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的历史回顾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352 浏览:35214

[提要]教育發展与国民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数量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發展,教育事业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我国教育發展与国民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情况显示经济增速快,教育發展却相对慢,教育投入比重较少.今后,我们应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事业的發展,继续深化教育和经济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教育發展的数量关系,努力促进教育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發展.

[关 键 词]教育發展;经济增长;数量分析

本文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8JA880033)阶段性成果

教育与经济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数量关系.经济發展制约着教育發展的数量,教育發展为经济增长培养所需的人才,促进经济的增长.回顾和分析我国教育与经济發展的数量关系,对调整教育结构、经济结构,总结我国教育發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特点,进行教育和经济的深化改革,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教育發展的巨大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發展.六十多年来,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952-2010年,我国财政共拨出教育经费61457.55亿元.2010年比1952年增加了986倍.按人口平均教育支出由1952年的1.92元增加到2010年的781.99元.增加了406.3倍.我国财政支出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证.在物质保证的前提下,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發展.1950年与2009年相比,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3所增至2305所,在校生由13.83万人增至2144.7万人,增加了164.8倍,专任教师由1.7万人增至129.5万人,增加了76倍;普通中学由4013所增至70774所,在校生由130.5万人增至7867.9万人,增加了60.3倍,专任教师数由6.9万人增至500.7万人,增加了72倍;小学由383647所增至280184所,在校生由2892.4万人增至10071.5万人,增加了3.48倍,专任教师数由90.1万人增至563.3万人,增加了6.25倍.与此同时,技工学校、职业中学、特殊学校、幼儿园和各级各类成人学校也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2009年,有成人高等学校384所,在校生541.4万人,教职工8.42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883所,在校生161万人,教职工9.42万人;成人初等学校41910所,在校生344.3万人,教职工8.27万人;特殊学校1672所,在校生42.8万人,教职工4.75万人;幼儿园138209所,在园生2657.8万人,教职工157.08万人.目前,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

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历史情况

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其数据情况列表如下:

从上述二个图表的数据,说明我国经济發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1952年到1978年,我国的国民收入从589亿元增长到3010亿元,增长了5.1倍,第一、二、三产业以及财政收入分别增长了2.9、11.85、3.65和6.1倍.这其间,虽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挫折,我国的经济仍然是發展的.

2.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至2009年的340506.9亿元,增长了93.4倍,财政收入从1132.3亿元增至68518.3亿元,增长了60.5倍;而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则分别增长了34.3、90.9和169.2倍.这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

3.从年均增长速度看,建国后的前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5.99%,后三十年是9.97%,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改革开放前的速度.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增加最快的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46%,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分别为10.9%和4.5%.而我国的财政收入,在改革开放后年均增速达到14.8%,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从上述数量的增长速度来看,讲我国经济实现了腾飞,这话一点也不为过.


三、我国经济增长和教育發展的数量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学校教育發展速度的数量比较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增长和学校教育的發展一直是在持续發展的可喜过程中.但是,学校教育的發展情况与经济增长也有不协调、不和谐的情况.见下表:

表3中反映出:

1.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学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發展都快于财政经济的發展速度.改革开放后,除1979—1990年问的大学教育的發展速度外,其它各个年份的大学教育的發展速度都比经济的增长速度快,而中学、小学的教育發展却比财政、经济的增长速度都慢.中、小学教育發展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增多.

2.1978-2009年我国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8.97%,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分别是3.84%、11.37%、9.44%,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是12.96%,财政支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3.24%.而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是14.62%,教育投入的增速快于经济的增速.

3.教育投入的增速大大快于在校生的增长速度,说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进行新校区建设和改造学校的危旧校舍,我国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我国教育投资占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情况分析

经济建设、社会發展和科技进步,都依赖于中华民族的智力开發和人才培养,有赖于教育事业在经济發展的基础上有较大的發展.为了考察我国教育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重视教育事业發展的程度,我们将教育投资占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作一比较分析.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

1.我国教育投资占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与支出的比重都较低.

2.依据现代科学技术發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客观上要求在经济增长的正常情况下,教育投资不仅应随经济增长而增长,而且它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应是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投资在经济的各成份中总体比重中也是不断上升,特别是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大.这是符合经济增长中有关教育發展的客观规律.

3.教育投资在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比重,虽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小,而且还有起伏.特别是教育投资占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支出的比重,不仅有起伏,而且还呈下降趋势.只有到2009年才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上述情况说明,我国教育投资和经济發展水平仍不甚协调,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革和调整.

(三)我国人均生产总值与人均教育事业费的比较分析

在分析教育發展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时,不仅要从总体上分析教育發展与经济增长的数量情况,还要从人均经费上来作比较,这样就能更具体地了解两者的内在关系和發现教育事业的發展与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见表5)

表中数据说明:

1.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都有提高.但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各个时段是不一样的.新世纪以来是呈下降趋势.而人均教育事业费却一直快速提升,2009年比1952年提高了407,3倍,人均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基本上与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相等.但近几年,却高于人均生产总值的速度l倍多.

2.1978与2009年相比,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67.1倍,年均增长10.39%,而人均教育事业费增长了80.29倍,年增长了13.26%,人均教育事业费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均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

3.人均教育事业费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重,改革开放后逐年下降,而新世纪以来又不断呈上升趋势,但总体比重是比较低的.

4.在校生平均教育事业费1952年与2009年相比,2009年增长了256.26倍,比1978年增长了117.8倍,年均增长速度从1978年的3.03%增至2009年的23.54%,增速较快.

四、结论

综合以上的剖析,回顾我国教育發展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情况,我们认为:第一,我国教育事业的發展落后于经济的增长,两者没有完全做到协调發展.第二,教育投资占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较低,提高的幅度较小,有的年份还下降,增长速度比不上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离“4%”的目标还要做很大的努力.第三,按人口平均教育经费数额甚少,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为了我国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与教育發展的良性循环,我们就应该象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紧發展教育事业.并在经济發展的基础上,加大教育投入,早日实现“4%”的目标,以促进教育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协调發展.

[责任编辑:程文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