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中的辩证法思想

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283 浏览:44081

〔摘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思想.文艺理论中所饱含着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文艺理论,辩证法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077-04

文艺理论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思想.文艺理论中所饱含着的辩证法思想对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文艺创作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文艺事业,进行文艺创作的思想指南.在文艺创作中,主旋律与多样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弘扬主旋律就是指文艺创作“应该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创作出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时代的进步精神的作品”〔1〕.提倡多样化就是指文艺创作要积极创新,“要立足自我、博采众长,以推进我国文艺形式、风格、流派的充分发展,实现体裁、题材、主题的极大丰富”〔2〕.

在文艺理论中有着非常明确的主旋律思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我们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的文艺,应当在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3〕同时,他还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4〕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这实际上是赋予了文艺创作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这一使命.在今天来讲,也就是说文艺创作一定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在强调文艺创作要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还主张文艺创作的多样化.列宁说过,文艺创作“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5〕.主张文艺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题材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是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也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必然要求.指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和不同教育程度的人们,有多样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艺术爱好.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和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6〕不仅从文艺创作的题材和内容上阐述了多样化的必要性,而且主张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他指出,要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7〕文艺创作“要防止和克服单调刻板、机械划一的公式化概念化倾向”〔8〕.对文艺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要求是根据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的,体现了他的文艺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怎么写作的思想,也体现了他对文艺发展客观规律的充分认识和尊重.

二、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辩证统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思想的基本方针.1956年4月,明确提出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并指出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艺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主张在文艺工作中全面准确地实行“双百”方针,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马克思主义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允许有丝毫的动摇.他讲:“如果我们不注意,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要僵死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辩证唯物主义.”〔9〕他还对“双百”方针作了全面的阐释,指出,坚持“百花齐放”就是要“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10〕,坚持“百家争鸣”就是要“允许争论.不同学派之间要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要提倡学术交流”〔11〕.

不仅始终强调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双百”方针,而且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形势对文艺思想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建设的根本问题,不仅决定着文艺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也决定着文艺的性质.“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原则和方向,是文艺理论的出发点.

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文艺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艺术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二为”方向是正确贯彻“双百”方针的前提,贯彻“双百”方针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实现“二为”方向.因此,提出要坚持“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的辩证统一,并以此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指导原则.

三、发展文艺要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

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思想,强调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文艺遗产,他多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要借鉴和吸收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向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学习,学习他们所有的长处,其中当然包括文化艺术.他指出:“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12〕他不仅主张在内容上要善于继承和借鉴,而且强调在艺术技巧方面也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说:“文艺工作者还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艺术形式.”〔13〕“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14〕但同时又强调,我们的学习和借鉴应该是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就是说,我们的学习和借鉴应该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不是不加以分析、不加以鉴别、不加以选择地盲目接受.认为,必须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又要坚决抵制有害的、庸俗的东西.他说:“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5〕就是说,对待中外文艺遗产,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进行具体细致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要正确处理文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文艺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当其进入市场后,又具有了商品的属性.在文艺建设中,一方面强调文艺建设要服从和怎么写作于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文艺产品的社会作用,再三强调文艺产品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反对一切向钱看.1983年,针对当时文艺界滋生的“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现象提出严厉批评,同时指出:“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有些混迹于艺术界、出版界、文物界的人简直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必须要适应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所以,大部分文艺产品同物质产品的生产一样,也必须考虑市场的需要.这在某种意义上对解放艺术生产力,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出现单纯追求文艺作品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效益的现象.为此,提出要注重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要求文艺工作者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为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为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做贡献.他明确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17〕这一准则不仅抓住了文艺产品生产的根本,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的文化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进程当然要遵循市场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文艺产品的创造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特别是一些高雅的、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和具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文艺作品,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这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因此,文艺创作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正确处理精神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五、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能脱离政治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18〕,“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19〕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作出了科学概括,为制定新时期文艺方针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又强调,“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指出,一定的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由此可见,文艺又是离不开政治的,文艺与政治有紧密的联系.一定的文艺具有一定政治功能和作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包括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活动,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坚持为经济建设怎么写作的原则,这就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功能和作用.1980年指出,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依然存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西化”以及“思想文化渗透”,就必然赋予文艺政治使命,要求文艺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文艺发展如果服膺于所谓的“淡化政治”、“远离政治”的思想观点,就会削弱乃至丧失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政治责任感.为此,谆谆告诫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文艺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人民的精品力作,才能以优秀的作品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所以,对于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的科学论断.

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的首要和根本问题,是决定文艺的性质和方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主张文艺为人民群众怎么写作,列宁曾经提出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怎么写作”〔20〕的主张,坚持了这个观点,提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1〕.1942年,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22〕的论断.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创造性地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思想观点.这是文艺理论的理论核心,不仅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光辉前景.

人民需要艺术,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积极作用,文艺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对人民负责,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艺术更需要人民.文艺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指出:“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23〕文学艺术只能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中获取创作源泉,以人民群众的现实审美需求为创作动力和创作目的,并且通过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欣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是说,文艺来自人民,表现人民,怎么写作人民,并最终由人民来评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的主人.文艺必须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又进一步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24〕.因而,比起人民对文艺的需要来讲,文艺更需要人民,二者是相互需要,辩证统一的.

〔参考文献〕

〔1〕〔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2,404.

〔3〕〔4〕〔6〕〔7〕〔8〕〔10〕〔11〕〔12〕〔13〕〔18〕〔19〕〔23〕〔24〕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9-210,210,210,211,211,210,57,210,212,213,255-256,211,211-212.

〔5〕〔20〕列宁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94,96-97.

〔21〕〔2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863.

〔9〕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2.

〔14〕〔15〕〔16〕〔17〕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44,43,145.

(责任编辑: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