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的重新认识对大学英语教育转型的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177 浏览:23861

摘 要:当前学界和社会其他各界对英语的“去高考化”现象热议不断,普遍支持对英语教育的“松绑”,强调要弱化英语教育,让英语回归其工具学科的本位.文章探讨了这些改革理念的务实性特点,由此提出大学英语教育应该相应做出一些实质性转型.

关 键 词:英语教育;重新认识;大学英语;转型

一、弱化对英语的要求和考核是一种教育解放

近来,英语的“去高考化”再一次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热议,尤其是北京市教委正对2014年高考改革征询意见,意图降低英语权重,将英语改为社会化多次考试,由招生单位决定对英语成绩的要求.这次改革动作超越以往,目的是真正让英语回到“工具”学科的本质.对这门“工具”学科投入过大、要求过高实际上是对我国英语教育现实的一种扭曲.如今北京教委以相当具体的改革方案公开征求意见,是教育务实观的充分体现,以姿态向英语教育开刀,其警示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值得我们肯定.

英语教育几乎已“全民化”,从幼儿园开始学习英语就已经算是比较迟了,小学开设英语课也是教育部的要求,出发点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具有国际人才素质.姑且不论这种要求的出发点是否科学和务实,才刚开始学母语的孩子,连写个汉字都要老师去教,却要同时学习一门英语,这对他们的母语学习肯定有影响,甚至英语的重要性还超出了汉语,就这样,我们自己民族的语言就此甘拜下风,难怪学者们对此痛心疾首.

从务实的角度看,教育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激发不同学生的创造力.教育部在全国对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英语教学做统一要求,参加统一的考试,达到统一的水平,这种“一刀切”的行政行为是对教育规律的一种忽视.教育不是工厂车间的流水线,不是要生产统一规格的产品.教育应该起到一种启发作用,解放学生的大脑与思维,激发其潜力和创造力.就英语学习而言,不同的学生天赋和资质不同,有不少学生的语言天赋相对逊色,统一要求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即使他们在其他方面有才华,英语自信的丧失也会影响其他才能的发展.他们将来的发展目标也不同,有的在今后工作中根本不会用到这门语言,毕竟需要出国,需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获取先进技术的人仍然是少数,让这些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这“莫须有”的内容上来,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所以,我们弱化对英语的要求和考核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的解放.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的英语教育就像一个“紧箍咒”,英语学习对许多人来说根本没有快乐可言,剩下的只是痛苦和无奈.经过几十年的英语普及教育,我们国家的英语熟练度竟然仍然排在44个母语为非英语国家及地区中的第29位,在亚洲地区排名仅高于泰国,倒数第二.叹息之余,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和改革.放手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改革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案和机会.

二、英语教育的再认识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启发

在当前对英语教育的务实改革探索中,大学英语教育更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更应该积极勇敢地向务实的方向迈进,崇尚自由学术精神的高等教育要还英语这门学科的本质面目.

(1)设立符合实际的最低英语学业要求.大学当然不能放弃英语教育,但大学是个自由的学术殿堂,赋予大学生足够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大学教育的基本义务.所以,硬性地画一条线,让所有的学生都向这条线看齐,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因此,我们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定一个最低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后,学生就可以选择不再继续学英语或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继续学习更高层次的英语课程.这样可以解放那些对专业学习更感兴趣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自己的兴趣课程中去.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集中资源投入到更高质量的英语教学中.

(2)赋予高校充分的英语教育自主权.全国大学英语考试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实际脱节、名不副实的现状遭到了众多非议,且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此应该放弃全国统考的硬性指标,把英语教学的权限交给各个高校.我国有2000多所高校,各高校层次不一,每所高校中各专业也不同,应该允许高校根据学生的水平、学校定位、专业要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英语要求,这样才会保证因材施教.


(3)可以考虑将英语设为选修课.我们一直在强调英语只是一门“工具”学科,对这门“工具”学科设为必修课,还要完成4个学期的学习历程,这大大超过所有专业必修课的学习时间和强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英语学习与其他专业课学习相比较,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且没有取得我们的预期目标.大量的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专业课反而被推到可有可无的地步,导致学生的创造力无法被激发,严重影响着我们学生的专业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

(4)设立不同层次的英语课程,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语课程的单调、无创新、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在中学时代一直在学通用用途英语,到了大学仍然在学通用用途英语,他们看不到这样的学习到底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大幅度缩减通用英语的学习,开设专门用途英语、学生用途英语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未来发展目标需求,这才是大学应该提供给学生的机会与空间.要搭建通用用途英语到专业英语、职业英语的桥梁,学生各取所需,独立选择,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英语这门“工具”学科也才会起到真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