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比较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401 浏览:17482

摘 要:中西方文明的相去甚远、中西文化传统的塑造与奠基者孔子、苏格拉底各自的思想主张有密切联系.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 键 词:道德教育;价值追求;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B50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进程十分重要的阶段.有学者将这一时间段称之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在人类以后的文明发展都是对这一阶段的不断重演与创新.这一阶段涌现出了许多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引领者,如苏格拉底、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等.他们用理智的方式来观察世界,开始塑造各自的文化传统.欲探寻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源头,比较一下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道德思想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此前的“周礼”早已礼崩乐坏,各国争相称霸,社会矛盾丛生.苏格拉底的时代雅典制的极盛时代也一去不返,发展成为了极端的,使用抽签来决定官员的选任.两人都怀着对过去盛世的缅怀,关注社会问题,想要拯救当下的人们.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道德教育,形成了风格不同的道德思想.


一、价值追求不同

孔子的道德思想的价值追求在于,重仁轻智.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主,知识教育为次.孔子认为,社会的混乱是由于“礼崩乐坏”,积极倡导恢复周朝礼制.为此,他系统地提出了“仁、礼、孝、悌、忠、信”等为主的道德要求.其中,“仁”是核心.

《论语》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将其看作最高的道德原则与人生理想.从笔画而言,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仁”字,体现的是两人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强调人和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其精神是以亲亲尊尊为基础,而后超越了血缘关系普遍地“爱世人”.

苏格拉底追求的是善.他认为,人们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就是美德.善包括正义、勇敢、节制、虔诚、友爱等诸多美德.苏格拉底主张“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知识,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是认识这些事情的人决不愿意别的事情;凡是不认识这些事情的人绝不可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即使去做也会失败”.在他看来,有知识的人必定是有德行的人,只有对善无知的人才会作恶.这即是他提出的著名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此时的知识并非所谓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而是人本身,苏格拉底将认识自己作为知识的对象,这种知识是整个世界善的知识、自我的知识,是在道德领域中寻求以中国自然界中无法得出的确定的概念式的哲学的知识,它是对美德的理解和把握.美德、德性,即使人之为人的本性.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神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但这只是潜在的,需要人们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由此可见,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关于情感与理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孔子强调情感,重视人伦情谊.苏格拉底崇尚智慧、理性、知识,强调了对人、事、善的真知.二者的区别为此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大相径庭埋下伏笔.

二、实现方法不同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弟子问,孔子答的方式因材施教,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弟子思考.其特点在于:

1.因材施教.颜回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以为仁”,具体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目.子贡问仁,孔子曰“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司马牛问仁,孔子曰“仁者其言也”.根据不同弟子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学.

2.循循善诱.在孔子与弟子的问答中,总是弟子问师答的方式,孔子扮演的是授业解惑的长者之姿,“诲人不倦”.在《论语宪问》中,子路问何谓君子?孔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子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三次回答中层层递进引发学生思考.

3.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与思三者的关系中,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要求弟子学与思并重,只有在弟子“百思不得其解”时才施以援手.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首先出于天性,但他并不否认后天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真理存在于每个人自己身上,但并不是人人能发现自己身上的真理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存在于自我内心世界的真理,并将其引导出来.此即为苏格拉底自比为助产婆的原因.在《对话录》中,苏格拉底不断地“弱化”自己的形象,与其辩论,时而他驳倒了其他人,时而他被人驳倒,双方在交谈中体现出平等的关系.这种谈话有几个特点:

1.在谈话过程中苏格拉底侧重于问而非答.他只要求对方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从对方的回答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以此诘问对方,如此反复直至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这也便是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2.师生平等.学生并非仰望地等待师者的谆谆教导,而是平等地参与教学过程,最终对师者的信服也是建立在理性的批判上的.亚里士多德曾很贴切地形容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尽管二者在道德教育观念中有诸多分歧,但仍有很多相近之处.首先,二者的生活背景十分类似.生活在乱世之中,都曾有过做大官的经历.苏格拉底曾经当选过雅典议事会的成员,参与审理了著名的雅典将军案件.此外,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勇敢地反对过当时里底亚的暴政.孔子年轻时担任过鲁国的中都宰、大司寇等职.遗憾的是,二者都未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政治抱负,尽管如此,二人仍旧带着强烈的责任感,积极探寻治世之道.其次,二者都无法跳脱时代的束缚,都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的色彩及政治意义.曾告诫奴隶主贵族,美德可以换来今年及个人和国家的利益,以此规劝统治者重视道德教育.孔子提倡恢复周朝礼乐,倡导严厉的等级制度.这些反映出二者道德思想的阶级实质.最后,孔子与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文明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对于后世中西方文化传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引领之下中西方文明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开来.中西方的差异无所谓孰优孰劣,我们应当抱以客观的态度,在比较重弥补自己文化模式的缺陷,以求改进.

#91;3]毛国民.中西早期思想家求善之路[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7月第4期

[4]李怡.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施颖.田良辰.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教学图景其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