.又如《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一章,无法说是田园诗还是咏怀诗、哲理诗,因为诗中景、情、理水融,互相渗透,互相衬托,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领略到不同的奇趣,享受到无尽的美.四,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之五).这幅在南山衬映下的薄暮美景,在诗人的会心感受下呈现在眼前.在这首诗中,“见”字体现了全诗的神韵.“见”字之妙在于表示是南山自然地反映入眼中,是诗人采菊时偶然的视线触及,也是心境悠然才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