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课程考试改革与

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4591 浏览:108779

[提要]《美国文学》课程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本科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这门课程在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再到被冷落的过程.关于《美国文学》课程设置、《美国文学》教材的改革和课堂教学手段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对《美国文学》考试改革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专项讨论不多.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工作和督促学校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组通过调研,分析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考试现状,提出改革的必要性,归纳整理本课题组成员在近两年来就《美国文学》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定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经验.

[关 键 词]《美国文学》;考试;内容;形式;评定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张礼牡(1968—),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江西南昌330038)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WX311)

一、以调研为基础提出改革的必要性

任何一门课程的考试的最终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美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本课题组对120名英语本科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100%的学生全部通过学校的《美国文学》课程的考试;86人参加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中有57人通过入学考试录取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但是90%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美国小说原著,只有40%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读过《美国文学》中的几首短诗.90%的学生认为了解美国文学和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学史而不是文学作品;75%的学生对1945年之前的美国文学史有一定的了解;95%的学生对美国女性文学,美国非裔文学,美国犹太文学等少裔族的美国文学了解很少;98%的学生对文学史的了解比作品多;80%的学生认为文学考试就是测试文史知识;85%的学生不懂文学理论批评是什么.调查的结果是学生学习《美国文学》课程没有达到教学大纲要求,但却都通过了《美国文学》课程考试.所以本课题组成员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调研分析了10所高校近三年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期末试卷和10所高校英语专业近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美国文学》试卷,调研分析结果如下:

10所高校英语本科专业《美国文学》期末试卷的题型大致一样,包括作家与作品连线题;关于文史基本知识的客观选择题及判断题;文学流派名词解释题;某某作家文学风格方面的简述题,有一所学校以阅读理解的方式测试了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10所学校测试美国文学的内容都是在1945年之前的,没有涉及非裔,华裔及犹太作家的作品,除了艾米丽·狄金森,斯托夫人外没有涉及其他的女性作家的内容.10所高校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美国文学》试卷题型主要是文史知识方面的选择题,名词解释及简述题,这与各高校《美国文学》期末试卷的题型相同,不同的是有8所学校考研题中包括对文学作品节选的文本分析,同时还有对原作的再创作题,涉及的内容也大都是1945年之前的.在文学常识题的测试中偶然会有几道关于1945年之后的美国文学史及文学基础知识.从本课题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目前高校《美国文学》的考试内容厚古薄今,重男轻女,重白人轻少裔族,不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美国文学》考试形式单一,大都以期末闭卷考试作为学生的《美国文学》成绩,这种重终结、轻过程的考试形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考试题型客观性试题目比例大,这种重文史知识的客观题和轻文学理论运用的主观题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高低,这种考试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无法测试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美国文学》的课程目标,只是一种应试教育,所以《美国文学》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本课题组成员两年来一直致力于《美国文学》考试改革的探索.

二、以清晰的考试目的促进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的目标决定考试的内容,所以对《美国文学》课程进行考试改革,首先要准确定位应用型大学《美国文学》考试的目的.《美国文学》考试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能力,既测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又测试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西方文化中的精神、人格等情感价值观念,这些内容要在考试中得到体现,不应该仅以文学史和作品知识为考试内容.在考试内容上要知识与能力的兼顾,在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的目的大学教育,应该向能力型考查倾斜,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来独立分析问题、鉴赏文学作品、思考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组成员认为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应用型大学《美国文学》考试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测试学生阅读美国文学原著的能力;二、测试学生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文史知识;三、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测试学生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了解;五、测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测试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但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考试内容仅局限于教材,很多学校在使用吴伟仁的《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而这些教材大都涉及1945年之前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学科教学的全部,期末试卷的内容注重对1945年之前的美国文学文史知识的领会和掌握,偏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分析、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的考核,直接导致学生对美国文学和文化的片面认识,不符合该课程教学目标.上世纪90年代美国文学就出现多元化现象,要全面了解美国文学的文化知识,考试的内容应该把重点转移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史和作品中,同时平衡华裔、非裔、犹太等少裔族美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作品所占的比重.期末闭卷的考试只是测量考生的共性的内容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约束了考生的想象力,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失衡,所以要完成《美国文学》的考试内容除了终结性的考试之外,还有过程性的考试,过程考试内容就包括读书报告、文献综述、文史背景知识掌握,观点辩论,要完成这些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三、以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试形式的选择是由考试内容决定的,传统的《美国文学》考试大都是以一份期末试卷来检测学生学习美国文学情况,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过程性的考试方式成了改革的热点,本课题组在《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评价的形式灵活多样,并从不同的角度测试学生的能力.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测试学生阅读《美国文学》的原著能力,本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阅读现代《美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比阅读古代作品能力强,阅读短篇文学作品的兴趣比长篇的更高,并且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学体裁的兴趣不一样,教师就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列出适合学生水平和鉴赏能力的作品20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通过组成学习兴趣小组,要求小组成员每人在学习《美国文学》期间阅读至少四部自选的美国文学作品,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形式交一份英文的读书报告.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测试学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及辨别资料的能力.在信息发达的社会里,教师可以发挥学生能灵活操作电脑的特长.本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文学背景知识,让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就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的背景知识,主要作家及作品的内容做成PPT在课堂上]示,每个组派一代表作英文讲解,其他同学根据PPT内容、形式及讲解员的语言表达给小组评分,这种考核形式为师范类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一个实地]习的机会.


《美国文学》课程过程考核注意检测学生查阅资料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兴趣相同的学生小组选择一位作家或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然后就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科学方法加工处理信息,找出相关的前沿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会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考试内容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对传统好的东西应该继承,传统式的终结性的期末考试也有其优点,激发了学生对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整理.试卷中客观题能考察学生思辨的精晰性、相关性与逻辑性.主观题型因为答案开放,可以反映学生的思维过程,还可考察辩证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但客观题答案因为带有一定的猜测成分,所以期末试卷客观题和主观题所占的比例为3:7,同时试卷中主观题给出学生挑选做题的余地,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题目,只要语言流畅,观点能自圆其说都能考出好成绩.

四、以多元化的成绩评写作度带动学生考试的积极性

成绩评定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美国文学》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考试题型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美国文学》课程考试由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组成.过程考核大都用等级评分法,期末试卷的主观试题采取模糊评分法,对客观性试题采用准确评分法.在成绩评定时过程考核成绩和终结考核成绩的比例为6:4,过程考核成绩组合比较复杂,一般是读书报告占15%,归纳整理文献综述占15%、课堂PPT]示占10%、课堂考勤占10%、课堂语言表达占10%,其中课堂PPT]示,课堂考勤及课堂语言表达由全班学生和老师评价成绩的平均值,读书报告和文献综述由老师给予等级评分,一般一个小组的等级分数相同.期末试卷的成绩占40%,其中由机器批阅的客观题占10%,教师批阅的主观题占30%.教师在批阅主观题时要对学生具有创新的、探讨性的观点给以较大的权重.从这100分的成绩中可以看出在《美国文学》成绩评定过程中,学生《美国文学》最后的成绩有60%由老师评定,30%主要由学生评定,10%是测试学生记忆的客观题由机器阅卷.

总的来说:《美国文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评定是由学生全程参与的,考试的分数又能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对考试的积极性很高.这种学生成绩的多样化,改变了《美国文学》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次闭卷笔试“一考定成败”的现象.老师利用平时考核,提高了教学效果,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也符合新世纪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两年来,本课题组成员所担任的《美国文学》课程,学生成绩补考人数为1%,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达95%,学生的考试能力得到了老师认可,不同个性的学生在《美国文学》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美国文学》课程考核内容,方式及成绩评定的改革,考核结果不仅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而且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正确地发挥了考试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I)[J].外语研究,2002,(6).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责任编辑:欧阳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