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大学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12 浏览:8007

传统教学深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不重视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只重视能够测量的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这就犹如先不修路,只管运东西(灌输知识),结果是教师费尽千辛万苦,成功的学生却不在多数.经过改进的传统教学开始重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提出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并重,这进了一步,但仍忽视了人的意向品质的培育,而意向性正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动力之源.我以为现代教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是将课堂教学活动真正置于学生的心理活动之上,把心理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

首先,从教学论来看,有效教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接受上.经过了12年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终于踏入了学习相对比较自由的大学,当这门课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时,他可能选择不学,考试时在临阵磨甚至,所谓的“60分万岁”就是这样形成的.

从逻辑上,可以将“教学”分别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教的不仅是知识,而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兴趣.认知主义者认为:发现法教学模式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布鲁诺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性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会如何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展开;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他的心理活动,也是他的“发现之旅”,学生习得某种知识或技能,要使其自己去获取.使学生的能力、态度(心理素质)获得发展,这本身就是心理教育.

其次,从教育心理学分析,总体上讲,教育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为依据,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必须与此相适应,但同时,也要有部分“超前式”、“跳跃式”的教学.以绘画中的背景为比喻,我们可以将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和原有知识水平视为其学习活动发生的背景.不同的对象(人或物)在不同的背景中给观者的视觉感受不一样,对象只有在与背景结合时才有实质的整体意义.画家在绘画时,需将背景与对象综合起来考虑,才能画出整体性的艺术效果.教学亦如绘画,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原有”的心理背景和知识背景,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本着从易到难的原则,这样设计和实施教学,才能收到整体的效果.如果次序颠倒,容易引起学生的挫败感.另一方面,在恰当的时候,进行一些“超前式”、“跳跃式”的教学也是必要的.这就是让学生学习一些与自己能力相差较远的知识,通过多次接触,一点点熟悉起来,并逐渐掌握.教学时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将循序渐进和“跳跃式”教学结合起来,找出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多掌握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再次,从认识论上来考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主体间的心理相互作用关系,而不是传统所理解的主体(教师)与客体(学生)的关系.现代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从研究知觉入手,认为人的知觉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有一种把事物完整化的倾向.完整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塔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的心理本能,相反,破裂的结构常常表现为问题、焦虑甚至病态.如果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就需要构建一个格式塔,一个完形.所有的完形中,圆是最理想的完形.在课堂上,如果只有老师“填鸭式”的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反馈,无论多么卖力,都只是一个半圆,一个破裂的结构,这样无论对老师或者学生都是一个问题――双方都渐渐麻木和疲惫,期待着下课铃声.只有有了学生的反应,才会有另一个半圆,才会将破裂的结构弥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这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有效反馈也是互动一个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通常对自己知识掌握的是否牢固产生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的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布置作业,或者组织一些经验等等,然后,将这些评价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习得的知识有个初步的判断,并对日后英语学习应该侧重的方面有个大体的了解.另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多采用正面评价,即正强化作用的使用.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其对应的客体应当是教学情境,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设计来确立或改变教学情境.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其对应的客体就是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两个主体对应共同的客体.

瑞士的皮亚杰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看做是不断进行同化与顺应的建构过程,因此建立在学生心理活动之上的整合教学就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这与传统的知识教学将学生只看做是接受者而设计的教学具有质的不同.

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的心理活动之上,产生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框架,导致“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组织能力而占主导”.一旦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规定的知识点,而是依学生的心理活动来展开教学,他就会感觉到知识教学的确定性的丧失,而这正是他过去得心应手的.一旦教学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敞开,复杂变化的心理活动情境即使不会使教师感到恐惧,也会使他感到心里没有底.事实上,这种不拘泥于确定性的知识目标,鼓励教师与自己(反思)、与学生(互动)进行对话交流,教学将从教导性走向对话性的教学对教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新的教育理念,要有教育改革意识,掌握对话的艺术,不再害怕确定性的丧失.在传统的备课活动中,教学目标一般是针对教材的知识点来制定的,所计划的教学行为主要着眼于使学生掌握教材规定的知识点,因此教学的目标比较单一.在现代教学整合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其教学目标则比较复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更关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有认知方面的目标,而且包括情感和意志方面的目标.总之,心理教育与教学整合的目标是一种多元化的目标组合,这种一致性的基础就是学生素质的发展.一般来说,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程序的学习容易见到效果,其关键在于师生共创教学情境的敞开性,面对敞开的教学情境,不再有程式化的确定性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活力的探索与创新.但是需要指出的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在引导启发(不是灌输)中让学生学习到重要的知识点和尽可能系统的知识.当然,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实际教学经验的反思在经验中获得能力.