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看欧氏结尾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8 浏览:11731

【摘 要】欧亨利的小说让人难忘不单是因为它有诙谐的语言和此起彼伏的情节,还有出人意料的结局,即欧式结尾.这种结局的必然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给出详尽的解释.本文以《与赞美诗》为例,试用预设理论解剖欧氏结尾,指出它的必然性.

【关 键 词】欧式结尾;预设;《与赞美诗》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父”.亨利小说语言诙谐、人物简单,易被大众接受,其情节此起彼伏荡气回肠.欧亨利小说的最大特点在其结尾,尤其在短篇小说结局时,笔锋变幻莫测,人物的命运转化让读者大跌眼镜,但又在情理之中.因此这种写作风格被称为“欧氏结尾”.

《与赞美诗》是欧氏结尾主要代表作之一.一个小混混,一心想入狱过冬,做了六次坏事,均未达成目的.最终,当他醒悟过来想要做一个有用人之时,却“无缘无故”被抓进监狱,不免让人怜惜,也为统治阶级的盲目而感到愤恨.结局出人意料,却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由此,产生了争论.有些学者认为这个结局太荒诞,不符合常理;有些学者却认为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结尾,虽然出乎意料,但却能深化主题,使得小平民的故事发人深思,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偶然中带的必然,但是却对结局的必然性莫衷一是.至于因果缘由,也未能给出详尽的解释.若单纯根据因果分析,很难找出原因;从逻辑上也难以推断出缘由,但笔者发现可以从语言上入手.本文中将试用预设理论一步一步分析解剖这个结局指出它的必然性.

一、预设理论概述

预设最早由哲学家和数学家在所指和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提出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弗雷格(GottlobFrege)在《论意义和指称》中最早提出了预设现象,他认为,“预设指的是发话者在说某个特定的句子时所作的检测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适宜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在任何一个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例如,“Keplerdiedinmisery”这个命题中就有“Kepler这个人存在”这一预设,也就是说,发话者的断言是以Kepler存在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一预设,语句就没有前提条件,也就没有意义.

大约1970,预设进入语言学,语言学界对预设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语言学家对预设的定义莫衷一是.Jackendoff(1927)认为,预设是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或者是说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它通常被定义为发话者在说出某个句子时所作的检测设.通俗点说,预设就是一些前提条件,有了这些条件,说话人说的语句才具有正常的意义.

语言学中的预设理论被广泛用于文本的分析.王守元和苗兴伟教授在其《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中阐述了预设与文学语篇建构的关系,“作者构建文学语篇时,常常运用预设来确定虚拟的语篇世界,并使读者通过预设对语篇中的虚拟世界做出理解.预设还可以对文学语篇的组织信息做出合理的调节和安排,使文学语篇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经济性的的问题特点.另外,还可以产生幽默或荒诞的问文体效果”.另外,吕海峰在《预设与文学篇章的浓缩》中概括总结了预设的其他一些作用:利用预设传达潜在信息,使语言简洁、含蓄,增强表现力;预设可以揭示人物的深层心里,表现戏剧性冲突,是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

上述论点为预设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预设对于文学篇章的构建作用.笔者对欧亨利的小说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欧亨利在他的多篇小说中都运用了明显的暗示(我们称为预设),这些暗示(预设)对结局的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与赞美诗》的欧氏结尾

这篇小说的结局并不如广大读者所感受到的那般突然,仔细推敲在前文的场景、人物、情节中均已经预设本文的结局.通过分析得知,这样的欧式结尾也是必然的.下面将以预设为支点,从小说的三要素看该结局的必然性.

1.场景预设结局

故事发生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快速发展阶段,贫富差距巨大,下层人民生活极端困难,上层人士奢侈、吝啬.下层人民对于生活的要求及其简单,只求解决温饱其他再无他求.主人公苏比就是众多下层人民中的典型代表.

例1:“苏比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作者在这里给出场景:冬天来了.对于一无所有、无所事事的苏比(他的住处就是广场的长凳)来说,如何捱过严冬,便是他的最大温饱问题.紧接着,作者给出了苏比一直以来过冬的地方:监狱.由此可知故事中冬天的到来和主人公想方设法入狱密不可分.冬天到来,苏比便开始制造各种机会为其入狱寻找理由,以度过难捱的三个月.首先,他不会选择慈善机构的救助,除此之外,如果不去监狱,没地方可去,那么只能冻死街头.这里作者为结局埋下了预设:冬天的到来预设着苏比最终入狱.

2.人物预设结局

苏比的形象是美国此时最广大底层民众的缩影.

例2:“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为此,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

作者以幽默的写作手法告知读者苏比正打算为入狱做计划.这里给出的预设便是苏比会想方设法入狱.

例3:“苏比对自己西服背心最低一颗纽扣以上的部分很有信心.他刮过脸,他的上装还算过得去,他那条干干净净的活结领带是感恩节那天一位教会里的女士送给他的.”

苏比准备去“一家灯火辉煌的餐馆”吃霸王餐,这里简要的外貌描写提示,苏比除了上衣还算过得去,外貌和穿着并不符合这家上等的餐馆.如此成功,苏比便可以此为由进入监狱.对于这种衣装不整之人,餐馆的怎么写作员自然见多识广,要么移交局(入狱),要么扫地出门.结果,苏比被扫地出门,这为他进行其他的犯罪,最终达到入狱的目的做了预设.这里也为最终苏比的入狱设下伏笔.例4:“苏比把教会女士送的活结领带拉挺,把缩进袖口的衬衫袖子拉出来,把帽子往后一推,歪得马上要掉下来,向那女子挨将过去.他厚着面皮把小流氓该干的那一套恶心勾当一段段表演下去.”

这里苏比变身成为一个小流氓,准备调戏一位年轻女人.不管在当时的西方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调戏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带犯罪性质的,法律绝不会对这种如此猥琐的小流氓手下留情.这里也为苏比入狱留下了症结.

3.故事情节预设结局

故事开头,冬天到来,苏比为入狱开始做准备.随着情节的发展,苏比进行了六次尝试.第一次是去一家高档餐厅吃霸王餐,但是很可惜刚进门就被人赶了出来.第二次是砸商店的玻璃,但是由于他的主动认罪,自以为是的认为他是无罪的.第三次也是吃霸王餐,但是这次苏比选择的是一家不怎么起眼的餐厅,虽然吃了没付账,但是侍者也没有劳烦,直接把他扫地出门.第四次,苏比扮成一个的小混混调戏一个看似端庄的女性,结果这个女性居然本身就是.第五次,扰乱治安,但是根本不问不管,认为他就是情绪有点激动而已.最后一次,苏比决定偷伞,但是伞原本就是现任主人顺手牵羊拿的.


六次尝试,看似简单,却隐含深意.因为的不负责和旁人的干扰,苏比都没有成功.读者心中也为苏比捏一把汗,以为作者独具匠心,故意不让他入狱,误让读者觉得这种“小恶”不论苏比怎么做都不会构成认为的“犯罪”.但是六次都是实实在在的犯罪,既然是犯罪,最后入狱的结局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构不成什么大罪,但是让这种人逍遥法外,在法律至上的社会,于情于理都难说服于人,尤其这种对法律的蔑视更难以让世人接受.这种情节也预设了苏比最后入狱的结局.

小说最后,苏比经过一座教堂被教堂的赞美诗所感染,下定决心迎接他自己的人生、变回一个好人时,却被抓走并判入狱三个月,也就有迹可循了.作者巧妙的暗喻了社会风气,执法漏洞.结局又为法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赋予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惋惜和对社会的期望.

三、小结

亨利的小说采用幽默、风趣、俏皮、比拟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寓意,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亨利小说的大部分结尾都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前文已经埋下了伏笔(预设).本文只是以《与赞美诗》为例,从前文中找出潜在的预设,指出结尾的必然性.笔者希望能为其他分析方法,提供有利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Frege,G.OnSenceandReference[A].1892.InGeach,P.&Black,M.(eds.).

[2]JacobL.Mey.Pragmatics:AnIntroduction[secondedition][M].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BlackwellPublishedLtd,2001.

[3]Leech.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4]StephenC.Levinson.Pragmatics[M].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5]R.Jackendoff.SemanticInterpretationinGenerativeGrammar[M].Mass:

TheMITPress,1972.

[6]欧亨利著,杨艳丽(译).中学生必读丛书:与赞美诗[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7]林建.论语用预设在文学解读中的运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222-223.

[8]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9]吕海峰.预设与文学篇章的浓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1):148-151.

[10]杨翠.语言学中的预设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

[11]刘锐.预设的语义和语用分析[D].河南大学,2004.

[12]季安锋.预设的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9(1):119-128.

[13]魏在江.预设三论: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J].外语学刊,2010(6):49-52.

[14]王守元,苗兴伟.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