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的技巧

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947 浏览:128976

摘 要:广播正处在一个车上收听占主导的时代,新闻与故事的结合符合这个大背景下的“注意力经济”法则.本文阐述会“讲故事”对成为一名优秀广播记者的必要性,以及掌握和提高讲述技能必须注意的五个方面,包括角度选取、语言技巧、词汇使用、节奏把握、个性彰显.

关 键 词:广播报道讲述技巧车上收听故事性

听美国同行讲业务,讲到新闻报道满嘴不停的“story”(故事).初时不解,新闻应该是“事实”,为什么用“故事”这个词?后者容易让人联想到“编”.后来渐渐领悟了,记者既是新闻事实的提供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同样是讲述,报纸的文字过于冷静和抽象,而广播通过有表现力的声音和语气,让新闻事件凸显跌宕起伏,更能抓住听众的心.


记者“讲故事”的本质是追求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一则优秀的新闻报道好比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讲完后会给人留下长久深刻的印象.当下,广播听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车上收听占主导的大背景下,写稿子、发报道时学会“讲故事”已是广播记者的必备技能.首先,新闻本身就有故事,采访的过程也具备故事性和戏剧性,记者只有找出最值得传播的价值,才能有最佳传播效果.其次,广播记者叙事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报道能否吸引人.如今,车上收听广播的人群庞大,他们的选择性更强,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这对记者的讲述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联社特稿部主任德希尔瓦德说过:“以说故事的方式向人们提供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和记忆.因为这种方式让人放松,让人觉得有趣.”如何发现好的题材是洞察力决定的,而如何不糟蹋好题材,那就是记者“讲述”的技巧了,包括角度选取、语言技巧、词汇使用、节奏把握、个性彰显等.

一、讲述的角度

1.平民视角.讲述时要树立听众意识,改变居高临下的说教态度.用平民化的视角来讲述新闻,听众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新闻发生的场景和人物的经历,传达的信息会很容易被听众接受并作出反应.

2.身临其境.记者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再现新闻事件现场、人物、情感和立场.对现场的描述能让听众“身临其境”,比如,“六、七平米大的房间搭着三层高低铺,床铺矮得根本没法坐”、“四面透风的土墙”、“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等描述,将艰苦、恶劣的环境刻画得淋漓尽致.一位苏联广播记者曾说过:“我既然是一个广播记者,我就应当用我的报道把我看到和听到的东西,给听众提供一幅正确的图画来等能够为听众填补起看的因素.”

3.取舍信息.选取听众最感兴趣的内容,选取对主题表现有意义的信息.比如现场报道,并不是现场描述越多越好,这样会导致大量无用信息的简单堆砌,反而冲淡了新闻事件的主题.首先,要尽快交代新闻事件的要素和主要新闻事实,吸引住听众,切忌开篇无内容的空谈大论.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的开篇就非常简捷:“各位听众,我是湖北台记者王彬.现在,我是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现场向您报道.现在是8点30分,此时的长江风平浪静,薄雾笼罩着江面.在上游围堰左岸戗堤堤头,依次排列的48台自卸车满载着各种石料,他们在等待着合龙的冲锋号令”.短短几句话交代了新闻的时间、地点、现场氛围,让人感觉到合龙大战一触即发.

二、讲述的语言技巧

1.尽早切入主题,不要用模糊的概念和语句.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尽快突出主题,迅速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听众.新闻五要素在这里都需要尽早体现,模糊的概念和语句会转移一部分听众的注意力.具体做法可以是,何时的表述要开门见山,时间越精确越好;何地的表述要尽快进入场景,注意渲染环境氛围;何人的表述要有名有姓,方便听众理清思路;何事的表述应注意具体化、细节化,脉络清晰,不能凌乱;何故的表述要引出主题,点到为止,不需要太多补白.大量游离于主题之外的话会使听众的心理期待落空,这时你的讲述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捕捉细节.细节虽然只是辅助新闻叙事,如一段声音、一个动作等,但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讲故事能力强的广播记者往往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报道当中善于捕捉细节,形象化的描述将新闻以视觉化的形式传递给听众.如何入耳入心?从微小处切入.如“山泉边取水的队伍排到了村口,刚轮到的一位大姐用塑料勺子舀水,勺子刮擦着山泉底部的岩石,发出的声音让人汗毛直竖”,这段描写讲述的是2003年浙江遭遇大旱时,温州一个小山村里的场景,“勺子刮擦”的细微动作描写得很生动、传神,比其他任何语言都具有说服力.所谓的新闻故事化也就是在新闻叙述中更加注重细节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以及背景的交代等,将新闻事实当做一个故事叙述出来,使报道更加形象生动和富有感染力.任何新闻传播,不论其信息多么密集,新闻价值多么重大,最能打动受众的总是那些具有强烈刺激或反差对比的故事情节或细节.

3.制造悬念.有时,让新闻报道具有故事的戏剧性,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调动听众的猎奇心理和探求真相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中国之声记者的连线报道《玉树紧急救援》关注了一位藏族孕妇接受救治的全过程:“晚上6点02分等她出现非常不好的状况等”“6点24分等在最后关头登上救护车,一同去往机场等”“7点02分等我们已经逐步走出了最拥堵的路段,刚才我们一直非常着急等”“9点05分等已经到达医院等孕妇的情况非常复杂等她的脑部在地震中受到过重击”,“11点22分等现在孕妇已经进入了产房等我们也是非常期待一个生命的降临”,“0点25分等医护人员把小孩抱到卓玛的眼前等是个男孩等”这几次连线跨越近十个小时,整个过程可谓悬念起伏,让人牵挂.事件结果的不确定性,诱发听众的探知,再一点一点解开,让听众体验听觉的快感,体验报道的深刻含义.

4.善用情感.在叙事中情感的表达应恰当到位,让听众跟着你的讲述情绪起伏跌宕.

5.巧于表达.在讲述时,第一句话的语音、语调、语速要注意基调,清晰入耳,这样做会更吸引听众.后面的叙述也同样要把握语言表达技巧,使与事件本身及其发展相互匹配,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