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53 浏览:118873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51-02

摘 要: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 键 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教学策略

有人认为“小学美术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让学生看,多么轻松!其实不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美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完善人格.”所以美术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艺术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1注重作品的文化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它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所谓的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美术作品创作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创作构思.因此在美术教学时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技能技巧的欣赏层面,而要把美术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随处可见.在美术教学时可将教材内容与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如:《现代建筑艺术》一课,可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走走,结合学校建筑和校园外的建筑,分析、评论校园建筑及周边建筑的特点和布局,感悟建筑的美.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建筑艺术的多样性和美术对社会的独特贡献.而欣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则可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艺术特点的同时,通过查找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通过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开国大典》这幅优秀作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作品的热爱.

2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分为四个阶段:视觉感受、意象感受、审美心理及心境共鸣.即先产生视觉上的快感,再进一步体验作品体现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到美,最后产生欣赏者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审美的视象、意象感受的外在因素就是情境,要使学生产生审美感受,使之内化,就应该重视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如欣赏中国画时,教师可事先在教室多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画图片,使学生一进教室马上置身其中,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可播放一些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启发联想,并借助古诗词描述出一幅幅清丽、淡雅的中国画,以此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中国古诗词、中国的古典音乐、中国画三者都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以借助古典音乐、古诗词既可以渲染学习气氛,又能帮助学生通过情感联想理解中国画的墨分五色、色彩淡雅的艺术特色.

3规范教学流程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达到通过上述“内外”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此一般要形成可操作的欣赏程序,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

3.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

3.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

3.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

3.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

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义”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4开设专题欣赏课

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审美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欣赏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让我们带着信念去追求,带着希望去寻找,带着爱心去探索,带着自信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