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

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747 浏览:11441

摘 要:行政效能作为行政管理和现代政府能力的核心,对政府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行政效能监察肩负着规范监督行政权力,督促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负责、高效、廉洁履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责任,对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效能建设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重视,“抓效能、抓环境就是抓发展”逐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推进行政效能建设也普遍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工作的重要手段.

关 键 词:推进,行政效能,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1-0021-004

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为人民怎么写作的质量,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就一个地区而言,政府效能不仅是硬环境建设的决定因素,而且是软环境的核心要素.实践越来越使我们认识到,环境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推进行政效能建设的意义

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诸要素中,行政效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是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1.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的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把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开展效能建设,就是为了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运行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行力,是对效能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效能建设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和谐发展,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各级行政机构如何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深入开展行政效能建设工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怎么写作,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行政效能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根本要求,注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督促各级行政机关从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措施上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重围绕是否建立并认真实施透明的决策机制开展监督检查,不断推进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的程序化和科学化,着重围绕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国务院重大改革决策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把贯彻精神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

2.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环境也是生产力,优良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是催化剂,是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实现超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关乎形象,关乎企业和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前十分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区域经济发展对软环境依存度越来越高,软环境已经成为一种高潜质的发展资源,软环境已经成为优势突现的竞争实力.哪个地方投资软环境好,哪个地方经济发展就快.如果不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就会坐失良机.失去一次机遇往往就会失去一个发展阶段,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再说,现在的发展是在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过程中进行,如果没有一个高效务实的政府机构与之相适应,要想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主动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开展行政效能建设,改善发展软环境,适应时代的需要.加强政府效能建设是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形成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抓手.实践证明,哪里的经济发展环境好,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就向哪里流动,那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快,反之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就是要通过转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查处涉企“四乱”案件、治理企业周边环境等,从体制机制入手,逐步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外来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经济竞争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开放、抓发展”的观念,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完成“战危机、保增长”任务的现实需要

加强效能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是战胜危机、实现保增促调的重要保证.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要求在政府怎么写作层面,更加强调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怎么写作基层、怎么写作企业、怎么写作群众,政企合力保增长.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无形中要求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既要因“时”制宜、围绕当前的特殊实际制定目标,又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在克难中求进,在创新中提升,让政府怎么写作优势为保增长促发展大局发挥更大作用.工业经济是发展的顶梁柱、支撑点,是保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正确把握当前经济运行形势,进一步增强战危机、保增长的责任感、紧迫感.高度重视.要把战危机、保增长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真正摆上重要位置,真重视、真研究、真安排、真落实.把应对危机、促进发展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我们开展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为经济增长扫除体制上和制度上的障碍.通过查处涉企“四乱”案件、治理企业周边环境,目的是减轻企业负担,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使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4.推进行政效能建设是创新监督制度,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重大举措.

实践证明,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而行政效能的提高,客观上要求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因此,我们应丰富监督载体,加大监督力度,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格局,使权力运行实现“四个转变”:一是由权责模糊向权责清晰转变.从清理和规范权力入手,编制清晰的权力目录和覆盖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使各项权力和重点部位及责任一目了然,防止因权力不明、职责不清,而出现的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发生.二是由权力行使不公开、半公开向公开透明转变.权力公开透明,可以使权力行使者明确自己的职权和预期后果,使其不愿、不敢滥用权力,也可以使权力行使涉及的对象直接监督权力的运行,使权力行使者不能滥用权力.三是由权力运行的事后监督向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转变.要将监督关口前移,加强对权力的决策、执行、结果全过程的监督,保证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都有约束,对每个责任人都有监督,最大程度地克服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四是由注重权力运行结果公开向权力运行过程和程序公开转变.实现权力运行过程和程序公开,就抓住了权力行使的要害,使其逐步形成一种动态的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监督机制,有效预防权力滥用,增强行政效能.

二、推进政府效能建设的途径

政府效能建设的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提高为人民怎么写作的质量.因此,它不可能简单依靠运动式的集中活动取胜,要有效地发挥效能建设的作用,核心和关键在于构建起职责明确,奖惩分明,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激励制约长效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推动效能建设的不断深入.

1.创新机制,构筑长效保障.

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保障体系.只有工作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才能常态化:

第一,创新干部管理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实用、高效的干部管理机制和公开、公平的选拔任用机制,创新充满活力的干部配置机制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成就干部的发展空间,创造人尽其能的工作环境,留住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识人所长,给足空间,授之以实,用好干部.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坚持现代管理方法,追求管理的效率和,推行分类、合约管理,推进从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独断式”、“监督式”管理到“参与式”、“激励式”管理,推进“人人有事做”向“人人兢兢业业做事”到“人人高兴地做事”转变,发挥每个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管理上的质的飞跃,推进机关高效运转.

第二,创新绩效考评机制.进一步转变考评观念,按精准化、具体化、数字化的原则,互动、科学地制定考评指标,分层量化权重分值,做到看数字又不唯数字,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在“考什么”上求突破.进一步健全考评程序,变单一考为综合考,变刚性考为灵活考,在“怎样考”上求突破.进一步用好考评结果,按照“规则在先”的原则,制转变考评方式、组织形式、考评方法、考评取向,变封闭考为开放考,变临时考为专业考,定了考评结果运用的刚性规则,将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教育培训、监督管理的全过程,在“怎么用”上求突破,提高工作效能,推进工作落实.

第三,创新责任追究机制.推行行政问责制,目的是强化行政责任制,促使行政领导恪尽职守、严格依法行政,尽量减少和避免行政过错,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以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为核心,抓住问责事项根本,做到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缩小问责面,扩大教育面,认真解决责任主体不明确、重行政问责轻法律问责、重内部问责轻外部问责、重执行问责轻决策问责、重事故问责轻日常问责、重应对问责轻预防问责、重形式问责轻结果问责等问题.进一步理顺职责权限分工,规范行政问责的规则和程序,推进问责主体多元化,扩大和规范问责的领域内容,疏通问责通道,创新行政惩戒手段,明确问责的后续效力以及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条件和程序,加强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和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密切配合,使“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有机结合,形成行政问责强大合力.

2.增强能力,提高建设本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效能建设,“效”是“能”的推进力量,“能”是“效”的基础条件,抓“效”必先提“能”:

首先,增强执行能力.执政之道,关键在于落实.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决策再好、思路再新、制度再严,工作也难以高效率完成.执行力就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握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狠抓落实、坚决完成任务的能力.它体现为一种深谋远虑、明察秋毫的洞察力,一种坚定不移、捍卫信念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做事风格.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认知和分折能力,变“机械型”执行为“创新型”执行,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目标同向、步调一致,大力倡导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坚决反对“执而不谋、谋而不行、行而无力、力而无果”的行为,以殚精竭虑、全然忘我的精神境界,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干就干好、争创一流的工作标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意志,实行课题式设计、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实行项目式管理、增强工作的绩效性,实行工程式推进、提高工作的系统性,实行台账式督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实现工作效率最高化、效能最佳化、成果最大化.

其次,增强怎么写作能力.建设怎么写作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怎么写作职能,不仅是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人民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怎么写作能力的高低、怎么写作质量的好坏,是判断行政管理是否成功、是否有效的标准.增强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怎么写作能力,对于推进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要坚持怎么写作为本的理念,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公民的权利实现为要务,为公民参与、诉愿和救济提供必要的途径,推进有心怎么写作、有能力怎么写作和有效怎么写作三者的统一.从行政机关来讲,积极深化行政体制的配套改革,创新“责权一致、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规范政府行为,改革怎么写作程序、手段、方法,减少、集中、并联、规范行政审批,再造政务怎么写作流程,降低行政成本,加强政务怎么写作中心建设,延伸怎么写作职能,搭建怎么写作群众平台,形成科学、规范、高效、透明的运转体系.对工作人员个人而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怎么写作理念和怎么写作方式,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怎么写作发展的本领、依法行政的本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统筹协调能力.

第三,增强监督能力.监督是一剂良药.行为的规范、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强有力的监督予以制约和规范.实践证明,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监督运行机制,增强监督能力,是促进机关工作效能提高的有效措施.抓住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部位,加强对行政效能建设重点部位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加强对与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对各级干部执行力的跟踪考核和问效,整合监督资源,设立效能监督机构,把自上而下的监督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专监督队伍,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发布、考评追究等保证权力阳光运行的配套制度,扎实开展行风、政风评议工作,打造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机关形象,健全效能投诉网络,完善效能投诉受理机制,推进建立电子监察监控系统,开辟网上监督渠道,发展“网上监察”,逐步实现在线申请受理、状态查询和结果反馈,做到投诉有门、有效,有诉必查、查明必处,巩固和强化各项监督联动机制,强化机关与基层联动机制,推进机关作风与政风、行风的联动,加强作风建设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查处“不落实的人”,形成推进效能建设的强大合力.

3.注重效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长期来我国政府行政机构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运行成本不断提高.首先财政供养人数越来越多,政府队伍庞大,使有限的财政收入难以为继,不少地方的财政成为“吃饭财政”,个别地方甚至发生不能足额发放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的情况.其次,政府行政成本意识淡薄,只讲投入不讲效果,“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盲目的经济投资、各种达标活动,以及一些地方、部门领导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味贪大求快、急功近利,以破坏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一时半刻的所谓政绩和荣耀,导致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再次,一些地方、部门领导习惯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文山越削越高,会海越填越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精力耗费在会议、文件和一些缺乏实际效果的所谓调查研究、检查评比、参观学习上,不仅增加基层干部负担,而且大大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负担.以上情况虽然通过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化建设有了一定的改变,但实质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必须通过政府效能建设过程切实改变这些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政府效能建设要求把行政管理成本与效益有机地结合,要求降低政府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效益.为此,必须坚决实施政府瘦身,依靠公众自由选择和监督带来的压力来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怎么写作的效率和效益.首先,要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完成政府机构的“瘦身运动”,克服“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减少机构,在一定时期内坚持公务员多出少进的原则,并通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的改革和整合,加快公务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从总量上减少政府人员的数量,以减轻财政供养压力,


第二,要通过实行横向的公众介入机制和推行“公众是顾客”的“顾客主义”形成压力,使行政部门和公共机构怎么写作的顾客能够被直接吸收到管理决策中来,增加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怎么写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扩大公众对政府行政管理行为失察和决策失误进行追究的权力,促使政府增强成本意识,提高怎么写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第三,要坚持结果取向,改变过去政府行政行为重程序过程轻结果效益的习惯.在传统管理中,政府管理重视程序胜于结果,或者说不计结果,因为,结果往往难以预测,事后才能看到的结果往往富有争议性,而程序则是立竿见影、广为人知,更能显示官员的政绩.因此,现代公共管理职能要求把关注权力的运行过程转向关注管理效果上来,即变重视程序过程为重视结果效益,以怎么写作结果为取向,以管理效果为依据.具体做法上可通过在公共组织内部引进市场检验方法,仿效企业效益的市场评价机制,实行绩效评估来改变忽视效益的传统管理方式,以外部评价为方式,以怎么写作顾客(公众)为目标取向,以顾客满意度即社会、公众意见作为评估绩效的主要尺度和标准,从而形成一个重工作结果而不是重工作过程的高效率、低费用的政府管理职能,

第四,要在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采用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成本核算等方法进行成本控制.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完善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促进政府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责任编辑:邓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