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抄袭风波

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520 浏览:156393

CNN明星主持人、《时代》周刊专栏作家扎卡里亚,此前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梦的代言人,但在经历“抄袭门”后,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110个单词值查重拿过稿费的通常心里有数.一字千金虽是小概率事件,用来描述法里德·扎卡里亚的损失却远远不够.8月10日,这位美国明星媒体人承认在替《时代》周刊写的一篇专栏中,抄袭了《纽约客》另一篇专栏的一段文字(总共110个单词).随后,《时代》宣布“封杀”扎卡里亚一个月,CNN也决定暂时取消他在黄金时段主持的热播节目《法里德·扎卡里亚的环球公共广场》.

一夜之间,扎卡里亚失去了发声和露脸的左膀右臂,遭遇从业20年以来的最大信任危机.

一周后,调查结果出来,《时代》称“抄袭”只是“无心之失”,CNN则在仔细回溯扎卡里亚的节目和博客后称“找不到任何继续‘关他禁闭’的理由”.

尽管复职指日可待,但在经历了“抄袭门”之后,扎卡里亚的公众形象能否如他的西服般平整光鲜,成了一个问号.

“我犯下了一个可怕的错误”

最先捅出扎卡里亚抄袭的是博客网站NewsBusters,有网友贴出了两篇文章的相似段落,其中,《纽约客》专栏作者、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吉尔·莱波雷用100个单词概括了另一本著作中对美国管制历史的梳理,比如1813年肯塔基州和路易斯安那州通过了禁止携带隐藏式武器的法律,其他州随后纷纷效仿.莱波雷教授啃了一本书,嚼一嚼后,吐出了一些事实论据,不料经过“头道加工”的产品稍作改动又出现在扎卡里亚的专栏文章中,除非两人心心相印到不仅读同一本书,还在同一页的同一位置做了相同的标注,否则就是扎卡里亚利用莱波雷教授的文字制造了自己读过原著的检测象.

扎卡里亚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在道歉声明中说:

“向我指出问题的记者们是对的.我犯下一个可怕的错误.这是一次严重的过失,责任完全在我本人.我毫无保留地向原作者、《时代》的编辑和我的读者致歉.”

并非所有读者都写账.有人甚至怀疑扎卡里亚的专栏一开始就不是他本人写的,原因是他怎么可以在这么忙的同时保持文字高产,再加上“抄袭”这类低级错误很难安在一位先后毕业于耶鲁和哈佛的优等生头上,扎卡里亚背后有一批查重复率就成了“合情合理”的推测,于是,一切变得顺理成章,的专栏出自一个不懂规矩的新人之手.

新账旧账一块算

恐怕扎卡里亚也相信,如果存在检测文章相似度的工具,他的每一篇文章都难逃被检测的命运,因为他实在太成功了.

扎卡里亚1964年出生在印度孟写的一个上层穆斯林家庭,父亲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母亲曾是《印度时报》的编辑.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接触大量西方文化的他先后在耶鲁和哈佛深造,师从政治学大师塞缪尔-亨廷顿和斯坦利·霍夫曼.1992年,在取得博士学位的前一年,28岁的扎卡里亚就坐上了《外交事务》杂志(ForeignAffairs)主编的位置.

真正让他声名鹊起的是“9·11”后《新闻周刊》的封面文章《他们为何憎恨我们》,作为一个实现了“美国梦”的印裔穆斯林,扎卡里亚的观点具备先天的说服力优势.

不仅前国务卿赖斯称赞他“熟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奥巴马在竞选期间也随身携带他的《后美国时代的世界》.但名气所带来的关注中既有鲜花,也有臭鸡蛋.

“抄袭门”后,《大西洋月刊》记者杰弗里·戈德堡与扎卡里亚进行了一场邮件交锋.起因是《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披露,早在2009年,扎卡里亚就在文童中“借用”了戈德堡文章中的两句引语,并且没有提到后者.此事令坚持“盗用引语是新闻原罪”的戈德堡愤怒不已,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扎卡里亚在回复他的邮件中称:“随便翻翻那些有影响力的刊物,没有多少文章是拿了别人采访到的引语还提作者名字的.”他还不忘拿自己说事,“我每周日对话重量级人物,接下来的一周这些对话内容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和博客文章中,许多时候我的名字并不会出现.”

眼看扎卡里亚的防卫火力十足,戈德堡的斗志也瞬间被激发出来,他特意拜访了一位新闻学博士,并借博士之口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的话:“盗用引语和剽窃一样,是对读者的犯罪.读者有权矢口道每一句引语出自谁口,由谁最先记录,这是高质量信息的标志.”

到底抄没抄

“抄袭门”该如何定性是彻头彻尾的剽窃还是暧昧的“无心之失”新闻圈的讨论与反思并未随着扎卡里亚的复出而停止,有人忙着搜集他一贯“顺手牵羊”的证据,也有人断言“扎卡里亚无罪”.

在美国新闻网站“每日野兽”(thedailybeast)最近一篇专栏中,《媒体神话》一书的作者、记者爱德华·杰伊·爱泼斯坦就直言,扎卡里亚无需道歉.

“没错,扎卡里亚引用了亚当·温可勒教授书中的核心观点,但引用不该升级为盗用,因为亚当·温可勒的大名赫然出现在段落的开头.争议源于两位专栏作者汲取了同一本书的养分,如果这也算抄袭的话,那么接下来借鉴这本书的人难道需要一一列出吉尔·莱波雷、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名字我相信就算他们这么干了,编辑也会毫不犹豫删掉的.”


无论抄没抄,针对公众人物扎卡里亚的这番折腾颇有价值,至少编辑记者们脑子里的那根“之弦”绷得比原来紧了.

当记者保罗·法希在《华盛顿邮报》的网站上揭发扎卡里亚2038年的畅销书中同样未注明出处使用英特尔总裁的原话后,很快,编辑因发布这篇事实有误的文章作了致歉声明:

“事实上,扎卡里亚在书的不同版本中都作了出处说明,《邮报》有责任事前查阅这些书,从而制止文章的发布,我们为此感到愧疚,并向扎卡里亚先生道歉.”

扑面而来的责难、力挺和道歉,证明扎卡里亚短时间内很难从“抄袭门”中脱身.这不,又有“好事”的同学向他发问了:“扎卡里亚先生,您怎么解释在耶鲁大学和杜克大学的演讲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