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对南亚地缘政治的

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688 浏览:118985

[内容提要]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学者的“南亚地缘政治研究”作了概要综述,考察了此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分布和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情况,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主要研究特点,并探讨了中国学者“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是南亚地区周边最大的国家,南亚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复杂、最敏感的一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深受地缘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印的崛起和地缘政治理论的发展,中国学者运用地缘政治理论对南亚进行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本文对近十多年来中国学者“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的大量文献进行梳理,考察研究人员分布和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情况、总结相关学术成果,分析主要学术观念和研究特征,探讨中国学者“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人员和学术成果分布

总体来看,中国研究南亚地缘政治的学者队伍已经初具规模,其中学术成果较多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四川和云南.北京的相关研究机构主要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防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等.上海的相关研究机构主要包括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四川省的主要研究机构是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云南社会科学院则是云南省的主要研究机构.此外暨南大学、江南社会学院、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等也有学者从事此项研究.在“南亚地缘政治研究”领域学术成果较多的中国学者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马加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宋德星、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士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赵干城等.他们的学术成果多为2000年以后发表的,主要发表在《当代亚太》、《东南亚南亚研究》、《国际观察》、《国际政治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南亚研究》、《南亚研究季刊》、《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世界经济与政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太平洋学报》、《现代国际关系》、《亚非纵横》、《战略与管理》等刊物上.内容主要涉及“安全”、“战略”、“格局”、“实力”、“崛起”、“军事”、“外交”等领域.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在以上研究成果发布平台中,从刊物的被引频率、复合影响因子等情况来看,专业类期刊中排名较为靠前的是《南亚研究》、《南亚研究季刊》等刊物,综合类期刊中排名较为靠前的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现代国际关系》、《战略与管理》和《当代亚太》等刊物.截至2011年12月被引频率较高的文章有孙士海《印度的崛起:潜力与制约因素》(《当代亚太》,1999年第8期,被引频次49次)、宋德星《南亚地缘政治构造与印度的安全战略》(《南亚研究》,2004年第1期,被引频次30次)、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被引频次30次)、宋德星《论巴基斯坦的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方面的强制性因素》(《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被引频次20次)、张文木《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被引频次15次)等.

二、主要研究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对南亚的研究随着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崛起逐渐兴盛起来,学术成果逐渐增多,研究深度也在逐步深入,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中国学者对南亚地缘政治的研究也开始走向繁荣.主要表现如下.

(一)译著和专著

总体上,中国学者研究南亚地缘政治方面的著作并不多见,严格来讲,国内尚没有专门研究南亚地缘政治的系统专著.早期,国内学者主要是翻译介绍了一些国外学者关于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的著作.

国内虽然没有出现专门论述南亚地缘政治的系统专著,但在中国学者出版的关于南亚“战略”、“安全”、“军事”、“外交”、“崛起”等著作中都将地缘政治因素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论述.

此外,沈伟烈和陆俊元的《中国国家安全地理》、张文木的《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唐世平的《塑造中国的理想安全环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全球战略大格局——新世纪中国的国际环境》、朱听昌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杨成绪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傅梦孜的《亚太战略场——世界主要力量的发展与角逐》以及陈峰君的《亚太安全析论》等许多著作虽不专门研究南亚,但均在著作中辟出专门的章节或部分对南亚地缘政治进行专门论述.

(二)学术论文

中国学者在南亚地缘政治的研究中,不仅翻译了数量众多的论文和著作,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对研究南亚地缘政治及中国南亚战略的制定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选择与“南亚地缘政治”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的题目,其中一些研究开拓性、创新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大大推动了中国的“南亚地缘政治研究”.

三、中国学者“南亚地缘政治研究”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传统地缘安全始终是研究重点

南亚在中国的安全环境中处于较为独特的地位,大多数中国学者在研究南亚地缘政治的过程中始终把重点放在传统地缘安全这一“高级政治”领域,多集中于研究南亚地缘政治的构造特征、南亚国家之间及其与中国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实力对比、利益关系、存在的安全困境等.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宋德星教授的《南亚地缘政治构造与印度的安全战略》一文,从整体上分析了印度国家陆海复合型的地缘特征,指出印度对威胁的判断受到两大地缘现实的影响:来自陆上的压力和来自海上的挑战,所以印度在思考和制定安全战略时元不同时注意陆上和海上两大方向,而印度作为陆海复合型国家所具有的天然缺陷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安全战略目标不能始终如一地定位于“地区核心”这一点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赵干城的《中印关系的地缘政治特点与发展前景》一文指出,历史上的中印地缘争夺导致中印双方政治关系较为脆弱,并且当两国利益冲突逐渐尖锐时,情绪性的反应往往会占上风,未来中印两国要实现共同崛起,必须要突破地缘政治争夺的固有框架,将两国关系纳入新的战略视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的《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指出,南亚地缘战略格局因印度的强势外交以及“九一一事件”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南亚的地缘战略天平进一步向印度倾斜;南亚有核国家间发生全面性总体战争的可能性已大为降低;随着印度的崛起,南亚地区以印巴矛盾为基调的传统格局将逐渐转向印度与大国之间,尤其是与美国之间更广泛的利益协调和矛盾为基调的新格局.复旦大学张贵洪的博士学位论文《超越均势:论后冷战时期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指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地区弱化美巴关系提升美印关系,日益扩大了在南亚的影响,但是美国的“超越均势”并不利于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此外,军事科学院赵晓卓的《南亚雄狮:印度军事力量》,陈平生的《印度军事思想研究》,姜兆鸿、杨平学的《印度军事战略研究》,蒋一国的《印度国防经济研究》以及郑汕的《印度战略文化与国防政策》等几本著作是国内较早对印度军事思想、战略文化、国防政策、国防经费和国防工业进行研究的专著,为南亚地缘安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领域逐渐拓宽

1.部分学者研究视线逐渐从陆地投向海洋

在对南亚次大陆地缘政治进行研究的同时,一些中国学者逐渐将研究视线投向了印度洋.印度将印度洋视为“印度的内湖”,中国大量的商品经过印度洋销往欧洲和非洲,同时绝大部分能源进口都必须穿越印度洋.随着中印的快速崛起,两国力量都将向海洋延伸,大大增加了在印度洋上相遇的可能性,印度洋将可能成为中印发生地缘冲突的新方向.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关 键 词为“印度洋”、学科类别为“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为条件,检索结果显示:21世纪最初的几年,每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数量仅为十余篇.自2005年始,每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数量增速迅猛,在许多年份甚至达到上百篇.其中2005年157篇,2006年105篇,2007年105篇,2008年91篇,2009年117篇,2010年70篇,2011年45篇.进一步对从2000~2011年间的文献进行检索,文章关 键 词涉及“印度洋”和“战略”的有28篇,涉及“印度洋”和“安全”的有8篇,涉及“印度洋”和“中国”的有53篇.较具代表性的有宋德星、白俊的《“21世纪之洋”——地缘战略视角下的印度洋》、马孆的《试析印度的海洋战略》、张文木的《世界霸权与印度洋——关于大国世界地缘战略的历史分析》、马加力和徐俊的《印度的海洋观及其海洋战略》、刘庆的《“珍珠链战略”:印度的认知与应对》、殷方的《从地缘政治理论看新世纪的印度海洋战略》等.与此同时,国内高校越来越多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也纷纷以“印度洋”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的方向,如党校朱宇凡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印海上安全问题研究》、辽宁大学白玲的硕士学位论文《印度海权及其对中国海上安全的影响》、暨南大学陈益华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印海权战略比较》等.这些成果对研究南亚国家海权和海洋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2.研究向地缘经济、能源安全领域延伸

20世纪末随着地缘经济学说的风靡以及中印经济的崛起,一些中国学者认识到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军事对抗逐渐让位于经济竞争与合作,传统的地缘政治观念正在被新的地缘经济观念所取代.有的学者预测,21世纪随着中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印之间在“高级政治”领域的政治、军事博弈将逐渐让位于经济利益、经济关系等“低级政治”领域的博弈,认为中印之间加强地缘经济的合作,有助于解决双方的地缘政治困境.张文木的著作《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和论文《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区域的大国政治——兼论印度与中国安全合作的战略互补意义》从中印之间的安全合作视角指出,“资源是地缘政治学说演绎的逻辑起点”,“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本质特征”,印度位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印度的国家安全产生了更大压力,因此,印度未来安全依赖于中国的发展,而印度扩大在印度洋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四川大学学者戴永红、秦永红的《中国与南亚能源合作中的地缘政治战略考量》指出,南亚国家与中国和中亚国家特殊的地缘位置关系决定了其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能源合作战略问题上,中印合作能够共同应对“亚洲溢价”的挑战,中巴合作能够保障中国重要的能源通道安全,中孟合作会受到中国与印度和缅甸关系的制约和影响,中斯合作能保障中国能源供应经过印度洋区域的关键节点安全.云南师范大学蔡定昆的硕士学位论文《地缘政治视角下云南与印度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云南大学欧玲湘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印度的石油安全与地缘战略》等,均从地缘政治视角对中印之间的经济和能源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中印崛起现象成为研究热点

在地缘政治研究中,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历来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它关系到国家间安全关系的定位和安全关系的变化.中国学者在研究中都注意到了印度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并开始思考中印的崛起相互给对方和国际体系带来怎样的影响等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马加力《关注印度:崛起中的大国》和《崛起中的巨象:关注印度》两本著作指出,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势头相当强劲,其军事能力、外交活动乃至文化张力都随之扩大,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政治影响力继续扩大,已经走上快速崛起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学者孙士海的《印度的崛起:潜力与制约因素》一文指出,印度具有崛起的国家意志、有利的地缘战略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科技和军事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在大国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等八大崛起的潜力和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人口负担沉重、传统文化制约现代化进程、政治动荡、国内安全问题严重、缺乏安全稳定的地区环境等五大制约因素,所以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印度的崛起势头不可阻挡,但如果其国内外面临的安全问题处理不当,将大大制约其迈向世界大国的步伐.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孙培钧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华碧云的著作《印度国情与综合国力》是国内少有的较为系统地对印度的国家实力进行基础性研究的著作,书中以翔实的数据、可靠的来源,系统、全面地展示了20世纪印度在各方面的实力,缜密精当地分析了21世纪印度在各方面具备的潜力,指出印度是当今亚洲的强国,是潜在的世界强国,是中国未来的强大竞争对手,与中国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并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该书是深入系统研究南亚国家地缘实力的基础性参考资料.

4.“中印比较”旋风

近年来,中印共同崛起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兴起了一股“中印比较”的研究热潮,不少学者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称之为“龙象之争”、“龙象逐鹿”或“龟兔赛跑”,比较的结果也是各执一词,互有高低.徐滇庆的《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杨浩勇的《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袁志刚和万广华的《发展中大国的竞争——中国和印度谁将胜出》等几本著作从经济视角分析了中印两国如何经由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登上国际体系中的大国平台,并产生了各自不同的国际影响,是对中印经济实力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从地缘政治角度进行中印比较研究的学术成果有张文木教授的《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该书通过对印度结构式的考察分析,认为印度未来国家发展潜力并不令人乐观.傅小强的《龙象逐鹿》指出南亚安全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印竞争升级;南亚在地缘上正在分裂为美国的南亚和印度的南亚;印度安全防务战略正由过去的“重点防巴”变为“淡巴重华”;2010年后,中印对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争夺将加剧;传统的中印巴三角将逐步被中印巴美四方关系取代;印度会十分警惕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深入其后院的问题.中印之间合作共赢是主流,竞争不可避免,双方应摒弃历史上西方大国崛起时的排他性和掠夺性,而应融入东方智慧中的包容性和中庸之道,统筹解决涉及两国的争端.暨南大学陈益华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印海权战略比较》通过梳理中印两国海权战略的历史演变,探究两国海权战略实施的原因,认为中印两国海权战略实施的背景、途径和外部条件有相似之处,在地缘环境、海上力量、海权战略的实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印两国在海上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存在互补性的一面,中国应该加强和印度的对话与交流,积极促进双边关系,消解印度对中国的疑虑.(三)研究范式逐渐多元化

1.研究视角从现实主义向观念建构拓展

地缘政治属于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但是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南亚地缘政治的研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南亚地缘研究的物质层面,出现了一些对南亚地缘战略思维、印度对中国安全认知、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和反应、中国是否是印度的威胁、印度的战略文化等意识层面进行研究的学术论文.外交学院随新民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印关系的社会认知研究》是国内极少数首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从社会认知视角来系统分析中印关系的论文.文章认为中印关系的症结在于两国相互认知的错位尤其是印度方面对中国的错误知觉,印度的认知思维惯性和双轨政策致使边界、西藏等问题长期成为制约中印关系发展的因素,只有通过学习、调整、创新等途径才能改变、减少或避免双方认知中的错误知觉,从而推动双方关系的良性循环.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章节根的《论印度的战略文化》一文研究了印度战略文化的根源、思想基础以及传统战略特征,指出印度具有“将整个南亚次大陆作为战略防务的关键”、“缺乏统一的大战略”、“强调防御而不是搞帝国扩张”、“实行大陆导向的战略”、“强调独立自主、不与大国结盟”的五大战略传统文化.这五大战略文化从尼赫鲁时代以来一直影响着印度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张贵洪的《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和反应》一文将印度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分为三种,并侧重分析了处于主流的第三种——中国将崛起成为一个竞争性大国,主张对中国制裁加接触.作者通过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军事现代化和地区影响的看法和反应,指出中印关系要更好发展,除了扩大经济上的相互往来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加相互理解和信任.

2.“CHINDIA”和“中印大同”地缘文明范式对地缘政治范式的“超越”

虽然今天的世界依然是地缘政治范式的世界,但是一些中国学者在研究南亚地缘政治的过程中,从地缘合作的视角提出了“CHINDIA”和“中印大同”的地缘文明范式,强调通过中印国家间的地缘合作,突破地缘政治争夺的分析框架,实现中印两国的共同崛起.美籍华裔学者谭中在其著作《印度与中国:两大文明的交往和激荡》和《“CHINA”加“INDIA”等于“CHINDIA”》、《采用“地缘文明”范式促进中印关系发展》、《“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等论文中提出了“地缘文明”概念,并指出,如果继续按照西方传统的“地缘政治”范式发展,中印关系就无法从英帝国主义设下的陷阱中解脱.按照“地缘经济”范式发展两国关系比较合理,但最好是在中印关系中创立一种新的“地缘文明”范式,使得中、印24亿人口重振昔日雄风,使得欧亚大陆这一“世界巨岛”恢复世界中心地位,划定和谐边界.作者认为“地缘文明”创造的物质力量能够帮助中印关系超越“地缘政治”的范式.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王义桅在其《中印共同崛起的国际政治意义——从地缘政治范式到全球“大同”范式》一文中指出,中印共同崛起是当今国际政治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并非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亚洲崛起的支柱和必然要求.随着世界未来进入多元化、非线性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将螺旋式地回归历史,文明的底蕴才会彻底呈现出来,文明的和谐将取代文明的冲突.中印崛起的国际政治意义在于亚洲崛起将打破西方殖民体系,推动国际政治范式从地缘范式和其他范式走向世界大同的东方范式.

(四)“处方”研究是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怎么写作国家的外交政策决策是地缘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地缘政治学科的现实价值意义所在.中国学者的南亚地缘政治研究始终围绕中国国家利益,以中国的南亚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思路为研究目的,关注并试图影响中国的南亚政策决策进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处方”性的政策研究.赵干城的《南亚国际格局的塑造与中国的抉择》一文指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南亚地缘政治的争夺已经给中国带来损害,在中国的西南边疆制造了潜在和现实的不稳定状态.一个战略自主性更强的南亚对中国边疆的稳定应当是有利因素.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如果能够得到其他南亚国家的认可,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有助于地区稳定的因素,则印度在南亚的地位与中国在南亚的目标不一定冲突;中国应该重新评价自己的南亚政策,甚至进行一定的调整,以利于一个稳定的南亚体系的形成和中国发挥一种恒久的均衡与稳定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学者叶海林的《结构不均衡问题对新形势下中巴关系的影响》一文通过反思中巴关系,指出南亚国际关系格局是影响中巴关系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中巴关系中谋求“共同安全”的“高政治”占据了主导地位,谋求“共同增进财富”的“低政治”需求处于从属地位,从而导致了中巴之间“全天候、全方位”的合作关系中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两国在经济合作、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领域的合作水平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外部导向型”的国家间关系,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很容易因为缺乏内部支撑而发生动摇.未来,中巴关系存在变数,中巴关系的内在结构失衡可能会凸显,中国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


(编辑毛悦)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