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学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236 浏览:32906

“融媒体”是国内学者和从业人员基于美国学者提出的媒介融合概念而提出的,是针对当前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这些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数据库怎么写作、新闻专线怎么写作模式、3G移动互联模式――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媒介之间的界限由清晰变得模糊,“打通”与“共融”成为媒体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融媒体资源共享、海量传播、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的综合表现方式,给传媒业界带来新际遇,也引发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高等学校新闻学及相关传媒类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是打造具有综合素质的传媒人才.业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直接决定新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教育应当紧密联系业界动态,用前瞻及发展的眼光.及时调整,在不断更新的传媒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笔者认为,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应当是结合业界传媒动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工具,以启发学生在新传播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

理论依据:探究式教学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它注重学生的前认知和体验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式教育模式.这是由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新闻学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新闻从业专门人才.教育目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紧密联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诉求.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是简单的理论灌输无法涵盖的.启发能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重实质轻现象,帮助认知规律,适应新时期新需求.

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世界观、认知体系较为成熟的青年群体.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他们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简单的结论,而要求探明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创造性,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富于理想,对前途充满希望.简单的理论灌输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探究式教育模式符合青年群体的认知习惯,保证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由点及面的渗透积累

我国的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及内容多发端于西方新闻学、传播学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实践与理论脱节、培养目标较业界动态滞后的状况.传统媒体时代这一问题业已凸显:融媒体时代,新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传媒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这一矛盾日益加剧.新闻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应由单纯专业知识的点式教育转变成以新闻学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的渗透和拓宽,即由点及面的渗透积累.

当前,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多是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模式受此影响较深,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讲授.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界限存在着一定不足.如:以传统报业教学为主,缺乏对新媒体介入后的当前报业现状的介绍;面对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型传播技术,无力进行新技术及行业新软件的教学;强调专业细分,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媒体等相关课程割裂进行,难以适应当前不断出现的跨媒体集团所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融媒体时代的课程教学目标应密切联系业界动态,放弃传统的以知识点记忆或单项技能操作为授课目的的简单模式,实现多学科交融、多技能交融,由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的交互强调渗透到学科脉络的构建,帮助学生拓宽知识平台,构建融媒体时代解决新传媒环境下新闻传播实务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教学流程:课堂内外结合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新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操作性强,与业界动态紧密相连.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体共同的竞争力,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相较传统媒体时代,这种为“我”所用,为“我”怎么写作的运作模式,使得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业界的变革速度同频率增长.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流程,将课堂内教师讲授与课堂外学生自学拓展有机结合,适应学科特点,有助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外的自学拓展包括预习与复习两方面.课前预习要求专业课教师根据课堂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出启发性预习要点.不同于传统的预习模式,融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开阔的海量知识平台,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等形式,学生通过预习得到的信息量远大于书本,具有开放、链接、延伸等优势.课外复习即专业课教师提点拓展性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帮助强化课堂记忆、延展理论深度.

融媒体时代的课堂内教学对教师的开阔视野与充足储备提出高要求.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教师需密切关注业界日新月异的动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效案例进行探讨,帮助学生完成新闻学理论依据上的原因分析、动态预测.双向互动的探讨模式、课堂内外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建立独立思考及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结合

融媒体时代的多媒体授课不单指传统意义上的ppt或多媒体课件教学,而是指融合课堂内课件授课、互联网交流反馈系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手段.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能够丰富教学形式,有效延伸教学表现手段.相比普通教学,多媒体授课的直观性善于突破视觉限制,突出要点;动态性有利反映概念及过程,突破教学难点;可重复性及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便于呈现教学内容的脉络及体系,视频、图片、音频效果与文字内容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利于表现新闻作品特殊形式,如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报纸新闻等,另一方面便于教师设计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如在理论讲述较长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适时突破较为沉闷的学习氛围:利用相关场景引发联想、还原场景、启发思考等.

互联网交流反馈系统指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可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教学平台.融媒体时代众多的新传播手段提供了多种工具,如群、微博、博客、个人主页、校内主页、个人信箱等.互联网交流反馈系统不仅用于学生与教师的实时交流,帮助解答疑问,还可发挥课前要点预习、课后练习下载、课后作业提交等多项功能.伴随新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这一平台亦可延伸至手机群体用户.


构建融媒体时代新闻学专业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应紧跟业界动态,结合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渗透多个学科知识要点.如《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可引入国外著名媒体网站浏览、著名媒体时事评论等内容,并穿插新闻学写作、传播学经典理论等相关知识渗透.

融媒体时代给新闻学专业学生提出了新要求.融媒体时代产生的融合新闻是各类型专业媒介新闻传播业务的融合,也是普通公民借助网络媒介参与新闻传播的一种“共享式”的新闻实践活动.媒介组织之外的个人成为新闻传播者,新闻媒体不仅更“公众化”,而且将越来越多地扮演“公共交流平台”的角色.公众的观点与信息传播与职业新闻人同样平等传播,信息传播的限制壁垒无体化.对于即将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在校学生来讲,良好的媒介素养是必备素质,需要在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中不断积累.

融媒体时代也给新闻学专业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融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以各种产品方式,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进入大众视野.社会需要融合文化的新闻人才.新闻的敏感、职责、深度挖掘往往源自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学科知识的融合,社会视角的切入,文化思索的层面,往往源自专业教育中的不断积累.新闻学专业教师在新闻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新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陕西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