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

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26 浏览:10573

[摘 要]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现代社会需要实施现代公民教育以培养现代公民.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适应培养现代公民的需要,而且本身也处于一种困境之中,实现向公民教育转型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公民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才能取得实效.

[关 键 词]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公民教育;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4—0118—03

现代社会的健康与稳定,不仅取决于其制度的正义性,更取决于其公民的素质.也就是说,对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而言,只有合乎正义的“基本结构”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成员如果缺乏良好的公民德行和公共精神,任何制度都可能遭受扭曲和破坏.如何培养社会成员的公民素质,是所有社会以及以为努力方向的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那么,依托什么来提高公民素质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聚焦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却发现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适应培养公民素质的需要,而且本身也处于一种困境之中.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上是与德治文化相适应的,而我国现在正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期,德治社会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必要性

(一)社会转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客观依据

在中国,很多人尚不习惯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日常使用最多的就是“老百姓”、“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等.可以说,公民的称谓是我们萌动的希望,老百姓的称呼是我们尘积的现实.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国社会正经历全方位的社会变革,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由传统的“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这种社会变革我们称之为社会转型.现代社会是由无数健全自律的公民组成,社会的现代化不仅体现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公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现代化,首先要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现代合格公民,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应该有更强的公民意识与行为,从而做好社会表率,更好地引导和影响全社会的公民行为,因此社会转型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的客观依据.

1.公民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与市场环境,秩序和环境的好坏取决于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这一科学论断蕴含着公民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深刻道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新人—他必须具有竞争合作意识、法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公平正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即成为具有公民意识的主体.换言之,只有塑造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社会公民才是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受封建思想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大学生公民教育就是首先要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人们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大一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变化,有时还会引起受教者产生逆反心理,带来某些负面效果.而公民教育则是基于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的立场上进行的,这就不仅适应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也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因而更有充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2.公民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要靠政治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另一方面要靠全体公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公民是政治建设的主体,公民的政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的必要条件.只有全体公民都具备了现代的意识、政治思维和参政议政监政的能力,自觉投身到政治生活实践当中去,才能真正实现政治.目前在我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而公民由于长期受“臣民”意识和观念的影响,政治意识不强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具备现代意识的公民迫在眉睫.

3.公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实施这一方略的要义就是要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反对一切形式的人治,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法治国家由社会成员的集体规范化活动构成.法治国家建设不仅要依靠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推进,更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公民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与参与者,是建设法治国家最活跃、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进行公民教育,培育新型公民.当前,“人治”的传统思想和观念在人们头脑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还不强,藐视和践踏法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为此,要大力加强公民法制教育,让公民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律权威,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公民.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二)实施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困境的现实需要

当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我们是在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加强公民教育的成分,还是应该对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以改造,实现其向公民教育的转型?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我们除了面临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这一问题之外,我们同时还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内容到方式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滞后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难以从社会转型的挑战中走出来,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目标上,重思想政治教育轻道德人格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认识模糊,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功能,过分注重其工具性的运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少数特殊“精英”的“大事”上,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做人根本的“小事”,这实际上是一种造神而非育人的教育.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脱离学生和社会实际,不能较好适应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理论教育轻实践养成,知行脱节;课堂上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没有显现和发挥,这种毫无亲和力的说教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致学生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育评价机制单一,采取以考试(主要是笔试)为主的评估方式,注重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考核,忽略对学生实际行为能力的考查.另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诸对矛盾,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一元化和社会文化多元化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元化的价值观的矛盾以及中西文化思想的交锋等.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合理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合法性势必遭到质疑.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归结起来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问题,根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根据时代变化和学生的需求适时地转换育人的理念,没有把目标定位在培养现代公民上,造成学生在人格上的扭曲与道德的失范,与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矛盾,这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向公民教育转型.

二、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的路径

如果一个建设性的建议得不到切实有效的实施,一切都是空话.公民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教育,人的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学生的社会角色首先是公民,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国家和社会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合格公民不是先天生而具有的,而是通过教育、熏陶、模仿而习得的.因此,促使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公民教育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说,其实现取决于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即创造一个在积极的、正面价值的导向下,以有利于促进社会和人的现代化为标准的的社会环境.公民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此,政府要继续深化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大力培育和建设以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公民文化,使社会成员能意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自己是一个公民,激发公民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主体自觉,真正确立公民的主体地位;制定和健全法律体系,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政府要理顺与高校的关系,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实现政治主导向法治主导转变,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教育是一种创新较强的工作,需要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政府应该给予学校自由发挥的空间,要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政府对学校过多的干预只会使其疲于奔命的应付;政府要积极牵头组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编写大学生公民教育教材,把公民教育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大力推进公民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其次,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接受普通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实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场域.培养负责任的公民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其实施的公民教育效果如何对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此,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把大学生公民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突出位置上.高校要加强组织和领导,制定大学生公民教育目标体系,设计教育内容,科学、合理地进行总体安排,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公民教育内涵丰富,要求复杂,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高校要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全员育人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体系,形成人人参与实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高校要积极组织教师、科研人员加强对大学生公民教育问题的研究,提高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科学性,使大学成为公民教育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高校要切实落实环境育人,努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此,高校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要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考风和作风;要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制,要转变管理作风,推行治校,为学生参与管理创造条件,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权责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和管理能力.高校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可组织学生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选举、社区法律咨询怎么写作活动和参与社区管理活动,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使其公民意识得到强化,公民行为和能力得到养成与提高.高校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工作,不仅要加强教学业务培训,而且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真正担负起培养现代合格大学生公民的任务.

再次,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公民教育刚刚起步的中国,其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孩子而言,而是家长与孩子的共同进步.一定程度上只有家长具有公民教育的意识才能带动孩子,自己提高的同时为孩子创造有利的氛围.作为家长而言,要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行为能力,注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做好表率.


总之,公民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参与.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在推动公民教育中,都应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这三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公民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丛日云.创新与发展—-聚焦素质教育〔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2〕冯增俊.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朱晓宏.公民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概览〔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6〕班秀萍.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J〕.理论前沿,2008,(21).

〔7〕杨海燕.公民教育与合格公民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09).

〔8〕金晓晖.关于公民教育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