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心得

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882 浏览:7821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应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而应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教师只是引导,大好的风光还得由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欣赏.因此,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关 键 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

一、自读质疑

首先,教师要指导好“自读”这个环节.要求:(1)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遇到困难看注释、看图或自己思考或查资料、问同桌、问老师.(2)初步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3)勾画圈点批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在学生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自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疏理问题,浅显的问题由学生直接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由老师作出恰当的解释,剩下的就作为学习课文的目标.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要点上,教师要进一步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难点上,让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少讲多议,激发好奇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议”可以说是合作交流,可以说是探讨,从自身来看是自身思维争辩的一个过程,从班级的角度看也是课堂讨论,不管怎么说“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思,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形成鲜活的课堂.

“议”中明“义”.如“青翠欲滴”一词,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借助图片体现翠绿明亮的叶子上一滴水珠似滴非滴,透明的水珠中折射出浓淡的变换的色彩.引导学生看图、读词、想象,读出这衣服美丽景色的一个瞬间.

“议”中激“奇”.“出奇不穷、出奇划策、出奇取胜、出奇无穷、出奇制胜、出奇致胜、出奇不意、争奇斗妍”无不与“奇”挂钩,无不与“思维独特”、另辟蹊径挂钩,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争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激发求异思维.小学一二年级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很多,除了教师可以帮学生归纳诸如加一加、谜语识字、象形识字等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识字方法,可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法出现,如结合名字、结合地理位置,自编顺口溜等.

三、巧用多媒体“保健食品”,让你感动于语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出现,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快的掌握知识.是为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达到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而怎么写作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有利于达到我们教学效果的课件,那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图片或动画,形象直观的展示或对比,丰富生动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是要生动的多,在情感上也更容易感染学生.王崧舟老师执教《慈母情深》一文时,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中他使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关于母亲的图片并配了一首满文军的《懂你》.一曲结束,不仅学生被感动了,就连许多听课的老师眼睛都湿润了.课件中那每一张照片都会让人想到在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伴随图片播放满文军的这首赞美母亲的歌,真是让人眼睛,耳朵和心灵都被深深的触动了.此时不再需要任何语言,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明白了文章的内涵,都明白了母亲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整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并不多,但就这一处足够达到情感的交流,灵魂的对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出来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与其他的教学手段一样,都是为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怎么写作的.如果一节课老师没有,教学设计不合理,做出再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会出现好的教学效果.食用保健食品是为了补充身体所缺某种营养,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同样,使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也是为了我们的课堂更精彩.我们应该正确理性的去使用,绝不能盲目.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儿童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创造力仅仅是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那么,只有当它与创造性人格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与创造性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仅对儿童,就是对科学家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好奇心既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又是创造性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教学中,保护儿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们对语文课拥有浓厚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进行.(2)解除怕犯错误的心理.儿童怕犯错误是阻碍独创性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从而失去发挥其创造性见解的机会,因此在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解除他们怕犯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努力进行尝试.(3)鼓励学生向有创造性的人学习.中年级的学生模仿尝试的极强,让学生与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讲一些爱迪生、居里夫人、达尔文等科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要变“灌”为“导”,也就是“导趣、导疑、导思、导创”,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又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使其能在积极的参与中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