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5387 浏览:69190

1.导语、导语艺术概念的界定及相关原理

1.1概念的界定."导语"即新课的导入.它在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的导言,是新课进行的开端.导语之所以被称作一门艺术,是因为它有着与其他艺术一样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审美性、形象性、情感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构成了导语艺术的特点,形成了导语艺术的魅力.

1.2导语艺术蕴含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所接受新异事物刺激时,大脑皮层会出现优势兴奋中心,这时大脑会出现紧张而愉快的状态,利用学生的好奇的"奇"引"趣",由"趣"而生"喜欢",这是学习的一个心理变化过程.导语艺术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形成并保持或发展学生对所讲的内容的兴趣及学生对主题的注意力.有关研究表明:一堂45分钟的课,学生的思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10分钟,学生的思维呈逐渐集中状态;从第11分钟至第30分钟学生的思维处于放松沉思状态,也就是我们所知的放松警觉状态,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而在最后15分钟内思维状态呈下降趋势.而我们今天的一堂高中语文课为40分钟,则最后这段放松下降状态时间相对缩短,而前两个阶段应该说是基本不变的.所以,在导课时就要将讲课的内容组织好,一开始就让学生得到包括美的享受在内的心理满足.

2.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化

2.1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富有情趣,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比喻和穿插一些风趣机敏的话,以增添语言的感染力和情感色彩.语文教学语言的形象性,要求语文教师表达时善于形容、比拟,绘声绘色,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感以唤起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令人深思、最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语言,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应用,就能使语言充满魅力、富有启发性;就能启迪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动脑去思考、动眼去观察、动口去表述,学会写作,从中获得知识.

2.2规范准确、富有科学性的语文教学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必须借助于语言来表达,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必须要做到规范和准确.语文教学语言的规范,要求语文教师讲课时发音要正确,语句要合乎语法修辞,用普通话;要求围绕中心,句句紧扣,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要求遵循规律,论证严密,立论有据,不以偏盖全.语文教学语言的准确,要求语文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不含混、不糊涂、不模棱两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规范和准确,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规范准确、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才具有美感效果,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之,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或障碍,妨碍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剔除颠三倒四的罗嗦话、无关紧要的两可话、牵强附会的题外话、不着实际的空洞话、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3.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教师可以把自己定位为课堂的"导演"和"主持人",营造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而不是过去课堂的"主演",一讲到底.央视《实话实说》崔永元的连珠妙语,《艺术人生》朱军的微笑和真情,都给观众营造了一个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或冲动.作为"主持人",要给学生思考提供条件.教师要为学生"备知识",充分占有资料,备"知识的呈现形式".这里的知识不能是孤立静态的知识,新课程标准"不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课本中关于《左传》的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自然要备,但还可以涉及"春秋无义战""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内容,谈写作手法、"皮里春秋"、处事方式、言语技巧等等.教师的丰厚底蕴以及备课深入挖掘,可以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这种辐射式甚至有点漫谈式的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聚焦式教学.长期的发散性思维必然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提高语文课的品位,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让学生们在求学的中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去创新、去实践,教师要做好课堂"主持人".

4.要把基础教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需求.一节有效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内容,也不在于课上得有多热闹,而在于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了多少语文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把课的知识含量放在第一位,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掌握重要的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掌握特殊的句式和特殊的用法"就必须作为重点内容在备课时予以考虑.

教学工具的选择也必须要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今教学设备多种多样,多媒体,投影仪等等在教学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慢慢发现,有的时候,有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有的时候它们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限制作用.比如PPT形式的教学,有时候,当幻灯片一张张放过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会跟随老师的讲解边听讲边记录,觉得自己都懂了,都可以记住,而记忆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过了一两周再去回顾学过的知识,很多学生只记得讲过,但是说不清楚,再去翻看教材和笔记,才发现什么都没有记.而传统的教具--黑板,在这个时候就奏效得多,因为学生都知道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比较重要,他们往往会边听边记,这样就留下了可供复习的宝贵资料,而不会像幻灯片那样使知识成为"过眼云烟".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检验知识、巩固基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教师要大胆地利用课后作业来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学生薄弱的环节要早发现,早补救.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是,想要"乐之、好之"必先"知之",而且,我们老师也可以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