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改到深处是改革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53 浏览:7216

好打车了——这是回老家过年时最直观的感受.同出租车司机讨论,往年春节一车难求,今年打车为何容易不少?司机们的解释是,机关里边管得严了,各种交际应酬减少了,年节的打车票也一律不得报销,干部们自然不用也不愿打车,出租车相应就富余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去当干部的亲戚家拜年,其门庭明显“冷落”了,少了迎来送往的“官气”,多了叙旧话家常的“人气”.有的干部趁着年节办喜事,也一反常态,不敢张扬,只请三五桌亲朋简简单单热闹下.

新风来袭的,不止老家一地.据报道,在海口,蜂拥而至的游客中,开公车的少了,吃饭住宿要的少了,以家庭出游居多;在北京,公款购写烟花爆竹被叫停,节日变得安静些了,空气较之往年也清新一点儿了;在上海等城市,以往主要靠公款支撑的春节高端宴请遇冷了,饭店前难见公车的踪迹,不少地方的营业额下降20%左右.至于烟酒等高档礼品的销售,一些商场甚至下滑高达七成.高端冷,大众热,让马年新春的俗气更淡、年味更浓.

一些基层公务员感叹,这是最花钱的一个年,因为各类福利全被一刀切,大大小小年货都得自己掏腰包;但也是最省心的一个年,不用迎来送往、互相请吃,更无须费尽心思在人情往来上.清清爽爽一个年过完,休息不错,大年初八就能够马上到岗、马上进入状态.这样一来,机关庸俗的“油水关系”被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取代,难怪群众对此纷纷点“赞”.

春节劲吹的节俭之风,乃是一年来改作风的累积之力.端午节不送粽子,中秋节不送月饼,到了年底,连贺卡、台历也被坚决叫停,这体现的决心,更带给全国人民以信心.如是,从严禁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帑送礼,到清理办公用房、规范差旅报销、狠刹歪风邪气,付出的是个别公职人员的烦恼与苦水,换来的却是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

那么,“卡”住一时,能否“卡”住长久?

改作风,最怕一阵风,这是民之所忧,更是以往活动成败之所鉴.道理上讲,作风只能约束短期行为,制度才能保障长久坚持.从这个意义上说,持之以恒地走群众路线、反对“四风”,不仅靠个人的觉悟,更要靠集体的韧劲;不仅靠改作风的精神振奋,更要靠改制度的攻坚决心.


比如说,一些基层乡镇改作风,要求税务、工商干部不要动不动“抬腿就往企业跑”,短期来看,确实管住了腿、勒住了手、束住了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是,一些官员为了避嫌,为了“自证清白”,把正常的下企业检查工作、正常的招商引资都暂停了,这样的“额外效果”,绝非人们想看到的.

因此,要想彻底地终结吃拿卡要,就不能只在作风二字上下功夫,更要到改革二字中做文章.只有切实地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把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全部放手,交给市场和社会,才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才能在制度上堵住不正之风,也才能从根本上优化创业环境、激发社会活力.

往深了说,改作风和改革其实是殊途同归,作风改到深处就是改革.拿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例,无论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还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最终都必须通过建章立制来实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就是建立长效机制,让改作风常态化,这就是体制改革,是改作风最坚实的基础、最持久的“鼓风机”.当作风为制度所规范、定型,一些人对改作风的新奇与观望便会破灭,各项法纪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习惯成自然”.

春节期间还听闻,华北某地过年期间摊派指标,市纪委要求县纪委抓三个反面典型,县纪委向下又加了三个名额,县与县之间互相还要抓三个.这种层层加码改作风,且不论是否脱离实际或者可行与否,倘若有一天指标不在、长官更迭,又该凭何震慑群吏?改作风改到今天,“万一长官换了作风不再”已成了人民群众最担心的事.人们希望看到激励与惩戒机制的完善,让官员“无须扬鞭自奋蹄”.马年伊始,“马上改革”当成年度关 键 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